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我看待学看待
标签:
父母律动别人年华 |
梓林分享(40/2015)
《看待我看待学看待》
幸福不是求来的,而是用做去换来的。中国人“以孝治国”的智慧,表现在具体的生活中,其实就是修对父母的态度,即接受父母与自己的不同,并享受父母因自己而得到的喜悦。
北大公益讲座进入第三阶的课程,其实就是创造一个环境,通过别人来看到自己,从别人的对待中学习如何对待,让大家来感动大家。
律动的年华(中)
——看待我看待学看待
文:唐岚
三阶课程由第一期的3堂课,丰富到现在的9堂课27课时,每个环节都根据学员和现场需求不断更新调整。这次桂林三阶10期课程中,朗诵环节首次要求每组必须是全员参与,而且是脱稿表演,这也是历届三阶课程中难度最高的一次。
石油度假村外有一个绿茵球场,所以早中晚课休期间,常常见到蓝色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手持红色的三阶课本,进行认真而紧张的排练,完全沉浸在共同创作的享受之中。
参加本次桂林三阶10期的志愿者,年龄跨度最大。最年轻的只有17岁,最年长的是来自北京的076号志愿者缪凤现学长,80岁。她是梓林学长的母亲。
现场表演时,他们组带来的是诗朗诵《假若自由明天来临》。全组7位女士,分成3个场景:两人眺望远方,等待浪子回头;两人席地而坐,低头浅吟沉思;两人扶着年迈的郭妈妈,做出遥遥期盼的姿态。他们独特的形体表达,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北大公益讲座《慧命之光》音乐剧的雏形。梓林学长曾经要求朗诵这首诗时要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位哭干了眼泪的母亲,正在向高墙内的儿子娓娓诉说……”
这一组真情完美的演出,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郭妈妈被组员们称为:“我们的宝贝!”
结业分享中,郭妈妈如此道来:“梓林担心我在北京家里闷,年后带我去参加了深圳的12场公益讲座,这次又带我来了桂
林参加一二三阶连开,真的好开心!虽然我80岁了,朗诵排练到10点,我也不觉得累。而且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因为有这么多志愿者关心我,喜欢我!
“我只想对大家讲一句话:全球的志愿者们,要带父母来三阶的会场,老人家一定会好开心!大家要记得:让父母来参加三阶,这是孝顺的好办法。”
这次最年轻的志愿者是来自济南,17岁的郭茜楠学长。她担心自己上台控制不住,特地提前扯了几张纸巾备用。果然,茜楠没讲几句话,就泪流满面。她真实地分享了与父母之间的发生:
“这次离开济南去北京的前一天,又跟父母生闷气了,走的时候,我都没有告诉父母。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为了什么和他们耍性子,这次我甚至都没有回家陪父亲过生日。今年6月我就要去美国留学,我知道以后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我曾经对母亲发狠话,口无遮拦地对我妈说:‘你有病’。说完之后,自己虽然后悔,但直到经历这次课程,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过分。前两天我给她去电话,说:‘妈,对不起!’我妈是个不太会表达的人,说:‘哎,就那样吧!’我这么对待父母,他们却从未责怪过我,还反过来安慰我,我心里就更加难过。
“从小我就生活在物质充裕的家庭,我要什么都是刷我妈的支付宝。我们这些上国际高中的同学,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所以互相攀比,欲望一个比一个强烈。我之所以愿意来北大公益讲座,就是希望可以遏制我的欲望,因为我看到它已经像个无底洞,在不断侵蚀着我。
“在我父母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子女无条件的付出,只是渴望得到孩子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拥抱,仅此而已,而我们却吝啬得做不到。
“很感谢父母在我出国前,把我送来北大公益讲座学习的这6个月。这里的环境让我成长,我学会了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