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媒体醒目的消息:“禁止借口应对金融危机侵权”,边上就是“避免群体事件”;后面一条新闻是:“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这三条消息之间有无必然联系?作为老百姓,获得信息的渠道无非是通过电视、电脑网络、街头小巷小道消息,而这些消息的准确性还必须得经过各自的大脑加以筛选、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也就各种各样。这些敏感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都比较关心,总想知道尽快知道事实真相,未经加工的事实真相是老百姓真正想知道的。不清楚事情的原委而首先得到定论行的东西,有失公平、对事件的看法也会失衡。而今天,对于“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这事,我很想通过网络搜索到点点线索,想知道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却总是不如所愿,所搜索到的无非是些很笼统的报道,让人对事件有先入为主的感觉。也许是我的脑子迟钝原因,看了半天,似乎跟“6月26日广东省韶关市一家玩具厂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有关,但所得甚微,对事件却还是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从媒体上不能获得想要的完整信息,就只能靠自己拼凑那些片片角角,瞎猜、瞎想、瞎联想。这次的暴力事件的导火线是不是广东韶关事件?那起群体事件是不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或是事后没有处理好而使矛盾激化?而联想到“禁止借口应对金融危机侵权、避免群体事件”,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因权力的违法滥用而受损失?或牺牲了法律作为代价迁就了明显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或者是行政行为因触及百姓利益而没有配备有效的应对措施?当然,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国外的媒体报道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假如能在国内的官方媒体获得及时的、准确的信息,相信人们也不需要去外面寻找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片面性信息。只许官方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实在牵强。媒体不为百姓服务,怪谁呢?
说媒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