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有媒体报道关于“央行正式提出创设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消息,由于本人涉及金融领域的知识十分欠缺,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名词,以求得一知半解,并供大家探讨。
国际储备货币概念
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
二战结束后,除黄金作为储备货币外,建立了以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西方其他国家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英国英镑、瑞士法郎、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等)也成为世界各国储备的对象。
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
①国际储备货币能作为政府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②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证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从而避免采取过于剧烈的紧缩国内经济发展的措施,减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稳定的发展目标;
③保持本国货币的坚挺,维护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并作为国家对外借债和偿还的基础与保证。国际储备货币状况还是评定一个借债国的清偿能力和资信的重要标志。
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资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属于政府所有并可自由支配使用;
②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即这些资产是国际通用的,并且政府随时可以用于国际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
--------
以下是我的一知半解 --------
我们手中的人民币在国际上不能自由兑换,不能作为国际通用货币流通,也就是说,与国外做生意(国际贸易),只能用别国的货币进行结算,东西卖了,拿到的是外国的纸币(比如美元、欧元或日元等)。这些钱币跟人民币的共同点是:由各自的中央银行(美国称美联储)印制,印刷多少在市面上流通,根据各自的需要而定。设想,如果美国为了尽快从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摆脱出来,在借债无门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烂印美元,那别国在生意上辛辛苦苦赚来的甚至是拿本国的宝贵资源换来的所谓的资产就变相地奉还给老美了。当然,其他能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欧元、日元等)也是一样。而人民币则不一样,央行印得再多,对别的国家不会带来丝毫影响(拥有在中国的资产除外),因为其他国家会把人民币当财产存。也就是说,目前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是有主权性的,其存在的缺陷性可见一斑。
保护国家财产不被明抢暗夺,保证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不被毁掉,建立一种与主权国家完全脱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愿望,但要实现这个愿望却路途渺茫,摆在我们面前问题却比翻三座大山还要难,世界为什么总是有动荡不安的地区?无非就是触及到利益问题,如果轻易让步的那就不叫美帝国主义了。金本位体系也是在二战时期才逐渐变更过来的,,除非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故,难怪有人说,中国的真正崛起需要等到有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战场并不一定在中国。但有一点,我隐约感觉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得到提高的日子将很快就要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