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不过五”控血糖

(2012-03-15 10:58:29)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控制

健康

杂谈

分类: 糖尿病专题

   ( 按:本文已被《中国保健营养》杂志选中,按照杂志主编的要求,对原博文:<我的“食不过五”守则>作了适当补充和修改后,刊登在该杂志5月版上,题目是:“食不过五控血糖”。现将其置顶,仅供朋友们、特别是糖友们参考和共勉)。

 

     图为《中国保健营养》杂志、5月刊的封面

“食不过五”控血糖

  人说“事不过三”,我说“食不过五”,为何?

  我74岁,有22年糖尿病病史,但是至今没有任何并发症。

  这样的成绩是和我长期不懈的、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分不开的。自从发现糖尿病后,我就尽量抽空去听糖尿病知识讲座,认真学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听从医生的指导,切切实实地按照经典的防治糖尿病的“5驾马车”即: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控制饮食、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自我血糖监测;科学用药(到正规医院就医)严格要求自己。

  22年来,我与“糖尿病同行”的生活实践证明,要想控制好血糖水平,享有正常人的快乐生活,这“五驾马车”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五驾马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和坚持的,是控制饮食和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方式。要抵挡住各种饮食的诱惑的确很不容易,这需要个人具有顽强的毅力,更需要有对家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道理很简单,如果自己的血糖控制不好,导致这样那样的并发症:眼睛瞎了;肾衰了,出现尿酮体甚至尿毒症,每个礼拜都得做数次透析;或者有了糖尿病足,伤口感染久久不愈乃至截肢(这些都是我在医院亲眼所见),靠坐轮椅过日子。受罪的不仅是自己,更给家人带来许多的痛苦、不安和拖累。

  控制糖品有窍门

  对于一个糖尿病病人来说,胰腺功能不正常,血糖水平与饮食的对应关系,比一般人更直接、更密切、更敏感,如果还像正常人那样随意进食,血糖肯定难以控制。

22年来,我一直根据对糖尿病人饮食控制的要求,拒绝糖品,并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和年龄,以及日常的活动量,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再参照各种主食和副食的食物热量表,血糖指数表和各种食物的当量交换表合理选择食品,粗细搭配,均衡营养,严格控制每天的食量和品种。在平时购买食品或调味品时,都要仔细查看它的配料,凡是带糖的食品和调料绝对不买。而在烹调食品时,对于必须放糖的菜肴,一律改用糖代品(如芭尔糖,木糖醇,甜菊糖等)。

  我原本是一位特别喜欢吃甜食、水果的人,自从有了糖尿病,便毅然断了甜食,吃水果一般只选用如猕猴桃、樱桃、枇杷、柚子、雪莲果、圣女果、百香果、牛油果、石榴和番石榴、草莓等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而且,只在用餐两小时之后才少量食用,并注意适当调整主食。其实,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原则上什么都可以吃(包括糖--因为在发生低血糖时,必须及时补糖纠正)。关键是吃多少,什么时间吃。更需要考虑的是,在自己的血糖控制范围内,所必须的热量和能够容许摄取的总热量。要掌握好各种食物的血糖指数,学会各种饮食之间的“当量”换算,科学搭配。既要保证把血糖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又要保证人体营养均衡的需求,合理进食,量力而行。

  在这里,家人在饮食上对我一贯的关爱、理解、支持和监督,也是我有效控制血糖的好帮手。为了我这个糖尿病人,家里在配餐、做菜、烹饪时,用的全是无糖调料和糖代品。就连女儿、儿子家也预备了糖代品,我到他(她)们那里用餐时,配餐、做菜也都是使用的无糖调料和糖代品。若在餐馆用餐,他们总是尽量照顾到我在饮食方面的要求,请服务员在菜单上注明“免糖”字样。平时吃东西,他们绝不会是劝我多吃,而是提醒我是不要吃多了。他们还经常地提醒我该出去走走了,该自测血糖啦等等。我之所以能够较好的控制好血糖水平,是和家人的支持和配合分不开的。

