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学做快乐女人》

回
文:郑玉梅
一直有个愿望,带着妈妈去丫山。无数次看到北大公益讲座的记录片《美哉丫山》,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趁着妈妈身体还好,给自己一个陪伴母亲去丫山的机会,也让自己跳出凡尘,清洗一下疲惫的身心。
来到美丽灵秀的丫山,看到学长们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妈妈一路紧张的表情也渐渐舒朗起来。薄雾缭绕的丫山,真的太美了,十八瀑的委婉柔情,气势磅礴,每一个转弯都有一份不同的意境。清晨,竹林里静谧的能听到竹笋成长的声音,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把每个学长的脸衬托的像少女的羞涩。我沉浸在这群美好善良的笑容里,在大自然的抚慰中,由内而外的喜悦,一扫近些日子身心的疲惫……
妈妈被分在了别的小组,刚进小组的她,拘谨的像个孩子。看着妈妈慢慢绽放的笑脸,幸福的泪水不时模糊了我的双眼。
妈妈这一辈子活得让我很心疼。她从小寄养在别人家,总是被身边的人嫌弃,一直讨饭到十六岁,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多余人的角色。她为了不再被人看不起,不会被人嫌弃,奔波了一生,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终于把我们拉扯大了。一直以来,我好想爱她,却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爱她,能让她的脚步慢一点,真正享受一下生活。
前年,父亲匆匆走了,母亲一下感到没有了依靠,她心中的那份无依无靠的感觉和绝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真的好想让妈妈能快乐起来!
课程的第三天,没想到妈妈在学长们的帮助与鼓励下,竟然第一次登上了舞台,表演《慧命之歌》诗歌音乐剧。下课后,我让她看我给她拍的视频,妈妈开心地说:“没想到我这么老了,还是一个没文化的人,也能上台表演呢!”舞台上的妈妈真是好年轻。
失去双腿却让生命依然绽放的生命之舞,《去去就来》,出租车的故事,盲人女孩的梦想,唐妈妈的漂亮,陈珂学长的博学,唐向阳学长的大气,每位学长的分享……都成了妈妈眼里的一道道风景。
即将回程的那天下午,在露天的阳台上,妈妈伸着脖子到处寻找着什么。我问妈妈:“你看什么呢?”妈妈笑容满面的说:“你看那是将军夫妇……你看那个是我们组的……你看宝翠在那,她是组长……”看着妈妈此刻开心的表情,我的心中真是幸福满满。
在回济南的火车上,同行的学长们兴高采烈的分享着各自的收获,妈妈说:“如果我四十岁时,能听到郭老师的课该多好!我的人生一定不一样。下次你能带你妹妹来听么?我也不知道,我下次还能不能来?”我说:“一定能的,妈妈,我一定再陪您来。”
能陪妈妈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是我的最大的梦想。我知道,通过这次旅行,妈妈将从此有好多改变,因为我的妈妈,在这里已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发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回家的路”!
我会跟妈妈紧紧抓住北大公益讲座这条上帝放下的幸福绳索,享受着付出,践行着幸福!
学做快乐女人
文:曹凤华
忙绿的一天终于结束了,静静坐在书桌前,心里满怀喜悦地回想着上周的丫山三阶之旅。从内心觉得,没有哪次旅行能让我事后如此记忆犹新,结束后心里还一直充满了快乐,不知疲惫的。
第一次听北大公益讲座的课程,是在北京的一个街道会议室。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天的课不断地关灯、开灯,让我眼睛一直在流泪,再就是梓林学长讲到的“生命是单向的”,给我一个当头棒喝。这么多年,匆匆忙忙的,一天又一天,从未曾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听到这里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好糊涂,这么严重的问题,竟然被自己忽略了。
应挚友赵霞学长相邀,我带着好奇和对好友的信任,来到了丫山。在几天的课程当中,虽然各个环节安排得满满的,时间很紧张,但是我没有丝毫累的感觉,看着这一切,好像忘掉了所有,只是用心感受着这一切的美好。虽然类似的美景在之前的旅游中见过无数,但唯有这次让我由内而外的感动,久久不愿离开。
几天的课程,真正让我敞开了心扉,在美景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开始用心感受身边点点滴滴的幸福。下山时,沿着瀑布边弯弯曲曲的石阶,我一路小跑,总是走在最前面,精气神十足。这样的身体状况,在之前的任何一次外出旅行或者工作出差时,都不曾有过。以往我一直都是走在最后面的那一个。
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一个个精选的视频,一段段优美的音乐和朗诵,让我感觉震撼,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当梓林学长讲到“放下名,放下利,放下自以为是”的时候,我想到,这些年,我一直像个小怨妇,抱怨老公不知疲惫地做生意,往前冲,还拉着我也一直被动的往前冲,老是在加油门,从来不知道踩刹车,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觉身心倦怠。听了梓林学长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他让我累,而是我自己没有放下名和利,要想改变生活,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梓林学长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而要让自己快乐,首先要让身边的人快乐,身边的人快乐了,自己才能快乐。这让我想起出发去丫山前的那个周末早晨。当我一遍一遍地叫孩子们起床,他们却无动于衷时,我便狠狠地数落了大女儿。吃早餐时,大女儿把受到的委屈发泄给了妹妹,妹妹又把怒气发泄给了弟弟,弟弟把怒气又发泄到了椅子上。整个早上,家里乌烟瘴气,全家人都在争吵和不快中度过。
事后,我也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没有时间细想以后该怎样去改变。
听了北大公益讲座的课程,我知道了我要做一个快乐的妈妈,快乐的妻子,快乐的朋友,让我的家庭充满快乐,让我身边的人感受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把快乐传递给他们的同学,同学再把快乐传给他们的家人;让我的老公把快乐传递给他的朋友,他的生意伙伴,让快乐这样一直传递下去。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在用全部的善良去爱孩子,老是要求孩子按我的想法,这样那样。现在我才明白,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是他们自己,不能按我的要求完成他们的人生的功课。这个道理似乎以前也懂,但是知道和做到有很大的差距。听了北大公益讲座,我开始反思自己,并且下定决心,今后我要一点一点去做,通过做来改变生活,用智慧去爱孩子。
梓林学长说:“做,就到了。”从丫山回来后的这个周五,看着总是爱抱怨我不喜欢她的二女儿,我说了一句:“宝贝你回来了,这周在学校过得开心吗?妈妈好想你!”女儿愣了一下,用别样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她是觉得妈妈这样跟她说话,很奇怪,和以前很不一样。但是从她的眼神里,我分明看到她心里充满着喜悦。这喜悦也感染了我,让我心情更加愉快。
周六早上,我叫了一遍起床后,开始准备早餐。当我做好早餐,看到三个孩子还没起床,照以前的话,我就会开始大叫,但这次我忍住了,想到“快乐可以传递,怒气只能更伤人”。我打开手机音乐,放出TF-BOYS的歌曲,让他们听。等我把饭菜端上桌时,孩子们一个个都起了床,洗漱完跑到了餐桌前:“老妈,做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这时候,我觉得无比幸福。一家人高兴地吃完早餐,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爱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让自己的存在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也会更加快乐。我想,我要继续学做一个快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