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 VS 98%

(2016-09-30 00:25:45)

2% VS 98%

文:唐岚 深圳010志愿者


“北大公益讲座最迷人之处,是我们都不知道的那98%,可以有无限的延伸和可能性。

 

“北大公益讲座最吸引人之处,是她的广泛性和平民化,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就可以加入,无分别,无界限。

 

“北大公益讲座最核心的信念是永远谦卑。我们都已经从银河系回来了,哪里还敢狂妄,唯有脚踏实地去做,才是真实不虚!”

 

以上三段话,是我在2014年底,跟随讲座三年多时,写下的感想。回顾2016年9月18至26日,刚完成的“9月华南公益行”,期间发生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这些感悟。

 

“华南公益行”创造了北大公益讲座的多个不同。讲师团一行在9天中,从北到南、从南到北,跨越4440公里,加上其他志愿者的往返里程数,远远超过5000公里。

 

首次在两地连续开讲完整版的第一、二阶课程各三期,12场讲座共计40课时(包括因课堂气氛太好,听众要求延长的4课时)。我个人至今参加了超过500场讲座,而梓林学长在这次华南行的授课中,又带来不少全新的内容。

 

来自于北京、深圳、福州、重庆、石家庄、大余、南康、祁东8个城市和地区的21位志愿者,先后参与了课程服务。因为是在海南、湖南两省开课,时间跨度大,这样也为更多志愿者参加外出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其中有三位志愿者是自费出行。有的学长是拿出了自己的年假,全程参与服务。本次出行志愿者的人员结构也相当丰富,其中有企业家、高管、公务员,也有普通职员、学生和退休人士,年龄从17岁到60岁。

 

这一行12场讲座中的原创诗歌现场朗诵环节,几乎全部由“新”志愿者担当完成,让人既惊奇又欣喜。虽然绝大部分的学长是第一次走上讲台,而且是提前一天才接到“任务”,但大家都用最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在志愿者的队伍中,不时传来朗朗诵读声和欢笑声。

 

海南课程中,来自丫山的四位学长大展才华:张宁、黄成斌学长合作,真情演绎了《假若自由明天来临》;钟芳燕学长仿佛变身为自己的儿女,带着纯真朗诵了《小孩与海》;彭海燕学长不到两个小时,背熟了《灵魂的守望》,现场朗诵时,还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南康的刘洁玉学长用处女秀《灵魂的求诉》,作为自己的生日贺礼;从郑州赶来,自费参与课程的李先丽学长告诉我们,在所有的原创诗歌中,她对《慧命之光》情有独钟,她把第一次登台朗诵美好回忆,留在了海南三亚,点燃自己的同时,也把大家给点燃了……

 

在湖南课程中,丫山的另外四位志愿者再次大放异彩:在张继春学长的带领下,小伙伴们放弃午休时间,迅速突破了最长的一首散文诗《我是一条小河》,四人配合默契,张弛有度,赢得了全场掌声。98年出生的刘丹学长深情地朗诵了《回家的路》,而年纪最小的17岁的谢兰学长演绎了《灵魂的守望》。当她读完“就是这样,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一直到永久”后,就扭过头来,冲着我们甜甜地笑着,完全忘记了还有两句结尾诗词儿。末了,梓林学长指着谢兰打趣道:这首诗中, “只有纯真的微笑,还会映在春天的桃花沟”,这儿写的“纯真的微笑”,就是你这样的笑容啊!


丫山的另一位年轻的志愿者瞿蕾学长,在最后一天的第二阶课程中朗诵了《妈妈,我想对您说》。她瘦削单薄的身体有点颤抖,用尽全部的气力读完最后一句:“妈妈,我真的——好爱您!”我上台接过瞿蕾手中的麦克风,张开双臂拥抱她,一下子被她紧紧地搂着不放,在我怀里抽泣,泪如泉涌,我的肩头湿了一大片,而台下的听众也是眼角湿润,掌声四起。后来,瞿蕾与我们分享:“因为有妈妈,才有了我;因为有了北大公益讲座的你们,才有了此刻的我。真心感谢大家!”


