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圆心,再画圆

标签:
佛学本心圆心自性天堂之门 |
梓林分享(49/2015)
《先找圆心,再画圆》
【今日图片】摄影师眼中的微距
人生,都追求圆满。然而,要得到圆满的人生,重要的不是追求半径有多长、有多粗,而是要知道圆心在哪里,而向内求的修炼,就是寻找圆心的过程。
北大公益讲座说的:“一切是自己,自己是一切”,不是自私自利,更不是自以为是。
“一切是自己”是说,对于人生所遭遇的一切发生,应作如是观: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来的,是修正自己的一门门功课,功课做完了,人就成长了,一切就变好了。
人生在世,知道“发生”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开悟。因为,知道了所有的发生后面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会再有抱怨。遇到任何的发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哦,知道了,我需要这样一个发生,来让我了解在这个方面自己还有缺陷,接下来,我只需要改变自己,然后这样的事就不会再发生了。”这是一个很美的过程。
“自己是一切”是说,遇到发生并在读懂发生的意义之后,人最需要的是搞定自己,来做一个决定,改变接下来的发生。因为,这个决定一旦做下去,接下来的发生就不再是因为别人,而不同的决定产生的结果会不一样。这真是老天的仁慈。如果每一个发生后面,人都无权选择,那人生就太惨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任何发生之后,人都可以选择,而每一个不同选择,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即使算命很准,但算结果就不一定准,因为人是一切发生的根源,或者按西方的说法:“上帝赋予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自由意志。”
当知道自己是如此的重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惠能对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祖一听,马上给他授记,知道他是真的大彻大悟了。是啊,如果是“不识本心”,学法学了半天,干什么呢?盲修瞎练还算是好的,实际上很多人,欲升反坠,苦不堪言。本来是追求解脱的,结果因为见地错误,“不识本心”,学来学去,学成一个二法、心外求法。
自性具足一切善恶,世间一切法、有情无情都具足了,因此在自性中去求这一切,就变得很容易了。
自性中的恶,我使它销蚀、消灭;自性中的善,我使它发扬光大,培养茁壮。原来,我只要恶念销蚀,当下的地狱就消灭。我只要善念升起,当下的天堂之门就为我打开。
这个天堂不是上帝奖赏给我,不是佛祖奖赏给我。这个地狱也不是谁惩罚给我的,天堂之门和地狱之门都是由我自己打开的。
既然一切都唯我做主,我要怎么着就怎么着。这个时候,本着我们的智慧,就能观察到生命的“一如性”,观察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后,体会到生命的轮转——众生由于业力的牵引导致生命的轮转痛苦不堪,慈悲心自然而然升起了。原来,我跟这一切是不二的,助他既是助己,助己也是助他,约束自己就是帮助他人,那么,戒、定、慧,一念之间就可以完成,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