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一一寄语北大公益讲座未来讲师

标签:
周思聪才女郭梓林讲师艺术家 |
文:郭梓林
【今日图片】周思聪的荷花。周思聪是一个才女。她的可贵还在于,她是一个才女,却没有才女的矫情;她是一个艺术家,却没有艺术家的造作。
做好自己
一一寄语北大公益讲座未来讲师
北大公益讲座的志愿者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我们从来不奢谈“承担社会责任”,因为我们发现:一个连自己都承担不了的人,一个生活在恐惧、焦虑、易怒、彷徨、自责中的人,让他承担家庭责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进而,一个承担家庭责任都有困难的人,自以为可以承担社会责任,是值得质疑的。所以,志愿者首先必须把自己承担起来。
而检验是否把自己承担起来的标准是:自在喜悦,家庭和睦。理由很简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你为社会贡献了一个健康的细胞之后,再来谈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更有力量。
最近,我收到一位志愿者发来的微信:“我很希望成为北大公益讲座讲师,现在已经开始组织分享会,几期下来,效果不错,但总是感觉能与我同频道的人太少,真正愿意改变的更是少之又少。不知道如何坚持下去。”
以下是我的回复,在此分享,并寄语所有的希望成为北大公益讲座的主持人和讲师的志愿者:
如果我们想对别人,乃至社会有所帮助的话,首先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好。
借助物理学常识,让我们来了解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好,或许更直观一些。
力的三要素是:着力点、方向和大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拥有一次经历的机会。而在这一次短暂的过程中,生命的着力点是什么?或者说因我们而起的一切发生,我们希望到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假设这个目标是“一个更好的自己”,那么,正确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去帮助别人,否则,你自己是好不起来的!正如人抓住自己的头发,是升不上天的。人需要借助成就别人,最后才能实现成就自己。这不是自由交易,这是因果。
解决了立足点和方向的问题,再来谈力的大小,谈努力,才有意义,否则那叫瞎努力,南辕北辙。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为什么我们常说的:“很多人的努力是没有用的,甚至越努力,结果越糟糕!”
了解了力的三要素,再去思考佛家的“无人可度”“度人之心不可有”,与“甘愿付出,享受付出,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自己”,其实是不矛盾的。无人可帮,帮人的结果是成就自己。所以,我们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地帮助别人,还加上一句:“谢谢你让我帮助你!”
为了让自己更好,选择通过帮助别人的途径来实现,通俗地说就是:你要过河,必须划桨,帮助船过去,你才能过去。
既然是为了自己渡河,那么,有多大能力,就划多大的船,船不动,不是船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划了,不一定能到;不划,肯定到不了。
无论是分享会的主持人,还是正式课程的讲师,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只要坚持做下去,10000个小时之后,成就的肯定是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受众,都是老天爷派来成全你的,感谢每个人就好一一千万不要纠结于他们是否改变了,是否进步了。
因为参加了分享会,听了课,改变了,进步了,很好!那是因为他们有悟性;没有进步,打回原型,也很好——一无所得,还陪你玩儿,何等慷慨。
抱着这样的一种态度,走上北大公益讲座讲师的修行之路,三年之后,一个全新的自我便建立起来了一一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你都有力量穿越。那个时候,你对周边的人开始有了影响力,他们可以看到从生命走向慧命是可以做到的,而你身上的光明圆融善,可以让他们看到希望,给他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