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入村要接地气

文: 刘育丹
2017年2月9日,欢乐的春节渐进尾声,虽然一部分村民又要再次离开家乡,踏上了新的征程,但这并不影响芹洋村浓郁的节日气氛。农历正月十三晚七点,芹洋慧至堂在刘氏宗祠举办2017第3期分享会《亲密与亲子》,场面依然火热。
这场分享会惊喜不断,北京386志愿者时永增学长一大早从福州赶来,而福安001李健强学长带领八位福安慧至堂的学长们赶来,让大家的心头更暖。
分享会按程序顺利进行,分组讨论之后,进入到了大会分享环节。身为主持人的永增学长抛砖引玉,他轻声慢语却情深意切地谈起了自己的母亲。原来他的母亲在工作之余,把全身心都投在了养育子女上,无怨无悔地付出,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只要自己能做到的都不轻易麻烦子女......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他扬声清唱起《母亲》,健强学长忍不住带头领着全场人打起了拍子……
在外打拼多年的小伙子刘峰金自告奋勇上台分享,先前在分组分享时滔滔不绝,说得入情入理,这会儿站在台上,还是有些许的紧张。最让大家感动的是,他说,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北大公益讲座的志愿者,但我的心已交给了北大公益讲座!
接下来分享的是健强学长邀约前来的福安市白云山传媒公司的林董事长。他一上台就说,芹洋是块福地,梓林老师把北大公益讲座带回了自己的家乡,两个多月来,芹洋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真是可喜可贺!他的话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说到芹洋人的心坎里了。说着说着林董话锋一转,回到今晚分享会的主题。谈及父母之爱时如涓涓细流,回忆起兄弟仨儿在外求学时,爸妈把微薄的工资尽可能地给了他们,全身心地付出让子女终身感激......而得到父母这样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后,他又把爱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因为有这份传承,我们没有理由不孝顺爸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父母老了的时候,身为子女的我们应时常回家看看。借着我的父亲上台分享的机会,我情不自禁地当众对他鞠躬:“谢谢爸爸!”并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有您,真好!”
自从北大公益讲座走进芹洋以来,芹洋村刮起了一阵“蓝色旋风”。芹洋村民也融入了这蓝色的海洋,成立了芹洋慧至堂,不仅聆听讲座,参加志愿者服务,还举办了多场分享会。
梓林学长提出“文化入村”的理念,日见成效,“芹洋十九潭”以及芹洋的规划蓝图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更值得一赞的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芹洋人用实际行动渐渐地使芹洋告别了脏乱差,践行“文明从卫生开始”。这一切的一切,宛如春风绿地般让芹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渐渐因为与高雅文化对接而名声开始外扬。
就在前一天,宁德市委领导来到芹洋村视察工作时,看到村子如此干净,非常诧异:“有人给你们工资吗?怎么这个村子的人都会主动搞卫生?”当时,淳朴的村民们自豪地脱下防风的外套,亮出穿在里面的蓝色志愿者服,自豪地说:“我们是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志愿者,我们是为了让芹洋变得更好,自觉自愿的......”村支书、芹洋001志愿者李绍坤学长,在一旁介绍说:“我们还坚持开志愿者的分享会。”这更让参访的领导惊讶,并指示相关人员:“这个典型要好好总结。”
分享会接近尾声,刘氏祠堂唱响了《志愿者之歌——芹洋赴丫山考察学习》,我们又一次听到了这激动让人自豪的旋律。听着听着,我发觉歌声与往日有点儿不同,原来歌唱者是秋良学长,他想送给大家别具一格的新年礼物。
丁酉年后,这是芹洋志愿者村的第2期分享会,相信后面精彩不断,就这样在一次次,一场场接地气的高雅文化机缘中,我们芹洋志愿者村,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