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动的生命

(2016-02-08 08:25:41)

一一猴年絮语


文:梓林  北京001志愿者


达尔文说:人是从猴变来的。但是,他没有回答:后来的猴,为什么放弃了“升级”变人的机会,一直繁衍至今,还是猴?这是达尔文的疏忽,还是年纪不饶人,时间来不及了?或是故意不作回答?如果是故意不作回答,那到底是因为回答不了,还是故意留个尾巴,让未来的人类学家,因研究此课题获个把诺贝尔生物学奖?


不过,达尔文的这个“故意”,却给神学家留下了反对“生物进化论”一个把柄:除了上帝,还有谁能够创造出会相信上帝的生物?


比达尔文早2000多年出生的佛曾经说过:人与猴是可以互换的,叫轮回。这一生可以是人,下一生也可以任何生物,“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而且包括细菌之类生物。


看来,“有神论”和“无神论”都是反对“生物进化论”的。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人的十二生肖,即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而且与“生物进化论”也八杆子打不着一一中国人的智慧呀一一凡事不争。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们正式进入了猴年。凡是接受中华文化的地球人,这一年都将与“猴”结下不解之缘,这与宗教信仰无关,与科学技术无关,与政治经济无关,只是与文化习俗有关。


每一个农历年,中国人都会从生肖所代表的动物身上的某些优点中,找到非常正面的品质,来规划这一年的信、愿、行。这正是中华文化最让人钦佩和心动之处。想想看,如果没有十二生肖作伴,中国人的年,还过得有什么劲儿?年,就是人生的一个坎儿,每一个坎儿,都拥有一个非常具像的动物形象,而且十二年为一个轮回,五个轮回为一个甲子,这让人活在世上,才不会乏味,活到六十,也不会闷着。想想看,如果没有生肖,年年都与阿拉伯数字有关,多没劲啊!而且,如果三年一个轮回,是不是太短了点;二百年一个甲子,连一个甲子都活不到,是不是太遗憾了?


今年是猴年,而这个“猴”,又能引起我们什么样的遐想,让我们对新的一年有怎样的期许呢?


猴,可以轻易地爬到高高的树杈上,仰望星空,也可以脚踏实地在大地上戏耍,还可以自如地上蹿下跳,往返穿梭于高空与大地之间。这样一种生命的状态,不禁让人想到一个词:“灵动”,想到一个词组:“灵动的生命”。


猴年来了,北京大学公益讲座走进了第六个年头。


这些年来,我们的志愿者,在默默前行中,一直在仰望星空,同时也没有忘记,修行不是“说”,而是脚踏实地的“做”;用我们的做到,来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因为我们相信:灵动的生命,不是“想”和“说”,而是要动起来,做起来,“做”比“说”重要。“说”我们所“做”,“说”才有力量,“做”我们所“说”,“做”就理所当然。


这些年来,我们的志愿者,一直在做着一件最普通最平凡的事,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诗与远方”。因为我们相信:灵动的生命,是充满创意和饱含热情的生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生命,是踏着时间的鼓点,专注于既定目标,坚定前行的生命。


这些年来,我们的志愿者,只是遵循常识和良知,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发生,从而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自己“光明圆融善”了,身边的人际环境,就自然会得到改变。人生在世,改变自己已经很难,决不奢望去改变别人。正如佛家所说:“无人可度”,“度人之心不可有”。


猴年来了,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的志愿者,带着灵动的梦想,怀揣灵动的热情,抱着灵动的希望,以灵动的姿态,走进春天,我们将开始“珠江三角洲公益行”“汉中赣州丫山行”“荆楚大地公益行”,并在上半年迎来第600场,而且,最值得期待的是:我们会在望京诚盈中心新装修的“北京慧至堂”总部,举办本次纪念活动,这将是全球志愿者欢聚一堂的美好时刻。


周恩来总理曾经对十二生肖有过很精彩的描述:“猴子代表灵活,至于鸡呢,以前的年代,因为没有钟,都是听鸡鸣声决定一天的开始,所以,鸡定时打鸣,代表稳定。灵活和稳定一定要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你光灵活,没有稳定,再好的想法,最后也得不到收获。但如果说你光是稳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了。只有两者之间非常圆融的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明年就是鸡年,我的本命年。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灵动的生命

欣赏视频: 北大公益讲座2016猴年贺岁片--《灵动的生命》,请链接下面网址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2NzUyMDIwOA==.html”,即可进入优酷在线观看。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