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江之夜

文:吴桂玉
“文化入村”是开启今天课程的初衷。
北大公益讲座“文化入村”的理念在芹洋已初见成效,芹洋志愿者甘愿付出享受付出,践行“文明从卫生开始”的做到,让一个默默无闻、日渐衰落的古村落的精神面貌的提升而焕发新颜;让一群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登大雅之堂,走进溪潭镇政府、福安市富春大酒店,为市民服务。让我感动之余,不禁生出想把北大公益讲座课程带进池江镇卢屋村的念头。
现任池江镇党委书记是我的闺蜜,她心里装着一幅蓝图,蓝图里的卢屋村民风淳朴,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而我的心中有一个芹洋,芹洋被“文化入村”滋养而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卢屋和芹洋会有交集,于是开始行动。
我们的愿望很快得到了响应,定于5月7日下午在卢屋村,开讲一阶课程“从生命到慧命”。临近开课,韩磊学长临时接到出差任务,课程改到10日晚上。在卢屋村开课的消息不径而走,申请听课的人越来越多,为此镇政府决定将卢屋村的课改至池江镇大会议室,听众也扩大至镇村干部,老师及志愿者,规模达到近200人。
当下全国范围内的“乡风文明行动”如火如荼,然而,乡风文明不能只是一纸空谈,而应该是有血有肉、有风有骨的文化传承。在创建美好乡村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亲民化的当下,北大公益讲座为镇村干部,老师,镇直单位职工乃至池江父老乡亲开课,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音乐悠然而起,唐岚学长柔软的声音,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近两百人的会场逐渐安静下来,跟随唐岚学长的绵绵细语,大家开始去感觉自己的呼吸,心跳,去感觉脚踏实地的安全感。一颗颗躁动的心此刻完全沉静了下来。
三个小时,用声光电等科学技术,用电影诗歌等唯美的传播方式,让近二百人陶醉课程,有几位闻讯自发赶来听课的村民,甚至连晚饭都没吃,整个课程期间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互动环节更是热情高涨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课间十分钟,互相之间还打趣,饭可以不吃,课不可不听。是呀,文化是一道盛宴,精神食粮能够让人的思想更有力量,在这样一种体验式的课堂上,听众认知宇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感悟到了生命的伟大和生命的特征,在课程的互动中,会不时地问自己:你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是你真正的要,你快乐了吗?你让身边的人快乐了吗?
《志愿者之歌》把整个课程推向高潮,看到MV中自己灿烂的笑脸,小伙伴们简直惊呆了,志愿者不但课讲得出神入化,诗歌朗诵的沁人心脾,MV竟然现场制作,现场播放放,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北大公益讲座为何会有如此魅力?让无数志愿者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无怨无悔的去为陌生人付出?这应该是北大公益讲座的“三文主义”,即“文以载道,美文传道,以文修身”的力量吧。这样一群“志于求道,乐于美文,文质彬彬”的志愿者,他们站在那里,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以他们的这种精神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自然是水到渠成。
快乐的时光总是匆匆,三个小时的课程准点结束,许多听众意犹未尽,除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我们还有诗与远方。当时我们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的时候,请记住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的生命曾经被点燃过;当我们在麻木不仁中发现自己在沉沦的时候,我们会回忆起这个晚上我们因为“生命之问”而热血沸腾过;当我们面临困难遭遇人生困境的时候,我们会记起曾经在课堂上收到了两副良方,而且大声喊出过“一切都会过去的啦”。
发送完最后一份礼,目送听众带着喜悦的笑容离开,耳畔书记镇长一众人不断致谢,尤其罗书记发至肺腑的对课程的赞叹及认可,这群蓝精灵欣慰的笑了……
再见了,池江。
心若在,梦就在!去去就来,此去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