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宗教”的信仰

(2016-04-02 12:27:06)

:梓林  北京001志愿者


【今日图片】北大的春天


某一天,与一位老同事聊天,谈到了北大公益讲座。在问及志愿者有什么信仰时,我说:“我们是非宗教的公益活动,旨在信善、行善,完善自己。所以,对于任何宗教的听众都‘来者不拒,往者不追’。如果非要问我们志愿者信什么?我们信‘光明圆融善’。”


这位老同事建议:“还是去上教堂比较好,因为基督教已经两千多年,一切都是现成的,没有必要再去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神已经把一切都说完了,人只要照着做就行。‘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此番好意,当无可非议。德雷莎修女,让我对基督精神感动,难怪,希拉里说:“我只配给德雷莎修女拎鞋”;证严法师也让我对佛教感动,我从台北出租车司机嘴里得知,台湾的相当一部分慈善款,都捐给了慈济。


在这两位不同宗教代表的女性身上,我们在看到她们心中大愿的同时,也发现了她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做什么?做对人有帮助的事。为什么会这样舍命去做?因为帮助别人,即是成就自己,她们也的确把自己给成就了。


所以,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北大公益讲座,那就是“做”!从根本上说,我们的讲座不是“讲座”,而是“讲做”。“讲座”只是相上的东西,本质上是一群修行人为着共同的追求,结伴前行。


北京大学公益讲座为什么要坚持“非宗教”?理由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因为宗教很深,那是“高等数学微积分”,我们只是在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只是在做一个平民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心灵教育。尽管在我们的课程中,会引用不同宗教的不同观点,但我们不属于任何宗教派别,我们只是在做文化,做一项平民的公益。


坚持做这样的公益,至少在中国大陆,是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我们可以跟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以及信奉任何宗教的人一起,分享生活的智慧,探讨生命应有的品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里没有老师,只有“学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简称)。


或许有人担心:你们这样下去,会不会成为一群“迷途的羔羊”?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是很清醒的:与其一知半解以宗教的名义去传播自己未必做得到的东西,不如用自己当下的做到,证明自己所说的,都是来自真实的相信,是真实不虚。


认真地做一个在上帝面前诚实的人,做一个在佛佗面前不打诳语的人,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志愿者一直把“找回真实的自己,改变之、完善之”作为修行的目标,作为美满人生的重要价值,并相信这与任何正教的教义是不冲突的。


其实,“上帝在每个人的心里”“佛在心中”,还有阳明心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讲的都是一回事儿,不外乎都是告诫人们要向内求法,修己达人。


需要指出的是,“因信而称义”固然没错,但还只是第一步,知道了,还要看你做不做,不做,终是一场空。佛也好,主也好,救不了任何人,一切都还是要靠每个人自己去做到“知行合一”。


错了,忏悔,再错,再忏悔……不要仅仅当作是上帝的宽容,佛主的慈悲。其实祂们的宽容与慈悲,是因为祂们知道:人很渺小,而且一生也就百年,人生,不过是老天给了我们一次经历的机会而已。而且祂们是用自己的做到,让人们了解什么是“宽容”,什么叫是“慈悲”。


我们千万不可以认为,因为上帝是“宽容”的,佛主是“慈悲”的,就可以明知故犯,甚至一错再错;


我们千万不可以认为,只要嘴里说“信”了,就可以“称义”,得到神明的保佑,得到佛主的加持,就可以自欺欺人,就可以不去作为,甚至可以胡作非为,然后,通过祷告和忏悔扯平。


基督教讲上帝无处不在,意思是让信徒要小心谨慎做人;佛说因果,也是讲善有善报,要小心谨慎做人。而做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做”字,不做,人还是立不起来,立不起来,何以面对上帝,面对佛?亦如孔子说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我们并不忌讳别人说我们是一群走在回家路上的“羔羊”……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非宗教”的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次毕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