海南课程中,在我讲第二阶的“待己”环节中,提到网络游戏,而跟随讲座两年的全职志愿者赵子沣学长,正是在去年的海南课程中,正式告别了网游。一年之后重返旧地,令他格外喜悦,因为自己已经脱胎换骨。借此机会,我邀请他上台分享这次来海南写下的一篇美文《我在海角,看着天涯》。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的转变与成长历程,特别是当他提到第一天亲眼目睹听众的木讷和趾高气扬,仍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时,台下竟然响起了一片掌声,相信这些掌声是对子沣敢言的鼓励,以及能够从容面对逆境的欣赏。

 

在子沣分享自己一年来的成长时,来自福州的陈丽芳学长却是眼泪娑婆。她在晚上的分享会上告诉我们:曾经在少管所值班时,常常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希望少管所能收容深陷网游的孩子,可见这些家长是多么的无奈。而子沣却因为在北大公益讲座这样一种环境中,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生命的品质慢慢地变得好起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出行的学长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以前自己不止一次在当地听过课程,但外出服务的同时听课,感受完全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为外出时,是完全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中。而后面还有个“更大的”在等待,就是每晚雷打不动的课后志愿者分享会:总结一天的发生,分享各自的体悟。

 

这次海南课程,面对的是国企员工,志愿者从邀请听众调整座位开始受挫,在给听众拍照时遭到白眼和强烈的拒绝,到最后听众喜出望外地看到大屏幕上《志愿者之歌》中自己绽放的笑容,离场时对志愿者表示感谢,无不彰显自己用心付出的价值。在晚上的分享会上,梓林学长一语道破:所有戏剧化的发生,都是对志愿者最好的实修,去哪里找到这样一群人来修理我们啊?的确,如果不是有着这样背景的听众,又如何能让志愿者在五年多来,第一次听到梓林学长袒露自己曾在国企的管理经历和经验呢?!所以,凡事感谢,所有的发生都只是上帝的邀请,千万不要错过这唯一的一次机会!

 

而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我们面对的听众是生活在中国最基层的一批农民,一批正在致富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企业家,承担着家族的兴旺,家业的传承和后代教育的重任。在热火朝天的大工地的建设的背后,对精神与文化的追求,让他们逐渐定下心来,不再来回走动、大声喧哗,不再在会场内吸烟,他们跟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始思考除了赚钱之外,在得到物质财富之后,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做怎样的事情是对人真正有帮助,又可以传承下去呢?


离开归阳的一大早,祁东志愿者带我们去到湘江边的一片产业园,他们正筹划在这里建一个养老度假村。梓林学长指着滚滚东去的湘江水,遥想北大公益讲座理念在祁东落地,并有了一大批志愿之后,将此建成践行我们理念的“至慧园”,造福一方村民。当然,梦想只有去做,才有圆梦的一天!

 

梓林学长一再说:听了北大公益讲座不当志愿者,很可惜,当了志愿者之后不跟进很遗憾。因为聆听北大公益讲座一二阶的课程,只能得到2%,而随着志愿者的口口相传,将讲座推广到了各个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奇妙的际遇在等待着我们,那些不可预知的发生,正是后面迷人的98%。在无限延伸和可能的一浪又一浪之中,走进不同的群体,融入了各个阶层的思想空间,志愿者一定会因善而聚,并因善而美丽。

 

每一次课程的开启,看似简单重复,然而却是新的轮回,因为它在创造不同的开始。每当上场音乐响起,志愿者登上讲坛,脚踏实地再来一次的时候,相伴而来的是:翰墨香,独挥毫,戒定无量,一路上,静静眺望远方。

 

周而复始,朝花夕拾,就在2% VS 98%之间……

 2% <wbr>VS <wbr>98%


2% <wbr>VS <wbr>98%

2% <wbr>VS <wbr>98%

2% <wbr>VS <wbr>98%

2% <wbr>VS <wbr>98%

2% <wbr>VS <wbr>98%

2% <wbr>VS <wbr>98%

2016年9月28日

丫山国际志愿者村 · 怀云茶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兰花谷
后一篇:360分钟14小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