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

文:刘燕
终于把期待已久的"湛江公益行"给盼来啦!江西大余距离广东湛江612公里,我们要乘坐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飞湛江,出发前一天听说广东全省面临暴风雨,所有航班误点,我们就在祈祷16日旅程顺利,果然,我们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成功“飞天”。
飞机落地,到达湛江的那一刻心情是激动的,接站的学长说志愿者们正在开分享会,我们也迫不及待乘车从湛江机场赶往遂溪。到达时会议已进行了一半,见到梓林老师和来自各地的学长,感觉格外亲切,这相聚不正是我们久久的期盼吗?所以,即使是一大早出门,倒数第二批到达,我们也一下子精神倍增,踊跃地投入分享中。
这次,我和唐英文学长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早就在唐岚和肖隆斌学长口中得知“大师兄”熊琰学长——最资深的志愿者之一,讲座创办初期他就参与了,他做事靠谱,功力深厚,说白了我们这次就是“冲”着他而来的。所以我俩还没出发就下决心,约定好好用功,这次不学点本事回去丫山,都感觉对不起老师和邀请方,更对不住自己。
5月17日下午和晚上,吴川二中的连续两场讲座,我负责整理拍摄的图片,英文学长负责播放。平时在大余慧至堂,我们也有在分享会上负责相关工作,可这次坐在正式课程的工作台,我俩还真有点手忙脚乱。
只见大师兄不慌不忙,一个人又拍摄又做片 ,下午“梦想者的天堂”课程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当大屏幕上播放现场制作的《志愿者之歌》,骆校长和同学们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时,我们才真正领略到“大师兄的神奇”:第一次,我们看到《志愿者之歌》插入了视频,而且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我们对大师兄更加敬佩得五体投地,啥时候我们也可以自如地掌握运用啊?!
5月18日晚,在廉江市实验学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后,我问大师兄:“谁来拍照?” “谁说谁做。你提出来,那就你来拍!”熊琰学长头也没抬,回答我。他和英文学长一直在忙个不停,都来不及吃晚餐。因为,廉江市实验学校的小学部会场设施豪华高端,舞台中间有块硕大的LED电子屏,两侧是两部投影仪,由于三块屏幕的显示比例和分辨率不同,经过反复调整测试后,熊琰学长决定使用LED屏播放视屏文件,投影仪用来播放PPT,所以,现场必须是两个人操作两台电脑播放,而且要非常专注,保证同步切换顺畅。
可是,我从来没有拿过单反相机拍照啊,这1300人的大场面,我怎么拍?我好想说我不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既然称作学长为大师兄,他说的我怎能不听话照做呢?都说是来学习的,他都敢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我一定可以的!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把长发编成辫子,利落地拿起相机,开始在会场走动,抓拍各种镜头,透过镜头来观察,来感受,来听课!
那一晚,我一直背着这个重达2公斤的单反相机,手也端麻了,脚也走痛了,课程3个半小时,我至少有2小时在拍照,其他时间在紧张地制作。第一次用专业相机拍照,第一次用自己拍的照片做成《志愿者之歌》。课程结束前,当1300名学生看到大屏幕上出现自己的画面时,那份惊讶、尖叫声、笑声、掌声和欢呼声,让我甜在心头。甚至有位穿白衬衣的女生跑来给我鞠躬,感谢我拍到她两个绽放的镜头,那一刻,我真的好享受,全身的疲惫一扫而光,他们开心就好!
这是我人生中,有史以来时间过得最快的3个半小时。谁说谁做,谁做谁得!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趟湛江行,一不小心,我就学会了拍照,这可是我意外的收获呀,要不是廉江市实验学校的设备如此需要两人操作,可能也轮不到我来拍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现在我终于了解,梓林老师讲的是真的:一件事专注做够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功!专注、谦卑、喜悦,那天我真的做到了,我相信只要带着这样的态度,以后我在做任何事的时候,也一定能成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