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2015-06-29 12:58:43)
标签:

学长

妈妈

丫山

生命

学长们

梓林推荐:吕静的口才很好,但不见她写文章。几年来一直劝她:想是气体,说是液体,写出来才是固体。她很忙,所以知道她听过也就过了。其实,我深知:逼人写作,是一种“善良的暴力”,多半效果欠佳。


直到有一天,吕静意识到:不敢提笔写作,也是一种制约,生命之受就是打破制约。终于写出了《人生路上,有你真好》的美文,好评如潮,终于打破提笔写作的制约。


最近,看到唐岚在丫山讲师培训上的分享文章《走过春秋,成就自我》,读到培训班上我送给大家的一句话:“逼你做事,是慈悲,分寸是智慧!”更是信心满怀,写下了这篇《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人美,还要心美。心美,还要文美。美文,是可以天下共享的。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文:吕  静  深圳003志愿者


六月底的山城已开始略显火辣,天气渐热,而北大公益讲座的余温也持续保持。重庆慧至堂第二期《生命之受》的主题分享会如期举行,小小温馨的静心阁迎来了慧至堂的伙伴们,热情的学长们带着家人、朋友赶来,周末堵塞的交通堵不住大家对生命探索的渴望,大家都提早来到了会场。


参加这次分享会最远的是来自台湾的李先生,年纪轻轻的他看上去斯斯文文,一说一个笑。他谈起人生中发生的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他成长在传统文化浸润的家庭里,妈妈是一个修行很深的佛学家,因为家族的事业有向重庆发展的意愿,主要是由他和姐姐搭档创业。在一次开车来渝的途中,他与妈妈、家人讨论这件事情时,发生了的激励的争论,没想到学佛的妈妈竟然说出狠话:“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做什么,你这个废物!”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他伤心地哭了,认为妈妈一定要向他道歉。妈妈并没有这样做,一路上他也只能无奈接受了。


通过这次《生命之受》的视频学习,他释怀了,他放弃了自己以前的任性,看到了正是因为妈妈下的这剂猛药,促使了他的成长,重庆的事业也有了良好的开端,他的最后一句话分享“感谢妈妈!”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坐的每一个人。


生命之受即是情感修炼的的过程,是一个从忍受、承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过程,最重要的我们要透过原谅学会接受,透过感谢到达享受。说起容易做到难,我也因为曾经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与好姐妹往来,至今还耿耿于怀不能放下,学长们纷纷给我出主意,有的说换位思考,有的说后面还有个更大的礼物,有的说当面挑明直接面对,还有的说干脆放下再也不想。分享会就有这样的功能,说出真心话就好受了,大家聚起就是一把火,互相支持,互相给予力量。


来自巴蜀中学的物理老师许老师,是第一次参加分享会,他是一个热爱运动,能写诗歌,喜爱传统文化的年青人。让他触动最大的是江老师的一句话“外表看起来很强的人,实际内在很小”,许老师坦言自己也是个爱发脾气的人,在人前总把自己武装成斗士,总认为自己对家人的安排是对的,甚至有时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家人,当他听到江老师讲:“一个强大的人应是柔软的,不管面对任何发生是感谢,能笑得出来的。”许老师想到了《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他感慨江老师是用大家听得懂的,最直白的话,在讲述经典的道理。现在他真正理解了接受与包容!


接着周林笋学长举手上台分享,因为下午为工作与股东发生了争论,他是带着情绪来参加这次分享会的,本想放弃不参加,但《生命之受》是对他影响最深的话题,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接受,选择了改变!其实,一个人要有多大的成就,就有多大的承担与承受,选择逃避,这个发生就会重复,打开心量去接受,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短短的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会很快就过去了,很多学长都在分享中提到了近期思想和情绪的改变,熊英学长开车不急躁平和了,连老公和女儿都感觉到了她的温柔;蹇福容学长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当她用积极的心态接受面对时,意想不到结果发生了,一切向着好的方面开始发展,行政处罚也免去了;小吴学长的分享也很精彩,他一直生活在自卑与别人的比较中,当他开始认识到先要接受自己的时候,大家给他鼓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看着大家的变化,我的心里由衷的高兴与感谢!感谢北大公益讲座带给我的享受,感谢自己正在打破提笔写作的制约,正好看到唐岚学长在丫山讲师培训中的分享,梓林学长送给大家的一句话:“逼你做事,是慈悲,分寸是智慧!”我只想说,学长,我愿意接受!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生命之受,我愿意接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