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它个人仰马翻 ——文字游戏 2 ——
(2011-08-30 15:40:55)
标签:
文化汉语魅力“打”杂谈 |
分类: 人与自然,科普 |
-
(续上篇)——和博友“金中曰”—— -
这里,我再在博友金中曰的博文基础之上(不再重复或用兰色字体显示该文中已有的“打”),续上篇带“打”字的成语,接着再“打”,再打它个人仰马翻! -
我是四川人,先说四川话中的“打”: -
打肚皮官司(人与人之间暗斗,冷战),趁浑水打虾耙(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虾耙是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打平伙(聚餐AA制),打牙祭(吃肉),打摔手(“摔手”本指“定额以外备替换的轿夫”。出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有“明天一早,给我喊一乘轿子,多喊两个摔手。”后衍化成“打摔(甩)手”,意为“空着手”,打空手(什么也没拿),打亲家(两家儿女结亲),打摆子(害疟疾病),打尖子(翻跟斗),打毽子(踢毽子),打草鞋(编草鞋),打发女(嫁女儿),打露水(女方家庭在女儿婚后首次去男方家会亲),打偏偏(站不稳),打冷痉(打寒颤),打抖(发抖),打保票(保证),打行嫁(打造陪嫁的家具),打饮食(消食),打长年(打长工),打秋千(荡秋千),打锅魁(做烧饼),打平水(农忙用水紧张时,采取措施,在水渠的主流分岔处,各支流平分主流之水),打啵儿(接吻),打滥仗(到处漂泊谋生,命不顺),打梦觉(说梦话,犯糊涂),打瞌睡(打盹),打堆儿(扎堆儿,聚一块儿),提劲打靶(提虚劲,逞强),打花鼓(逗乐,倒乱), -
编框打条(出谋划策),打光脚板(赤脚),打缩脚捶(打退堂鼓,往后退缩),零打八碎(杂七杂八,零碎),心中有个打米碗(心里有数),要得知道、打个颠倒(换位思考),打光出背儿(打光膀子).....。 -
-
× × × × × × × × × × -
-
打发时间, 打个比方,打扫卫生,打个来回,打起精神,打得火热,打光膀子,跌打损伤.....。 -
打擂台,打诳语,打秋风,打招呼,打草稿,打官司,打样子,打毛衣(织毛活),打电话,打钉子(定钉子), 打呼噜,打花鼓。打天下,打江山,打基础,打主意,打哈哈(蒙混、敷衍),打圆场, -
-
一打(数字12)。 -
-
概括起来,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打”字,其含义却非常广泛、生动、细微、神奇。除了主要是作为动词用,表示手的“打”、“捶”,“击”,“敲”,“投”,“取”,“做”,“作”,“买”,“放”,“装”,“制作”,“喷洒”,“混入”,“进入”,“注入”,“涂抹”,“搭乘”等等“动作之外,几乎涵盖或涉及到了人体全身从脑到各个部位的相关动作;其次作介词用,(从....),表示方向。比如“打哪儿来,“打什么时间起”,“气不打一处来”等等。再有就是作为数词用,比如“一打”。 -
-
还有博友们提供的:打胡乱说,干打雷不下雨,八干子打不着。。。。。 -
打,打,打, 打住(停止), -
-
博友的博文链接地址:《“打”它个天翻地覆》http://blog.sina.com.cn/u/132896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