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自己

文:吴桂玉
北大公益讲座讲师培训(4期)元月三十日在丫山国际志愿者村圆满结束。一部《送别》的微电影,一篇《来时莫徘徊》的美文,勾起我心中的无限遗憾,让我顿生又错过了一个亿的失落感。
前三期的讲师培训,我还未与北大公益讲座结缘,听说有这样的培训,在心里不过是羡慕下罢了。而第四期讲师培训在群里滚动报名已久,亦是我心心念念期待憧憬的,好几次我都想动动小指头把自己的名字续上去,终究还是失了勇气与之擦肩而过。
错过在家门口举办的讲师培训,我给了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的工作性质让我无法在岁尾年初腾出手脚、心无旁鹜的去完成四天三晚的课程。在这几天,我确实忙到晚上都在加班,为此,我心中有些释然,甚至庆幸自己的所谓“前曕性”。
然而,2018年2月2日晚上,大余慧至堂第三期分享会“领导的秘决”,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终于清醒地意识到,这次的错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自己底气不够的一种逃避,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承担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结缘北大公益讲座,多次跟随课程参加服务,从甘愿付出到享受付出,在修行的路上我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一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事实上,一年多来我确实越来越好,以往那个在人群里谈笑风声,在独处时伤春悲秋郁郁寡欢的自己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真正内心充满阳光,对生活有了许多美好追求的光明圆融善的我。
但即便是渐入佳境,心中仍然有块硬伤,是我不愿意抽丝剥茧去面对的。“领导的秘决”课程的学习对我的触动非常之大,让我决定静下心来,再好好地看看自己。
一路过来,我都觉得自己还算是个肯承担有责任心的人,因为责任使然,我很固执的坚守自己认为的所谓底线,但凡过了我自设的那条底线,我就以硬碰硬一根筋的死咬不放。对人对事都不够圆融,既累了自己也累了别人。
每每心累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抱怨而没有过多的反醒,周而复始的发生最终固化成为自己逾越不过去的一种执念,根本的原因还是拿自己没有办法,无法领导自己,我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
思虑再三,在提问环节,我把心中的疑虑抛给了梓林老师:“付出从分享开始。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意和不愿意与人分享的部分,愿意与人分享的部分因为分享后,与人产生共鸣确实在修练的过程中越修越好,而不愿意分享的部分往往是自己过不去的部分,如何才能让这一部分过得去?”
梓林老师扯家常般解答了我的问题,过不去其实就是自己都没整理清楚,而分享就是整理的过程,分享的方式是多种的,可以是很多人前,也可以是小部分人或自己。把自己整理清楚了也就过去了,当然有的事情需要时间。
虽然我不能完全记得老师的每一句话,但我已知道了要把闷在心中的那些东西释放出来,哪怕只是自己与自己分享。“苦才是我真正能够找到智慧的地方,不苦的地方都是我智慧已经具足了,苦不堪言的背后才是老天安排给我要去完成的功课”。我了解了经典是需要我们反复咀嚼的。
过了这晚,我知道自己有所不同,我试图去揭开自己其实知道却不肯去面对的短板,因为只有先把自己承担起来,才有力量去承担我想承担的事,才有力量去承担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对事情的承担培养的是才智,对人的承担培养的是德性。
2018年,我对自己的期许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是有足够的智慧去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希望在从生命到慧命的路上,终有一天,我能够用自己有智慧的承担去度化自己顽固的硬伤,放下自以为是,微笑而坦然的去做自己该做的功课。
2018年2月3日于大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