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梓林
北京梓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93
  • 关注人气:1,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他,需要智慧

(2015-01-12 15:35:38)
标签:

别人

德兰修女

自己

无名小卒

乌托邦

梓林分享(6/2015)


利他,需要智慧


“让平民百姓去奉献,去利他,去助人为乐、甘愿付出,基本可以定义为乌托邦。”听到这样的话,或许你会惊呀!怎么会这样说话呢?


其实,细细咀嚼这句话,其要害是:主语是谁?如果提出“让”的人,自己不奉献,而是让百姓奉献,并接受百姓的奉献;让别人付出,自己只是接受付出。果然是这样,效果如何?有目共睹。


“利他”,可以是对别人的要求,也可以是一种自我的行为选择。


当要求别人利他时,可以是自己不做,一味要求别人去做,也可以是自己做到了,再去要求别人做到。


进一步说,如果是“自我行为选择的利他”,还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利他”是:你必须接受我的帮助,因为我是为你好;“消极的利他”是:一切随缘,钟不敲不响,来者不拒,往者不追。


保证“利他”行为能够持续进行,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自己去做到,叫内求;二是,即使自己做到了,也不要强加于人,叫放下自以为是。


所以,北大公益讲座的第一条理念只是“让每一个接受过我们服务的生命:光明圆融善”,讲的是搞定自己;而第二条理念是“用我们的做到,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还是自我要求;第三条理念是:“甘愿付出,享受付出,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自己”,说的是,“利他”与“利己”,在公益活动中,是一事同体的。志愿者在经历一次付出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善良和善良所带来的反应。这就是从别人身上,看到了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对于别人的意义,在同一时空中享受到了一种因人格伟大而受到的尊重,从而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更加坚定地走在利他的路上。


于是,如果有人说:利他是乌托邦。我们说:我们是在成就自己。如果有人说:利己不能成就人生。我们就说:我们在帮助别人。这便是儒家的中庸,佛家的中道,道家的无为而无可不为。


西方的思想体系又会生出什么样的智慧呢?


请看推荐文章:德兰修女《人生十大戒律》。全文都是在讲自己,外面没有别人;全部都是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去要求别人。




德兰修女《人生十大戒律》:


1.人都是毫无逻辑、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还是要爱他们。


2.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但还是要行善事。


3.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


4.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还是要行善事。


5.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


6.心胸最博大最宽广的人,可能会被心胸狭窄的人击倒.不管怎样,还是要志存高远。


7.人们喜欢无名小卒,却只追随大人物。但还是要为几个无名小卒而斗争。


8.你穷数年之功建设起来的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毁掉。但还是要建设。


9.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人。


10.当你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会被反咬一口。但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招谁惹谁
后一篇:让的智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