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2018-02-11 15:27:52)
【今日图片】2018年2月1日,丫山国际志愿者村实景


大余929志愿者刘小兰:我也是这个年纪,60来岁了,很有同感。个人体会是自从进入北大公益讲座,我收获了生命里的喜悦,也听过很多学长的分享,很有感触。但如果让我来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会觉得很过时。我们过往经历了太多,对人生也有反复思考。其实,每次我来参加分享会,都感到进退两难。我是想来,但觉得来了对自己没多大作用,来了实在也做不了什么事,所以,总觉得自己在这里,有点多余。


北京001志愿者郭梓林:其实,你来了就是“境”,因为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环境。你来了,大家只要看到你的微笑,分享不分享都没关系,能来这儿,就很好了,而且以你这样的年纪,往这儿一坐,已经产生影响力了,这是“正能量”,不叫“多余”。你来这里,是没有收入的,不增加别人的负担。如果你来一次给你一百元,你会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拿这钱很愧疚。你愿意来这里,年轻人好奇,为什么这么大年纪的人,还来参加分享会呢?看你来多少次,他也来多少次,这就是个带动作用。可能第一次他们看到你会产生疑惑,但这疑惑会对他有很大帮助。如果他能主动找你分享,了解你为什么来?跟了几年了?为什么还要跟?为何这么享受?脸上为何如此灿烂?你的参与,就是对他人的帮助啊,这是价值!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主要是看我们这颗心,心很重要。古人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孝不孝是看心的。贫家的孩子过年的时候,只能送两箱苹果,富家的孩子一送就送一百万元,谁更孝顺?这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如果按钱来衡量,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所以,北大公益讲座也可以套用这句话,北大公益讲座是论心不论迹。我们是平民的公益讲座,不是每个志愿者都能成为讲师,都有时间和精力外出服务,但只要有心,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就好,这里没有门槛,穿上志愿者服就是志愿者,大家是平等的。


注:2018年2月3日,参加大余慧至堂主题为:“领导的秘诀”的分享会。在《有问有答》环节,与到场的志愿者进行了交流,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在与不在——对话梓林(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