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益讲“做”
(2013-12-17 20:56:34)
推荐理由:北大公益讲座,是志愿者修行的道场。所以,讲座其实是"讲做":讲的
内容,都是有关回到工作和生活中,要去做的事情,此其一;讲课的过程,跟着讲座外出
服务的过程,分享会上真情实感的交流,慧至堂微信群的文字分享……都是在做,做给别人
看的同时,也是做给自己看,此其二;讲比较容易,也很有快感,讲完了,要"用我们的
做到,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就不容易了。讲,还是属于知的范畴,真正的
修,是从做开始的,不做,还是一场空。我们常常说:志愿者如果还请不动家里人和好朋
友,来到北大公益讲座的课堂,唯一的原因,是你还没有做到。推荐人没有做到,被推荐
人为什么要相信这个讲座对人有帮助呢?所以,志愿者的跟,最终还是落到要修理自己。
自己,修什么?北京135志愿者黄桦分享的短文:《没有任何一种品格是可以高枕无忧
的》,很深刻,也很浅显。
-----郭梓林推荐
没有任何一个品格是可以高枕无忧的
一个人清高,就更应该宽容,否则就容易变成孤傲。
一个人仁慈,就应该果断,否则就容易变成软弱。
一个人强大,就应该敬畏,否则就容易变成暴力。
一个人富有,就应该节俭,否则就容易养成奢靡。
一个人博学,就应该说话浅显,否则就容易生刁钻。
一个人尊贵,就应该谦卑,否则就容易生出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