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2010-03-30 13:37:01)
标签:

故乡情

成都

武侯祠

三国文化

摄影

分类: 故乡行

    我的老家大邑实际上是属于成都市的郊区县。从1956年考入“成电”,毕业后留校任教,到73年调离,我在成都市区总共生活了17年。那时忙于学习和工作,虽身在成都,却很少去游览成都的名胜古迹,有时是搞集体活动,和同学、同事们去过诸如人民公园、百花潭(那时是动物园),青羊宫,文化公园,望江公园,杜甫草堂,武侯祠、文殊院、昭觉寺等几处,至于像今天成都的旅游景点: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等古街,以及金沙遗址,浣花溪公园,塔子山公园等景点都是新开发的,那时并不知晓或根本没有。所以,认真说起来,我只不过算是半个成都的外来户而已,对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实际也是知之不多或者一知半解,因此,这次回成都故地重游,写博,也是我重新学习的机会。

   还是在1996年,我曾带着大学刚毕业的小女儿回到家乡,与亲友一起去过久别的武侯祠等地,这一晃又是十多年了。我住在成都那会儿,武侯祠和它西侧的刘湘墓园好像是通称为“南郊公园”,有意回避“武侯祠”这个圣名,那时是废“帝王将相”、“破四旧”的年代嘛!随着时光的流逝,“武侯祠”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渐渐模糊起来,这次回成都,是在我的一位在成都某部队研究所工作的侄孙的陪同下,去武侯祠游览的,算是故地重游。一走进武侯祠的大门,我就竭力想找回丢失的点点滴滴的记忆......游着走着,边走边忆,边忆边拾,武侯祠完整的风貌和历史在我脑子里终于又清晰起来。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是啊: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有几个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后人长久不衰的敬仰和感怀?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宇,但又有几座能像武侯祠这样,让世人心生无限的尊崇和深刻的思考?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那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名言,其含义又是何等的深远!其所揭示的高尚德操和思想境界又是古往今来多少人修身养性至高的追求! 

  (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书中云:“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原本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宇,也是中国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该祠堂早在唐朝以前就已建成,最初是与始建于公元223年的刘备(汉昭烈帝)昭烈庙相邻,到明朝初年重建时将它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在的武侯祠君臣合庙的格局,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1961年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的博物馆,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在2008 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庄肃宏伟。这座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举世瞩目,经久不衰!

   现存的武侯祠景点,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实际上是由诸葛亮的“武侯祠”、刘备的“汉昭烈庙”以及“刘备的陵墓”、连贯组成的的历史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与其西侧的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东侧的锦里古街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紧密组合而成的。
  今天的武侯祠主体(文物区)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分大门、二门、刘备殿汉昭烈庙、过厅、诸葛亮殿五重建筑,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严格遵守着古代建筑极为推崇的座北面南的习俗。其中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武侯祠后面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诸葛亮殿西侧就是刘备墓“惠陵”。史载,刘备于223年4月病逝于白帝城后,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运回成都安葬,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惠陵”封土高为12米,用砖墙环护的墓围是180米。(如图9~11)。  
   位于“惠陵”西侧的原南郊公园,是中华民国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军抗战将领刘湘的墓园,园内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等建筑和刘湘陵墓。1953年辟为公园。2003年合并为武侯祠园林区。

   唐.杜甫有诗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名。因当时成都是中国的织锦中心,美丽的蜀锦畅销全国,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朝廷为此专设有“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有锦官城,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城”)。

     步入武侯祠,穿过大门、二门便来到刘备殿。其东西偏殿,分别有蜀汉名将关羽、张飞等人的塑像,而殿的东西两廊中,还有蜀汉的文官武将28人的塑像。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诸葛亮殿。走出刘备殿,穿过(上图)悬有“武侯祠”横额的过厅,便来到悬有“名垂宇宙”门匾横额的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 ...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诸葛铜鼓。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刘备墓陵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

     我们去游览的时候,正逢祠内好多棵高大的玉兰花盛开,繁花似锦。武侯祠不仅是诗人杜甫所吟的“锦官城外柏森森”,而今是“锦官城外花纷纷”哪,矗在玉兰花花从中庄肃的武侯祠,更增添了几多瑰丽。白色和紫色的单色玉兰花较为多见,而武侯祠那缤纷烂漫的玉兰花是白色和紫色混色的,格外悦目娇媚.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依故乡情(二)武侯祠拾遗
      

      (依故乡情,未完待续。下篇去参观杜甫草堂,通常是周二更新,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