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就是初心

标签:
初心定力自己修行生命 |
梓林分享(65/2015)
《愿,就是初心》
2011年,我们带着“让每一个接受过我们服务的生命:光明圆融善”的愿出发了。“愿”是什么?就是“原来那颗心”。
走到今天,第五个年头。在将近500场的路上,我们不仅没有忘记那颗初发时的心,而且更加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值得用生命去做。
人生是一场经历。在经历中做一次实证,证明“人”可否做到:“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更纯洁,更高尚。”既然每一次轮回的起点,都要与上一次结束对接,那么,我们当下要做的,只能是努力提升生命的品质。
命运多舛,诱惑频生,世态炎凉,羁绊无数,得失无常……这一切,都非常容易地让人去找到各种外在的理由,而放弃自己当初的理想和追求。尽管多数人就是这样,却也还有人能够在任何环境下守住初心,保持平常心。那是因为他们有定力。这种定力,来自于对自己的真正了解和真正的关心。
北大公益讲座的修行过程,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只是学习搞定自己,把眼光从盯着外部世界,转到回归内心,关照自己,抽出时间与自己交流,而不是沉湎于天天在酒桌上、茶馆里与别人交流,学会关心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因为,我们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得到始终。
(以下引文来自网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一词,为“初学者的心”。引申为“起初的心”。
从禅师的角度,修行就是“保持初心”。时间流逝,你将失去感动,忘了初心。仿佛失去了坐标,找不到位置。
有人拿第一份工资时,非常开心: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再过三五年时,收入增加了好几倍,生活质量也不低,可却闷闷不乐,因为他早已忘了经济独立的初心,在与他人的攀比中,觉得自己“应该要有更多钱!”永远觉得自己穷,就是别人的钱,也想拿一点儿。
人性的弱点:贪婪。条件合适,95%的人会变坏。
走得远了,容易忘记出发地。人活得久了,也容易忘记自己是人。
忘记初心,能让一个人面目皆非。跟别人比,觉得不足时。想想自己最初得到的快乐。或许这样,嫉妒与仇恨就消退大半,变坏的可能性也将逐步减小。
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稳初心,终得来因果。
你的“初心”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