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垂钓--四季钓鱼

(2014-12-19 05:53:32)
标签:

健康

分类: 四季钓鱼

春季钓鱼

 

一季有三个月,三个月中,前后气候和气温有较大变化:初春时,气温还较低,鱼儿还很少活动,所以二月、三月上旬还不是很适合钓鱼的时期。

真正适于春钓要到春末的四月。此时树叶开始萌芽,万物复苏,气温逐渐上升,鱼儿开始缓缓游动,也开始有了食欲。及至四月下旬,鱼儿特别需要食物,此时是垂钓的好时机。

春钓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水深

清明前选1-1.5米深的浅水处做钓点,因为此时深水处水温还较低,鱼儿多喜欢在水温较高的浅水处活动;清明后可在水深2-3米处放钩,因为此时梢深的水域也已是鱼儿喜爱栖息的地方,当然还应根据当时的天气来决定。

选择钓点

钓点的选择对春季垂钓特别重要。在地势上,宜选沿岸较弯曲的回水处,是鱼儿最爱栖息、洄游、逗留觅食之处。

水草也并非越多越好,密度过大处阳光被水草遮挡,水面阴暗。光秃无草的岸边也不是鱼儿喜欢栖息之处,它喜爱有适度光亮但又没有强光直射之处。所以春末气温已相当高时,背阴的地方就容易钓的多。行家们有句经验之谈,叫做“先阳后阴,先浅后深”。意思是说:初春时应选阳光较充足的浅水处垂钓,而春末夏初时,则应选背阴的较深水域下钩。

风向

春季钓鱼选择钓点时还应照顾到风向问题。在初春阶段,迎风处很难钓到鱼,而到了春末以后,在风和日暖的时候,迎着微风的水面可能被吹成密层层的细浪,风还会把浮漂的饵料吹移到岸边来,这就会引来很多的鱼觅食。因此,这个时段迎风的水域尤其是有活水流入的水口,是极为理想的下钩处。

对落钩点和垂钓时间的把控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江钓鱼,落钩点离岸的远近也应根据时段有所改变:初春时气温较低,宜将鱼钩落在离岸较近的水域。而春末时节及此后一段时间内气温较高,就应将鱼钩甩放的离岸远的水域中,因为此时鱼儿喜欢在较深的水层中活动。

总之,应根据气温的变化而决定下钩的深浅和垂钓的时间,如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气温相对较低,下钩点应选在离岸较劲的水域;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气温较高,则应改在离岸稍远些的水域去钓。以上只是指有阳光的日子,如果在没有太阳的阴雨天,就都应在靠岸较近处下钩。

钓具的选择

春钓使用的钓具,一般采用较软的手竿,长度以5-6米为好,钓线不宜太粗,可用细些的,鱼钩也不易太大,可用小些的。浮漂宜用木质的或塑料的轻浮漂。

饵料的选择

至于饵料的选择,最好有蚱蜢、骷髅等昆虫,如不易捉到,则用红虫、蚯蚓、精猪肉也很不错,总之,应以荤饵为主,也可带些有香味的粮食。

 

夏季钓鱼

 

北方的五六月份,气温有较大程度的回升,但还不够稳定。很多钓友觉得此时气温升高了,鱼儿的活性也会随之提高,出钓必定会有收获。其实不然,夏初是一年之中最难钓鱼的时节之一,这时由于水情和气候都相较之前的节气发生很大的变化。5月,气温回升快,容易造成水层温差,这时的鱼是逐暖的,因此上浮常有发生,但是大家都习惯钓底,即便钓浮也没有好的策略,因此鱼难钓。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情发生了变化,鱼情也会随之变化。暮春初夏是农民灌溉的主要季节,今年北方地区春季大旱、水位下降,这种情况是不利于钓鱼的。5月是鱼儿繁殖的时候,尤其是鲫鱼鲤鱼,他们在繁殖的前后本个月内,对饵料比较挑剔,只有对路的未了才能引起他们的胃口。

野钓的关键是钓位的选择,在夏初尤为重要。首先,钓者要根据水底地形选择钓点,夏初气温不稳定,而且昼夜温差大,鱼儿经常穿梭于深水和浅水之间。对此,钓者最好选择水底有沟坎、斜坡的位置,或者面积在1平方米以上的凹陷处作为钓点,这些位置是气温下降以后,水温最高的地方;其次,选择水草边和浅滩施钓,这期间,鲫鱼、鲤鱼纷纷洄游到岸边的水草、芦苇丛中觅食或产卵繁殖,钓者要勇于钓近钓浅,大鱼往往就出没在浅滩近岸。

