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记(2)

文:韩磊 大余001志愿者
(本文为作者2016年6月21日在北大公益讲座丫山讲师培训3期上的分享,全文9000余字,分8期发表。今日图片:丫的云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缘来如此(2)
回到丫山后,我便开始整理老师的构想,也择机和唐总进行了沟通,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唐总很赞同,非常希望老师来丫山开三阶。当时,我就特别开心,好像一个孩子一样,做一点儿事,就要看看家长的脸色,总怕说错话,做错事,而每当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后,就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唐总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想来,应该是6月丫山讲师培训(2期)时,他已经看到了北大公益讲座两年后的成长,看到了绿色丫山与蓝色志愿者之间的缘份,正如他在《道源揽胜》的《序言2》中写的那样。得到认可,从此,把丫山的文化与北大公益讲座的理念融合,留下这颗善的种子,就成为了我脑海中一艘备足了燃料的战舰。
2015年12月,井冈山三阶(12期)结束后,会务组把剩余的物资发往丫山,我们也就开始筹备开春之后,在丫山举办三阶(13期)。
今年4月份的丫山三阶,学员爆满,80人的名额,最后达到了142人,非常成功。三阶结束后,讲师团又去了赣州监狱开课,给狱警和服刑人员连讲了七场。我也跟随参加了第一场给服刑人员的课程。30多位志愿者为1000名服刑人员开讲,还有特警护持,那个场面令人难忘。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没有继续参加剩余的课程服务,但是心却和老师与学长们在一起。
知道课程到了最后一天,我不经意地拨通了老师的电话,问他接下来的行程安排。老师说,下午给服刑人员讲完最后一场,就结束“4月赣州公益行”,在监狱招待所再住一晚,第二天下午的航班回北京。我便极力邀请老师回丫山住,第二天我再送机场。
因缘就是这样,一切都在微妙的巧合中发生了。那天晚上,我们谈到了丫山下一步的规划,唐总也参加了讨论,尤其是关于如何建立“国际志愿者村”,让更多的志愿者有一个修行的道场,能够经常来丫山,服务农民,文化入乡,同时为游客提供免费的课程服务,以及拟定吸收新村民《入村规则》等等,一系列想法在交流碰撞中,渐渐清晰。
一夜兴奋,彻夜难眠。老师临走前,给我留了“三块石头”的任务:一是,在花海客栈立一块“丫山国际志愿者村”的石碑;二是,将“醉仙桥”改为“的啦桥”,并在对岸立一块“的啦石”;三是,北大公益讲座第600场在丫山举办,课程就是诗歌音乐舞剧“慧命之歌”,全部演员由丫山的农民出任。
大家知道,夏天是我们丫山最繁忙的季节。老师留下这三个任务,时间只有两个月,真是压得我喘不上气来。我名字中的“磊”,就是三块石头,好吧,一切为我而来,干吧。我特意找了一个时间,向唐总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他非常赞同,要求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然后完全放权,全部都由我来安排协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