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港,53年过去…

标签:
房产防洪堤赣江朱元彰过去 |
(图片:朱港的春天)
公元1962年,我离开福建,随父母来到鄱阳湖的这片沼泽地一一朱港。据说这个地名与朱元彰曾经在此打过仗有关。那年,我才5岁。
5岁到16岁,我经历了童年到少年的成长,也见证一个劳改农场从无到有的发展。
1973年,16岁的我高中毕业,无校可上,无书可读,只好告别父母,离开这块土地,带着青春的梦和人生的迷惘,加入了“知青”的行列,踏上漫漫征途……
53年过去,这里已经进步为一座现代化的“赣江监狱”。
2015年3月13日,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过境迁,面目全非。历史的痕迹,越来越少,记忆中,那些足以让一个少年无比幸福快乐的场景,已经完全找不到地理的座标……
最令人惆怅的是:昔日防洪堤坝外宽阔的赣江,已经被泥沙堆积的江心洲从中分隔,眼前只见到一条小河。
98年洪水之后,花巨资修建的水泥防洪坝,因三峡截流,一直没有发挥过作用,伴着时间不知去哪儿了,滔滔赣江水也不知哪儿去了?防洪已经成为历史,防洪堤也只是证明曾经这里需要防洪。
田里没有红花,红花草或许已经被化肥取代,一如农田已经承包给邻近的农民,服刑人员已经收到监区做加工业。只是防洪堤内侧和几片旱地里的油菜花,一如几十年前的模样,开得金灿灿,乐悠悠……
现代化的钓鱼杆,已经钓不到曾经用小竹杆换来的喜悦,因为没有鱼吃钩。两小时之后,只好向渔民买了两条鱼,免了空手而归。
黄昏的朱港,还是让人心怡:天高云淡,鸟语花香。房前屋后自留地里的各种时蔬,让人想到,退回农耕时代,食品真是安全;生活小区里开出一辆辆回南昌过周末的轿车,让人想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达,监狱不再是“关”警察的场所……
又看到了,曾经的夕阳在此西下;又闻到了,往日的春风在田野里荡漾。
53年,已经过去,梦起的地方,总会勾起新的梦。轮回,轮回,轮或可以,回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