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从家庭到学校

标签:
讲座北大泰山孩子课程 |
梓林推荐:《家庭分享会》
【今日图片】:鲁瑞清一家人
分享会开到家里了,这是个创举。修身齐家,就是爱国。
家庭分享会
文:鲁瑞清
2014年5月24日,北大公益讲座300场时,我第一次接触了北大公益讲座,并且当场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后来,我老伴(陈淑秀)也参加听课,并且加入了志愿者。2014年10月,我到庐山第一次参加了三阶课程。随后,12月份我和老伴到北海,共同参加了三阶课程。
2015年6月27日,对我和我的家庭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天。北大公益讲座来到了我的老家——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常乐村。我的家人和街坊很多人因此受益。包括我女儿在内,我们大家族中又有8人加入了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队伍。至此,我们家共有了10名志愿者。
2015年7月21日至24日,北大公益讲座在泰山开设三阶课程。我,自然应该参加。但是,时间发生冲突,我需要参加另外一个课程。在梓林学长支持下,我只好放弃三阶课程。我安排家里5个志愿者参加了泰山三阶课程,包括:鲁瑞华、魏国红、陈淑凤、王建国和陈国祥。
开始,我和老伴担心他们不适应三阶紧张的课程,也担心虽然参加了但没有什么收获。因为,他们都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外出很少。所以,我身在圆桌,心系泰山。每天,通过微信群关注着泰山三阶的情况。随着课程的进展,在慧至堂中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出现了他们的声音,我终于放心了。他们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如:主动在小组发言;主动集体上台分享;主动找梓林学长合影;等等。
泰山三阶结束了,25日晚上他们回到了北京。我知道他们还有很多话要说,其实,我也有很多话要说。所以,在26日下午,我就迫不及待的举行了第一次家庭分享会。鲁瑞华由于身体不舒服没有参加,其他泰山三阶学长都参加了,分享会共有6人(我老伴也参加了)。我,自然做了会议主持人。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谈泰山三阶的体会;二是收听“亲密与亲子”课程。
虽然,他们还不习惯系统谈收获、体会,但都对泰山三阶评价颇高,感受很深。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培训,想起来就心潮澎湃。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令人动容;多种授课形式,新鲜依旧;学长之间的情感,历历在目;对梓林学长的感恩,发自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山,这是他们今后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修行的起点;从生命到慧命的起点;光明圆融善的起点;......
“亲密与亲子”课程,他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同样感受颇深。包括我在内,我们几个人都已经退离了职场。今天的修行,主要将用于家庭建设方面,用于自身幸福方面。
通过四天三夜的泰山三阶,通过第一次分享会,包括我在内,改变正在发生:第一,彼此已经习惯称呼学长,并且愿意与北大公益讲座,与众多的学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第二,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看到了修行中的差距,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开始用北大公益讲座的理念、思路要求自己。第三,初步找到自己和家庭中主要矛盾。我们6个人来自四个家庭,每个人自己、各家都有“难念的经”。难,主要难在自身。只要自己真正改变了,难也就不难。
啊!感谢北大公益讲座!帮助我找回了自我。帮助我找到了建设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的道路!
梓林推荐:《我是谁》
【今日图片】小花
深圳志愿者将北大公益讲座的分享会带进学校,与孩子的父母分享“自我与孩子”“孝的传递”,即教育自己,也帮助他人,一举两得,一花两果。修行修行,要修更要行,去做才能到。
我是谁
——7.25深圳乐蒙学校父母课堂《亲密与亲子》分享会纪实
文:庞坤
“我”的手里拿着“戈”,在捍卫着自己的利益,不允许其它任何生命的侵犯,“我”要么祭祀,要么战斗……
“我”是宇宙150亿年前大爆炸余下的火花。我是善的缘起。东方圣贤告诉我们,“我本善”,要扬善避恶……
2015年7月25日晚,在深圳乐蒙学校,50多位父母第二次走进了北大公益讲座《亲密与亲子》分享会。
“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对长辈讲过一句大声话。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爸爸是相应于‘我的过去’,是我的累积与起点,爸爸在传承百善孝为先时,分数很高。我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提升分数,交棒给下一代。可是我发现好难,回家后手机不离手,孩子过来烦我时,我是简单粗暴。所以接下来我要学习改变。”这是天天的爸爸所分享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最后,他当着大家的面亲口承诺:“我可以做好父亲的角色,我是好父亲!”
天天妈妈拽着先生的手,是哭着分享完的。“我的妈妈辞职为我带孩子,任劳任怨,但对我这个女儿的态度不好,还时刻还以脸色,吼叫对待母亲。今天我知道了我知道‘我的品质不够好’,忘记了感谢,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一辈子都还不完,羞愧难当。我佩服我的另一半对父母的始终敬畏和孝顺。我是一个需要做出改变的人。”
孝的教育,没有别的,就是自己做给孩子看,创造一个孝的环境。孩子是“我的化身”,孩子的样子,就是“我的样子”的投射。我好了,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没有太太对孩子付出多,我总是借口工作很忙,陪伴孩子太少,我只是考虑自己的事情多一些,我这样不好,今后我要多些陪伴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护士长乐呵呵走上台分享:“我不懂拒绝,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智慧不够。我要把努力放到自己身上,我变了,才有功力影响我的亲人。我的心一直被北大公益讲座引领,我与伙伴们一直在一起。”
镇宇妈妈步履沉重,忧伤细诉:“我是一位不负责任的妈妈,孩子现在两岁多了,却发现他还是不能说话。我一直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教育陪伴孩子交给老人家,忘记了我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辞职,我要改变这个结果,都是‘我不好’。奉劝各位爸爸妈妈,不要学我,搞到这么难受。”
我的状态,有三种。“我不干了”,这个“我”还太强,只是喜欢做主格,这个“我”,还有的受。“我受不了”,这个“我”,太娇了,习惯做受格。“我”还没有真正开始。“我完了”是一种大开悟。不是我完蛋了,是“一切都是我,父母不好,伴侣不好,孩子不好,都是我的责任,我为结果来承担,我为好的结果来改变。”
我是谁?我是小我,也有大我,我越来越大时,最终会无我,我不见了,不是谁,就是每一位。
分享会是北大公益讲座课程的延伸部分,每月都会尽心组织一场。在结束的时候,家长们恋恋不舍,期待着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