夏初野钓,选择钓饵要灵活。在不同的季节、气温、水温等情况下,鱼儿喜欢吃不同味道的食物。正如鱼谚所说:“春荤夏素、秋香冬活。”夏初野钓,我们应根据不同味型、种类的钓饵,以确保不俗的收获。

在野外夜钓,打窝是不必不可少的。在这个季节打窝最好用曲酒发酵过的碎玉米、碎麦子渣,浓烈的发酵味道会刺激鱼儿的嗅觉。窝料的做法非常简单,将玉米和麦子在水里浸泡3天左右,使其充分吸水,然后煮熟捣碎;紧接着,放入白糖、蜂蜜、曲酒搅拌均匀,装入密封的大瓶子里发酵即可,发酵的时间越长越好。切记,一定要注意保持瓶子的密封性,一旦透气就会前功尽弃。我每年冬天都会用此法制作窝料,待来年五六月份正好充分发酵;打开瓶子后,一股浓烈的酵香味扑鼻而来。打窝时,钓者需根据吃掉水域的大小和垂钓时间的长短决定窝料投放量。所谓“钓大鱼,打大窝”,每次在水库钓草鱼、鲤鱼,我都会将发酵好的窝料拌上麸皮和少许面粉,握成拳头大小的团,一次打10团左右,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窝料比较合适5月份之后打窝,在早春效果并不理想。

选择饵料时,钓者应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味型——气温骤降时,鱼儿的活性低,宜采用富含动物蛋白的腥味饵料,以刺激鱼的嗅觉。此外,气温降低时,鱼儿开口小,饵料的状态要柔软,可加入适量雪花粉或尺上,既可以减轻比重、增加雾化,又能增加适口性。在野外水域,腥饵闹小鱼是无法避免的,钓者要相信,只要大鱼进窝,小鱼自然会散到一边去。此外,产卵前的鱼儿比较爱吃高蛋白的,因此红虫蚯蚓等活饵仍是上佳的钓饵。

到了6月份,气温回升,鱼儿活性提高,腥香型饵料是鱼儿的最爱。鱼儿产卵以后,胃口大开,饥不择食,正所谓“麦子黄,钓鱼忙”,此时使用商品饵一般会有不错的效果。开饵时,钓者最好选用质地稍粗一些、片状物质较多的麸系饵料,片状物质在水底不易被泡化,留鱼效果更为明显。此外,饵料的状态也是重中之重,把握好饵料的状态,将饵料开得干散些,诱钓结合才会大获丰收,前往不要将饵揉死。

野钓属于的水质不尽相同,同样味型的饵料在不同水质中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异。在肥水中施钓,钓者要适当加重饵料的味道,浓香或者浓腥的味道才能吸引鱼的味道;在瘦水中施钓,味道重的饵料反而会引起鱼儿的警惕,所以应该及时减轻饵的味道。

其实,仅用炒香的麸皮和玉米面,再加少量蜂蜜就可以擒获大物。另外,市售商品饵的效果都是不错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施钓水域的水情、鱼情去搭配运用这些商品饵,如果某种饵料配方在自己垂钓的水域效果总是不理想,那么我们就该大胆得尝试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的时间,总结出对路的配方。没有谁一开始就是配饵的高手,都是通过不断总结才慢慢悟出自己独特的钓饵配制方法。

野钓场所环境多变,鱼儿的活动也深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在钓鱼之前,我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只有多看、多问,才能找到正确的钓法。正所谓“钓无定律,灵活运用”,钓友们根据自己垂钓的属于的特点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秋季钓鱼

 

初秋时段,由于三伏未了,天气仍然炎热。垂钓的窝料鱼夏季相似,用酒米、混合料均可。酒米以菜籽饼粉为主,拌入麦麸、米糠、玉米粉、豌豆粉、蚕豆粉或加入玉米糁混合。此类饵料以粮食为主,适合大多数鱼类的口味,鲫、鲤、草、青、鳊等鱼极爱食之。如果将甜酒糟拌入混合饵中,也是一款通用窝料。窝饵的用量要略大于其他季节。从处暑开始,才进入真正的黄金季节,此时垂钓,除可以继续使用夏钓的各种饵料外,也可用当季的内玉米和红薯打窝。用嫩玉米打窝时,将鲜玉米粒用刀刮下,打入钓点;用红薯打窝时,将红薯煮至七八成熟加颗粒料搅拌和投入钓点,草鱼、鲤鱼都喜食。这种诱饵在自然水域效果好,在一些鱼塘里也有效,可以一直用到晚秋。初秋钓饵多以素饵为主,多用玉米粒和红薯丁挂钩,也可用蚯蚓、小虾钓,主钓翘嘴鲌。处暑之后,除可继续使用夏钓的钓饵外,也可用蚱蜢、油葫芦各种青虫和昆虫。

