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山的呼唤

(2017-09-13 08:56:48)

远山的呼唤(上)

文:郭雅明  福安038志愿者


9月10日,北大公益讲座芹洋慧至堂志愿者第一次受邀外出举办分享会,首站占西坑,福安市上白石镇大山里的一个偏僻自然村


上天似乎有意安排一次特别的开始,偏巧当天沿途国道一老桥垮塌禁行,只能绕道高速,驶往与上白石镇相邻的柘荣县再折返,路程多出40多公里。平日从市区驱车前往将近一小时的车程,我们用时近2小时,终于在一个山口看到了占西坑村的路牌,就要抵达目的地了!


出乎意料,进村的2.6公里机耕路又狠狠“修理”了大伙一把,不仅考验郭斌学长和刘志腾学长的车况,更挑战他们的车技。被山洪冲刷后的崎岖山道浅沟纵横,车行在坑坑洼洼的路面好象在跳舞,我们不得不头顶烈日下车徒步行走,短短的一段路,走走停停行驶了近30分钟。但是,大伙的心情出奇好,说说笑笑,把所有的发生都当做一次难得的机会。


福安市青年创业协会会长、占西坑众创空间负责人陈清开了凯翼V3来接我们。见到一群身着蓝色志愿者服的芹洋村民,他情真意切地说:“北大公益讲座来了,我们太需要你们来‘传经送宝’了!”


陈清是占西坑村人,他告诉我们,一年前,留守在村里的只有18个老人,年龄最小66岁。和中国许多偏远乡村一样,面临逐渐衰败消失的命运。陈清意识到:“我们都不回来,村子很快就会没了,故乡也就没了!”所以,他回到村里,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竹酒基地,创设乡村众创空间,引进创业企业8家,13个创业项目落地。与生养自己的村庄在一起,用创业聚集人气、再造乡村。


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摸索,陈清对乡建深有体会,他总结:“农村要发展,产业发展、村民回归、村民教育、发展村财、环境整治这五步要走。”占西坑有了产业支撑、致富门道,吸引村民回归,但最头疼的是断裂的文化如何接上?如何重塑农村传统诚信互助体系,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人、钱、精气神齐了,村庄的发展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陈清的话让我想起《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文化进村,教化村民,重新找回人性的温暖,是一个偏远山村真切的呼唤......


(未完待续)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下)

文:郭雅明  福安038志愿者


也许是受村民真情感染,也许是看到自己村庄旧时的模样,也许是看到曾经相似的自己,也许是升起一种爱乡的情怀……芹洋志愿者当晚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主题分享会《如何在一起》。


分享会在北大公益讲座微电影《蓝色志愿者》的问候声中揭开序幕,林丽珍学长现场朗诵讲座的原创诗歌《就这样》,展现了芹洋人的精气神。当看到《心雨润芹洋》中的场景,占西坑村民兴奋了,他们边看边评论,我们也可以做到!


如何共同打造一个美丽整洁的村庄,话题从郭忠其学长分享开始。他说,特别感谢北大公益讲座,在跟随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打开了眼界、扩大了心量,知道自己的根在芹洋,从坚持志愿做环境卫生开始到现在实施EM原露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明确,影响带动全村人共同建设家乡。


占清菊学长分享,自己含泪拆除了猪圈,建设美丽乡村总要有人做出奉献,大家在一起,理解和支持特别重要。郭斌学长分享,通过北大公益讲座的学习和分享会的带动,自己从一个散慢的人变成村庄发展建设的维护者、参与者和带动者。


刘志腾学长分享了“三七二十八”的故事,他说,在做事中总会遇到问题和矛盾,要学会多维度思考,设身处地处事待人,不必吵架,也能把关系处理好。刘康儿学长是芹洋村的前任村支书,他分享说,任何一件事情的达成,都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建设美丽村庄也一样,芹洋人在北大公益讲座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做到光明圆融善,一定能实现目标。


刘秋良学长一直在默默地用自己残疾的双手,为占西坑村民现场制作微电影《志愿者之歌》。当看到自己的拍摄制作的影像播放放出来,此时此刻,占西坑村民的心和芹洋村志愿者的心如此贴近,如此温暖。陈清分享说,下周进村公路就动工硬化,路好走了,欢迎志愿者常常来!乡贤陈焕铃连声道好,希望两村多多互动。


人性的温暖异于阳光,一个人无法独自放射光和热,也不能永远独自享受温暖。人性的温暖是人与人彼此紧握双手,心贴着心,搀扶着一起行走,才能够从心底升起,进而充满全身。在北大公益讲座这个平台上,我们学习如何在一起,做一件“纯洁、纯净、纯粹”的事,“尽善、尽美、尽心”彼此助益,在这个绿色健康的精神家园享受人性的温暖。我相信,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屈的人、能够爱和奉献的人,不必远行他乡,也可以找到占西坑村村民所呼唤的人性温暖。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