“食不过五”的做法

  近半年多来,因为家里新添了两个小宝宝——外孙女和孙子,我常常奔走于女儿和儿子家,忙碌的生活不再那么规律和稳定,也不可能像在自己家一样,自主配餐、做饭。主要还是自己只顾高兴和忙活,放松了对糖尿病的调养和饮食控制、以及对血糖的自我监测,总之是对自己控制多年的糖尿病疏忽大意,忘乎所以了。有一天,我终于想起来要测一下空腹血糖(半年多没测了!),这不测则已,一测猛吓了一跳!空腹血糖居然破天荒地高达 29.5!虽然已有22年的糖尿病病历,但我一直是按照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严格要求自己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最坏情况也从未超过12,所以至今才没什么并发症。可现在是怎么啦?!我不能不认真反省了。

  是啊,测空腹血糖的前一天晚上,除了晚餐,我曾放肆地吃了大量的炒板栗、开心果、腰果、瓜子等零食,可能原因就在这里。看来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严格饮食控制、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至关重要,一钉点儿都疏忽不得呀!

  于是,我马上恢复驾驭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特别是在饮食控制上,针对自己目前情况,根据在饮食控制方面对一般糖尿病病人的要求(每天五两主食,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两肉),我向家人、亲友们慎重宣布(希望他们监督):通常,除了不吃任何含糖的食品外,要自觉实行“食不过五”的自我约束原则,即:每天主食粮不超过5两;牛奶不过500豪升;肉类、鱼类、鸡蛋不过50克;每次加餐吃零食如花生,腰果,开心果、榛子、杏仁、板栗等干果不过5粒;瓜子不过5克;而且,每次只吃其中一种。吃水果时,对于像苹果、梨、猕猴桃、雪莲果、西瓜、番石榴等较大个儿的水果,就先将其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次不超过5块。对于较小个儿、或没法分割的水果,如樱桃、枇杷、草莓等,每次不超过5颗,柚子不超过5瓣.....。这里的数字5,指的是上限,比如吃柚子,两、三瓣就可以了。这“食不过五”守则,虽然是我自己根据我个人目前的情况、给自己提出的控制饮食守则,但它符合对糖尿病人少量多的控制饮食原则,所以,谨以此供糖友们参考。

           图 2                            图 3

        “食不过五”控血糖           “食不过五”控血糖

  

   如图2. 盘中有猕猴桃5块,圣女果5颗,樱桃5颗,草莓3颗,橙子2瓣。我每次只是吃其中的一种水果。

   如图3. 我家吃西瓜的另一种方法:将瓜剖开,把瓜瓤挖出来放在碗里吃, 很甜的中间部份家人食用,我吃靠瓜皮、不太甜的那分。尽管如此,也不可多吃。

 

  近日,由于我加强了饮食调理和控制,实行少量多餐、“食不过五”的原则,并按时自我监测血糖,适当运动,血糖指标很快降了下来。

  有了糖尿病,不要以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关键是控制吃的时间和量,比如,应该在主餐两小时以后,方可吃少量的零食、水果等,并根据前面所说的三张表(食物热量表,血糖指数表和各种食物的当量交换表)酌情、适当搭配和调整主食。饮食上切不可麻疲大意,随意大吃大喝。我这半年来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次教训是深刻的,提醒了我:即使生活内容发生变化,即使身体还未感到不适和预警,也丝毫不能放松对血糖的监控。22年没有并发症是过去严格要求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要想保持身体健康,还须戒骄戒躁,坚持不懈,切不可掉以轻心,忘乎所以。

  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是只能控制、不能根治的疾病,它注定要伴随你一生。因此,只能调整好心态,“既来之,则安之”,重视、善待你的“终身伴侣”,认认真真地驾驭好“五驾马车”,坦然地、愉快地“与糖尿病同行”。

  我22年来的实践和经历证明,带病依然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我常说,糖尿病不算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受到约束的、严谨、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