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文修身

(2017-10-31 13:31:30)

文:张宁  大余005志愿者


【今日图片】作者和芦林湖秋景


一直以来都游离在北大公益讲座的外面,虽然听过多次的一阶二阶,做过多次的志愿者。直到这次走进庐山,真实感受三阶的魅力,才感觉自己迈进了一个修身修心的光明之门,慢慢找回了那个失去许久的自我。


儿时爱读书,在太行山农村贫瘠的文化土壤里汲取着快乐的养分,父亲也常常省吃俭用买来书给我。每次拿到新的书,闻着诱人的书香,便十分满足,于是,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地汲取营养:煮饭时借着炉火的光读,在村里小河边的大柳树下读,在麦田的堡坎上读……那种快乐与幸福,现在回想仍然甜蜜。


有一次,借出去的一本,被弄丢了,还伤心了好几年。那时,不仅读书,还喜欢抄书,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书都抄一遍,才算过瘾。就这样,书伴随着自己走过了童年的无忧无虑。


上学期间,依然有这样爱读书的习惯,虽然课业的压力很重,但仍旧是图书馆的常客,那时,心是纯粹的,纯净的,只是仅仅因为喜欢,便如饥似渴的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


记得大学毕业时,去还图书馆的借书卡,才发现几年下来读了几百本书,然而仍觉有遗憾,很多只是浏览,没有细看,不知不觉中,读书的生涯就这样慢慢结束了。 


工作后,书被晾在了一边,心静不下来了。也曾经有几次带着书去到灵岩寺前的森林里想寻找一种宁静,但是心是乱的。俗世的杂事困扰着,功利的魔缠绕着,身边的物跟随着,那种读书的快乐消失了。看每一本书总带着功利的思想,想在里面找到通往黄金屋的法门。找不到,就产生了厌烦,厌烦了便不去找。恰好身边有了文案工作人员,便更加懒得去看,去写,不是写不出,而是不情愿,没了激情。有一次,同事跟我请假休息,我问也没问,直接说好,结果因为那一次的自以为是,造成了原本可避免的团队损失。渐渐的,工作中少了觉察和智慧,生活上多了酒肉和争吵,身体圆了,心变方了。


庐山观日出的时候,学长们可以有许多美的语言寻找诗和远方,而我却一时语塞。直到走进北大公益讲座,梓林学长的分享让我恍然,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才逐渐发现,文,是来修身的。书,是修身的法门。


为什么每次三阶过后,梓林学长总是赠送一本书,其中的寓意不得而知。水远山长,文字的境界很美,为何不让这种美净化心中的糟粕,再次找回自我。


北大讲座讲三文主义,文以载道,美文传道,以文修身。幸福的五个层次存在于道中,道在文中,文修自己。是时候做一个大的改变了,再次捡拾起满是灰尘的书籍,再次真诚的面对文字,再次找到阅读的快乐。


以文修身,没有功利的修自己。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