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尔本,“Can I help
you?”( 需要帮助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这句话,和“hallo,thank
you ,sorry,no warry,bye
bye(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词句一样,是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简直就像生活中的“顺口溜”似的,但听起来确实让人有种平和的亲切感。就是这些简短的话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起到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增进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的润滑剂作用。日常生活中,见着面,问候一声,分别时,道个别,说一声再见,别人对你好,说声感谢的话;人际之间遇到有偶然的小矛盾,小摩擦,一声对不起,(回答)不介意,也就化解了,不至于因为一点小事(比如说彼此碰撞着啦,踩到脚啦等等)就翻脸骂人,甚至发生动手动脚、动刀子的悲剧。真的,我在澳洲一年多的时间,无论在哪里,从来没有遇见过吵架的事,更别说是打架、动刀子了。
下面,我想说几件我们经历过的、“Can I help
you?”的小故事。
P1
之一:有一天,在我和先生去超市购物的路上,看见路旁的小丘坡上有一群漂亮的大鹦鹉,它们的背部是灰色的,而頸部和腹部是粉色的,也有全身都是纯白色的,好漂亮。此时,我的好
奇心和摄影冲动又被它们激发了,我取出相机,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追寻拍摄机会。而我先生呢,可能是闲着无聊,正好看见脚下有一线蚂蚁搬家,那蚂蚁与国内略有不同,个儿蛮大的,他便蹲下去、低着头、聚精会神地观察它们,很感兴趣。这时,来了一位过路的中年女士,当她走到先生跟前时,马上停了下来,俯身关切地问:“Can I
help
you?”她大概是以为我先生生病了,晕在那儿了。我先生赶紧站起来解释他没事儿,谢谢她。这时,我也走过去了,告诉她说,先生是在观察蚂蚁。哈哈...是看蚂蚁啊,大家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之二:有一次,我们在“皇冠大厦”(下图)游玩,女儿带外孙女上楼玩去了,我感觉有点累,就坐在底层的坐凳上休息等她们。我低下头、双手支撑着下巴,在那里闭目养神。不一会儿,我觉得有人走近我,停在我跟前,轻轻地拍我的肩膀:“Can I
help
you?”,我忙抬起头,见两位老太太(白人)是那么地和蔼,带着一脸的关切表情,也是说要送我去医院。呵呵,她们大概也误以为我身体不舒服了!我赶快站起来,谢谢他们的好意。这又是两位“爱管闲事”、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P2
上、下 图(P2,P3)中,右侧39层高的皇冠大厦(Crown towers),楼顶有一个“皇冠”标记,左侧浅蓝色的那座大厦是著名的88层尤利卡大厦(南半球最高的建筑),坐落在墨尔本市中心、 美丽的雅拉河(Yarra ) 南岸,登上大厦可以俯瞰墨尔本市景和贯穿墨尔本市的Yarra河,尽览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墨尔本的风范。皇冠大厦内有墨尔本最豪华、最好的五星级酒店(有480间套房)、喷泉、艺术娱乐休闲中心、夜总会;有能容纳2500人的会议中心、15个电影院和剧场、游戏厅;还有好些购物商场(其中包括35个名牌时装专卖店和各种应有尽有的一流商品)、几十个餐厅和酒吧以及墨尔本最大、最有名的皇冠赌场。皇冠大厦乃集顶级的酒店,购物,娱乐,休闲,美食、餐饮,温泉疗养,旅游聚会等等于一身的综合性商务大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皇冠地区就是墨尔本最繁华的中心商带,但凡去过墨尔本的人,应该都不会错过到那里观光的机会。
P3

到晚上,从7:30开始,每隔一小时,在大厦前面、Yarra河畔还有三次精彩的喷火表演,每次历时约5分钟。8个五六层楼高的巨型参天火炬一字排开,巨大的火球轮流从河边8根10米高的石柱顶端喷向天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火球,喷射的火舌高达10几米,在火光四射的刹那,照亮了整个夜空,那熊熊的火焰映照在
Yarra河上,蔚为壮观,令人震撼!这是“皇冠”的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下图)。

P5.
美丽的、贯穿墨尔本市的雅拉河(Yarra ) 。该图是在 P2
所示的 “皇冠大厦”前的国王桥上向
Yarra 河的东北方向拍摄的,主要是Yarra 河和北岸的建筑(远景)。

P6
之三:是我特别要说的:我们刚到墨尔本时的那位邻居、来自伦敦的老太太,大概有八十多岁,就住在我们住家的马路对面。记得我们初到墨尔本时,是租住的房子,她大概知道我们是新来的住户,那天我们刚刚住进去安顿下来,她就来敲门:“Can I
help
you?”,接着就非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当地的情况,比如购物的商店啦,倒垃圾的时间啦,注意那些生活上的问题啦,关照得特别特别的仔细。一面介绍,还一面拉着我、给我做示范。她的关切简直太让人感动了!经她的介绍,我们知道,平时必需把垃圾分别装在:1.可回收的垃
圾,2.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3.花园垃圾这三个垃圾桶里。在那里,每家都统一配备了这三个加了盖、带轮子的园形油漆垃圾桶,其中装花园垃圾的垃圾桶最大。老人告诉我们,该地区是周二、收集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周五回收花园垃圾。到时,各家都很自觉地、分别把自家相关的垃圾桶推到马路旁、整齐地放置好,等待收集垃圾的大卡车来自动地、机械化的、分门别类地、将各类垃圾翻倒到垃圾大卡车里去。(註:那个地方没有收购废品和卖废品的,都是由有关部门统一回收处理,管理得非常好)。老人给我们说了一次还不算,到了该倒垃圾的头天晚上,她又来叮咛,生怕我们忘记了。有好几次,该倒垃圾的时日,我们早上把垃圾桶推到路边,便有事出门了,等垃圾倒走之后,我们往往还有没回家,等我们回家时,常常发现垃圾桶已经被推回我家放置垃圾桶的原处放好了,这都是她,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帮忙做的。老人身材很瘦小,却是个很热心、很和蔼、很善良的人。时间长了,我们成了朋友,每次在路上相遇,都要交谈好一阵子,我回国后,还收到她的信件和照片呢!(如图P6)
下两幅图:周二是该地区统一回收可回收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时日,各户都把这两个垃圾桶整齐地放在自家前面的马路边。如果发现你桶里放的垃圾不符合有关的分类规定,负责回收的工人(司机)会给你留条,提示你改正。
P7

P8

在墨尔本,无论你走到哪里,当你有难处需要帮助、或者有人认为你需要帮助、亦或你认为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当你迷了路、在地图上寻找路线的时候;那一声声主动关切的“Can I
help
you?”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语言,让人感觉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温馨!让人感觉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联想到国内,金钱至上,世风日下,在现实生活中,遇见类似情况,冷漠、无人过问的情况,常常是屡闻不止。因为这些情况本身,其中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也有一些是骗人的、“碰瓷”的,真假难辨。且不说那些缺乏道义和爱心的人,自然是不会去帮助别人。而对于有爱心的善良人,不管吧,于心不安,管吧,又怕缠上了反而脱不了手,两难!不过,我和我的家人在碰到类似的、有人需要帮助的情况时,还是要尽力帮助的(有过多次)。我想可能的话,最好是有个证人,或者打110求助,反正不会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的。那“碰瓷”的、骗人的毕竟还是少数吧。
(未完待续,每周一搏,周二下午更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