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远方(下)

文:韩磊
【今日图片】旧金山至洛杉矶的美国一号公路海景(当地时间2017年7月19日中午)
走向远方(下)
一一韩磊为唐岚《夏雨轻风》写的序
斐多菲曾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现实中,我们都有太多的束缚,而要做一个挣脱羁绊的人,并不容易。当然,挣脱,不是逃离现实,而是让自己提升到更高维度,从而得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每每看到唐岚可以自由的往来各地,组织公益活动,我都心生羡慕。而最让人震撼的,当属2016年8月22日,她卖掉了深圳升值中的住房,告别繁华的鹏城,毅然决然迁居丫山,正式成为丫山第一位外来山民,永远的和我们丫山人生活在一起,为这片大山,为天下的众生,无怨无悔的去付出。那天,我们用特制的“北大公益讲座”蛋糕为她接风,她说,这是回家。是的,从此我们成了她的家人,而她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由的生命,一颗高尚的灵魂,是多么的可贵。
不久,她在丫山的房子——岚苑,就会落成在那片摇曳的竹海里,会和她的主人,永远写进丫山的编年史。闭上眼睛,我甚至都可以想象得出,百年之后,这栋建筑将成为北大公益讲座博物馆,一批又一批的蓝色志愿者,来到这里,穿越墙上的照片,聆听《岚苑晨曲》,触摸我们现在正在留下的痕迹。
还记得去年六月讲师培训结束,我和梓林老师漫步在竹海,谈到千年的苍松,万年的巨石,他们都不敢说这座大山是它的,而我们这些人,仅有百年之命,又怎敢说丫山是我们的呢?树和石听到了会笑话我们的。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只是拥有这一次经历的机会而已,老天让我们这群人,在这个时空,这个时间,在这座大山的舞台,有一次相聚的机会,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成就,这是老天多大的慈悲啊。
正是那天,梓林老师从微信中偶尔得到一首音乐《森林之歌》,说有灵感了,于是当即回到章源宾馆的房间,创作《岚苑晨曲》,我和唐岚在我的办公室等他的好消息。半个小时之后,梓林老师来到我的办公室,用手机播放音乐,他拿着原始手稿,深情地朗诵了一遍。听着听着,我和唐岚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这首散文诗,其实是写给我们所有志愿者的,是写给未来的志愿者的。诗和曲的意境中,唐岚已然缓缓融进这座大山。
为此,我和唐岚专门去丫山后山那条栈道,未来要建岚苑的地方,拍摄《岚苑晨曲》MV中对应的画面:“何曾想过,奔波于城市的车水马龙之后,我会驻足山间,尽情享受这般寂静与安宁,让自己真正拥有自己。”,作为“导演”的我,创意是:一袭白衫的唐岚,缓缓走过竹林间的栈道,渐渐融入大山......
那天太阳高照,为了追求效果,她穿着长袖的白衫,我们整整拍了三个小时,直到两个人都几乎中暑,才拍到满意的画面,用到了《岚苑晨曲》MV中。那一次,我被唐岚的认真所折服了。每每想起那个画面,我都更加确信,生命不应只有脚下,还要有远方,但必须脚踏实地的走过脚下,才能到达那慧命的远方。唐岚,你做到了!
梓林老师多次跟我们说:书是文人之剑。现在,唐岚将有两把佩剑了,未来,她将仗剑天涯,善行天下!
期待《夏雨轻风》早日与读者见面!
(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