仲秋时段,气温水温适中,水质大多既清又瘦,垂钓的诱饵以米酒、湿麦等颗粒为好,因粉末易引来小杂鱼。以“药米”、“麝香米”、微酸的糟食、啤酒糟、红薯、玉米糟等为上乘,用麸皮、面粉、薯粉、小鸡饲料、玉米面加药酒米,如丁香酒米、麝香酒米。阿魏酒米等均可。加香腥商品饵也是一款很不多的混合饵料,如果钓鲤鱼可加适量玉米香精。仲秋钓饵宜用荤饵,可用红蚯蚓、面包虫、米蛀虫、小虾、螺狮肉、蝇蛆、蚱蜢、蟋蟀、蟑螂等,也可用红薯丁、玉米粒、小麦粒等素饵。在肥水区施钓,宜用米饭粒、面粉或合成的混合饵。肥水中鲫鱼喜食素,这样有针对性地运用钓饵,上钩率克大大提高。

这个时段,采用包食钓法效果显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诱钓巧妙结合,边钓边打窝,边打窝边钓鱼,半天时间下来麦麸能把10个立方米以上的水域雾化好,形成立体窝区。包食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这里介绍二种:一种是取鲜土鸡蛋一枚,加2克蜂蜜,加2-3滴香精,加3-4滴烈性白酒,加120克左右精致面粉,混合均匀用塑料袋装起来,密封好,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在出钓的前一天晚上,把这种冷冻的包食拿出来放进保鲜室,第二天早晨会变软,取出一小盒,一人可用一天。把剩余的放进冷冻室,一时用不完克保存半年以上不会变质。用一斤麦麸炒香放一两羊油备用。实战时取二两炒香的麸皮、一两白面,加约三钱虾粉,搅拌均匀,还可以放些商品饵,加水调和,以能捏成团为止。钩挂面芯,取一坨包食,边捏边转动食坨。另一种钓大鱼用的包食:用麝香小米加小鸡饲料和面粉。取小鸡饲料200克(可用一天),用热水或啤酒泡开备用,麝香小米一小袋,取一容器把一小袋麝香米用水泡几分钟,等水的颜色变红了,用它和面当钓饵。泡过水的红米拌在小鸡饲料里一半大窝子,一半当包饵。此饵在水下透水力好,诱饵和钓饵同为麝香味。主攻鲫、鲤鱼,附带草、鳊。效果显著。

深秋时段,水温的急剧变化使鱼的口味向腥香型过渡,我们要顺应鱼的食性,改变用饵配比,增加钓获量。垂钓时窝饵要做到腥香浓郁,鲜活可口。选择具有腥香、甘甜味道的饵料,或在鱼饵中加入一些虾粉或鱼粉,增加鱼饵的腥味,可提高鱼类摄食的欲望。通常用米酒泡小米、大米、药酒米或混合饲料等布窝。也可用炒香的豆饼粉和蒸熟的玉米面鱼丁香酒泡过的小米。虾粉混合作诱饵。这种饵料能捏成团,入水即散,使饵料在下沉的过程中形成一个雾化区。这样的窝饵,鱼只能闻味,很少能食进,遇钓饵则争食,能提高钓获量。如果在塘渠垂钓,撒饵布窝时用饵量要少,同时可多布2-3窝,以便轮番垂钓。如果在水库垂钓,窝料不能太少,尤其是大水面,撒窝的饵量应是塘渠饵量的3-5倍,且要注重粉剂和颗粒,素饵和荤饵的结合,做到长效保窝。常用的钓饵有:蚯蚓、小虾、红虫等。素食有:米饭粒、玉米粒、麦粒、豆面、玉米面等。

 

冬季钓鱼

 

冬天出来野钓,有着独特的魅力。喜爱钓鱼的你是不是也这样想呢?只要坚持总有所获,最后一定会有大鱼上钩的!且看这一回我如何钓获大鲫鱼和大鲤鱼吧。

 http://s16/mw690/001iFybXgy6OuK7nPeDc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界名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