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与修行

标签:
志愿者家长孩子修行学长 |
梓林推荐:延伸与修行
北大公益讲座一二三阶,已经开讲428场。但听课就像吃药,能管多久呢?很难说。我们很清醒:绝大多数志愿者,会被俗世生活“打回原型”。于是,志愿者的修行,还是要靠做来完成。
深圳志愿者2015年5月13日在上合小学,为5年级的学生家长办的这堂延伸课程,的确是开了一个好头。
修行要有道场,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延伸课程:亲密与亲子
文:谢丽玲
2015年5月13日晚,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一行11人,再次走进深圳宝安上合小学,为五年级的200多位家长带去了延伸课程:《亲密与亲子》。这次的家长会,是北大公益讲座首次尝试走进学校的家长会,也是深圳志愿者以延伸课程的形式,独立为成年人开课。
远在北京的梓林学长,在前一天就发来鼓励的微信:“延伸课程深圳首创,上合天意下接地气。甘愿付出享受付出,帮助他人成就自己。说我所做做我所说,诲人不倦学而时习。灵魂守望诗与远方,有心助人免费磨砺。言语道断心诚则灵,说话不难修行不易。只顾前行每天不同,生命效能创造奇迹。”
家长会以唐岚学长的诗朗诵《灵魂的诉求》拉开帷幕,这首打动过许多听众的朗诵,很快就让到场的家长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在安静的会场上,听众在诗的意境中开始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灵魂深处那颗不知不觉已经远离的心……
静心诗朗诵之后,播放视频《亲密与亲子》,很快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起。我们看着家长的那份认真观看和聆听,知道他们已经进入氛围。
三十分钟一晃而过。接下来主持人庞坤提出,今天的分享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亲密与亲子的关系到底反映着怎样的品质?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分母?又会有这样的孩子?为什么父母付出了这么多,孩子还是不孝顺?为什么我们对伴侣总是不满意?
首先发言的是周育英家长,她说她与儿子的关系非常不好,双方都不喜欢对方,这让她很烦恼。庞坤学长接过这个话题:跟孩子的关系不好,即是跟自己的关系不好,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放下那个固执的自我,要学会快乐的为孩子做。庞坤学长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们看到周育英家长先前还紧皱着的眉头,也慢慢舒展了。
黄红军家长,今天是专程从惠州赶过来参加家长会的。他上台激动地说:“今天的讲座让我顿悟了很多,我自己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老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在孩子面前失控。有时在又气又急的情况下,还会打孩子。现在想来,这都是对孩子的伤害。我特别认同视频上说的:对孩子的爱,是付出,不是控制!”
庞坤学长以自己教育的孩子为例,分享了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十字法则:“刚才怎么了?下次怎么办?”得到了全场家长的赞赏和掌声。
深圳志愿者贺晓敏学长和她近70岁的父亲也分别上台发言,分享了他们各自在北大公益讲座的平台上,通过共同学习,寻找到了家庭和谐的钥匙,那就是把孩子还给他自己,而且一定要全家总动员,共同成长,否则学习只会创造距离!
家长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当上合版《志愿者之歌》响起时,很多家长自发地跑到台上,争着与志愿者合影,向志愿者咨询子女教育方面问题,甚至有家长希望学唱《志愿者之歌》。
看着家长们脸上满满的笑容,听着家长们感激的话语,我们的内心充满着喜悦,知道延伸课程也是如此有力量,知道这次的尝试,已经获得成功。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前行,创造每一天的不同,让生命的效能,创造走向慧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