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丫山&天坪山(上)

(2017-05-03 11:08:35)

文:唐岚  深圳010志愿者

 

5月1日下午4点06分,一声春雷在空中炸响,豆大的雨点迅猛地从天而降,急促地敲打正在“丫山国际志愿者村”游览的近万名游客。大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收到老天爷的邀请——“该回家啰”!毕竟,这是2017年“五一”黄金周假期的最后一天,太阳突然躲进云层,天色开始转暗,的确是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瞬间,越下越欢的瓢泼大雨拉响了丫山的“警报”,全体工作人员立刻总动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是否能顺利将近万名游客安全送下山,这是对所有丫山人的考验。

 

15辆观光巴士开始从各个景点疏导游客下山。道源书院、九成山舍、卧龙谷、A哆森林、哆吧、花海,游客从不同地方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争先恐后地想尽快上车,工作人员冒着大雨,维护秩序,安抚情绪,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有序地送上车。

 

这场春雨可真是任性,非要下得尽兴才罢休,没完没了,淋漓尽致,整个丫山云海翻腾,完全被笼罩在雨雾之中,随着天色渐渐变暗,能见度也越来越差。

 

有谁能想到,上午还是晴空万里,老天会突然变脸!绝大部分游客都没有准备雨具,个个都被淋成“落汤鸡”,但见大家也发明了不少新的避雨方式,搞怪趣致,让人忍俊不已:有人用垃圾袋套住头、裹住身子;有人找到废弃的纸箱遮挡头顶;有的甚至把胶袋套在头上,在眼、鼻、口三处各挖一个洞来透气;也有父亲背着儿子骑在肩头,儿子身上披了件斗笠,儿子得到庇护的同时,父亲也不再被雨淋,可谓一举两得,自得其乐……

 

更有一拨贪玩的游客,懒理老天的邀请,趁机钻进“A哆森林”的“地道传说”,继续在“蚁神秘道”中探险,玩了一趟又一趟,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就此牢牢坚守岗位,“陪”TA们一起嗨。

 

丫山人一直都把游客当做家人对待,胸怀“都是我”的原则和态度,在这个非同一般的紧要关头,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从淋雨“湿身”到嗓子“失声”,在暴雨中奋战三小时180分钟,终于在傍晚七点左右,大家合力将万名游客全部安全送达山下。这会儿,才长舒一口气:“YES,我们做到了!”

 

相信, 在“丫山国际志愿者村”度过的2017年“五一”黄金周是难忘的,这次的假期游客人数创下了丫山景区开办以来的历史新高。而现场见证这一发生的还有一群特殊访客,他们是来自于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天坪山的志愿者、村长、云林天乡的股东和家属们。

 

4月29日午后,一行14人跨越2000多公里到达丫山,入住花海客栈,30日入住九成上舍,1号转至道源书院。三天来,他们体验着丫山不同的住宿风格、观光景点和游乐设施,品尝着丫山的新茶及特色美食,心中不断升起好奇和疑问:这座美丽而神奇的丫山到底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丫山人怎么可以如此拼搏呢?“天坪山国际志愿者村”是否也可以复制“丫山模式”,同时加以创新,更具当地风格呢?

 

(未完待续)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丫山&天坪山(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丫山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