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韵

一一济南志愿者福建公益行纪实(之六)
文:贾春霞
走出刘家古宅,来到巷口迎面有一座碑石,上面书有“宋井”二字,旁边是一口长方形的古井。宋井为活泉,水从井底汩汩流出,顺着石板缝隙流至水渠,井不深,清澈见底。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在此取水饮用,至今村子里的人还在吃宋井的水。一口井养活了祖祖辈辈的人,至今长流不息,服务于芹洋人民。如果将宋井人格化的话,只能是用“老祖母”一词来形容,厚德、内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福杯满溢,泽被众生.....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了刘氏宗祠,因为昨天分享会是晚上开的,我们没能细细参观。牛导说要补镜头,于是又有机会白天进入祠堂欣赏。祠堂大门两边写着对联:“书要敬宜乎入室,品能端可以升堂”。我们这些人能进到祠堂里来,也是诚惶诚恐,回去还要多多读书,多多做到才行。
由大门进入院中,院落宽绰,门庭气派。由右边偏门进入堂内快速浏览一遍,发现昨天漏掉了“传家宝”,幸亏今天又来,方捡回来。济南三位女志愿者异口同声地读起来:“勤俭立身之宝,耕读传家之基,大福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许红学长立马拍照发给远在美国的女儿,告诉女儿这是刘家的“传家宝”!
从前厅进入后堂,是给刘氏祖先上香的地方,牛导因为姓刘,也被请入上香的行列,我和米恒环学长只好负责拍照和摄影。
拍摄完毕准备走出祠堂时,育丹学长真得去邻居家要来了盆刚蒸好的,准备酿酒用的热腾腾的糯米,用手沾水,攥成糯米团,大伙儿大口大口地吃着,那份香甜,无可比拟。
下一站拍摄地是芹洋十九潭。途中经过林公故居和立新桥,桥对面正在施工建造“芹洋十九潭”的碑石地基。拍完现场施工情况,一行人逆流而上,一边欣赏一边拍摄。左边是云雾缭绕的梯田茶园,右边是被雨水滋润的十九潭美景。志愿者们手中打伞,拾级而上,很快来到双龙漈瀑布。潭边有亭,志愿者们稍事休整,又下到潭底拍摄美景。虽然下着雨,可丝毫挡不住大家的兴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双龙漈的美,我们记下了,不仅在相机镜头里,更是烙印在我们的心里。
原路返回林公故居后,一行人又来到村头礼泉进行拍摄,随后又顺路参观了李氏祠堂,齐天大圣宫。因为下着雨,拍摄进度受到了影响,很遗憾我们没能去参观万古桫椤和芹洋百年刺绣,听育丹学长说桫椤是一种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好想去看一眼这种神奇的植物活化石,可惜时间不够了!百年刺绣也是芹洋特色,这次见不到,只好等下次了。我象灰太狼一样,在心中大喊:我的“新娘”,我们还会回来的!
芹洋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最美的还要数古老的文化和文明,只有渗入骨子的文化底蕴才能让别人永远无法复制,才能称得上是芹洋瑰宝!美哉芹洋,美哉“新娘”!我爱我的芹洋啊,我爱我的“新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