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这篇散文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的志愿者林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读大三学生,今年
20岁。她用自己的做到证明了:跟随北大公益讲座,只有做到,才能得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她以自己的转变,也让父母开始变得更好。这是一个真实不虚的故事,这是一篇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一段美好的心路历程的美文。
一一郭梓林推荐
回“家”记
今天和岚姐(深圳010志愿者)吃饭时,爸爸突然来电话告诉我,他正在从老家回深圳的路上。他这样特地向我通报告"行踪”,让我即惊又喜。
突然发现,原来参加北大公益讲座之后,发生在我身上的改变,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我的爸爸妈妈。
以前弟弟转述过爸爸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也很难过。他说,“你姐打电话给我,就是要钱的。”真实情况,其实的确如此。而我很清楚,我是很爱很爱爸爸的,却不知道怎么说。去年听了北大公益讲座之后,偶尔也会给爸爸发信息,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改变应该是从今年的六月份开始。在庐山参加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第三阶《幸福是想出来的吗》的第一天夜晚,我第一次大哭着告诉爸爸,我爱他,记得那时爸爸还很害羞的说“知道了,知道了……”匆匆挂了电话(只要爸爸一害羞,就会飞快的挂电话)。那次以后,每天睡觉前,或是要考试了,甚至是在深圳监狱当北大公益讲座的志愿者做现场服务,都抽空给爸爸打个电话,报平安,说说话。
前不久,我刚从老家回到深圳,爸爸却出差去了广州,十几天没见,实在是好想念,但这次和以前藏着掖着不同了,每天都忍不住给父亲打一个电话,问他一切顺利吗,什么时候回来。结果爸爸又问我是不是没钱花了,我又忙说:爸爸,我是想念你了,女儿快开学了,快回来陪陪女儿!
今天和岚姐吃饭的时候,爸爸就来电话了,还略带点腼腆的,说他在回来路上,一会见!真让我高兴死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爸爸第一次主动电话告诉我他的行程,以前都以“大人的事,小孩别管”,搪塞我对他关心的问话,以至长大以后,我也不再敢向他问这类事情……
现在想起来,女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思念,父亲却以为女儿只有需要钱时,才给自己电话,是多么让人心痛的误会啊!而如今,我们常常“互诉衷肠”,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成为一对喜乐无穷的父女。更凑巧的是,爸爸的电话才刚挂上,妈妈的电话又打来了,这不禁让我想起昨晚与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http://img.itc.cn/photo/j03Hsiysu3f
075志愿者 林彤 与其妈妈合照
我们家开了一个酒楼,平时爸爸妈妈都要工作到十一二点才结束,我和弟弟都是在店里吃过晚饭就走的。昨天吃过饭,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妈妈略有些不舍的眼神(这是妈妈在我面前第一次流露这样的神情!),突然心里酸酸的,于是我就装作还有些事情要说的样子,坐下来了(原来我也会“装模作样”)。后来,妈妈说要教她把手机里的照片分类存放,就从边上那张沙发移过来,我们娘俩坐在了一起,在我的记忆中,这是自我初中以后,第一次和妈妈挨着坐,并坐得这么近,近到我都能闻到妈妈身上的味道,那是沐浴露的香味混着还略有些酸酸的汗味。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和妈妈坐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妈妈的味道…… 以前好严肃的妈妈,居然在用手指点击手机屏幕选择照片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发出了“啾,啾,啾”的声音,笑的花儿似的,眼神好纯真,好感人!这才发现,原来家里的“萌主”是母上大人!
突然想起,妈妈曾经对好友说:我女儿只会抱着奶奶睡觉,什么时候抱着妈妈睡觉?想起7月在比亚迪听北大公益讲座第一阶《从生命到慧命》时的情景,中场休息时,妈妈满脸泪水。
这几个月来,妈妈笑的越来越多,而我也越来越“敢”和妈妈分享的自己的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贯严厉的妈妈,变成了会在我面前流露温柔、流露不舍得的妈妈(妈妈只要露出这个表情我就一定会乖乖的放下手机陪她说话了)。现在的妈妈,已变成了会用台风当借口,和爸爸一起回到老家并愿意多待一天陪奶奶的妈妈。以前的妈妈,老是要说,“难道我生意不要做啊!”家里的员工都有些疑惑,以前我们这对母女,一见面就会吵架,现在居然玩得这么开心。
曾经,我特别羡慕别人家融洽的母女关系,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我就获得了。我甚至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切像是有魔力一般!
前段时间,还因为缺席深圳两次志愿者分享会,好难过得啦,专修班也没好好跟,觉得自己“充的电”都快用完了,像断线的风筝,找不到家,暴躁的都发了两次脾气。但是老天爷一定是爱我的,在我开学前两天,在岚姐的带领下,不仅吃到了好吃的素菜(确实很好吃,明天准备把家人都带过去吃饭),把胃给安抚好了,还给精神充好了电,高高兴兴上学去,相信这么好的状态家人也一定会很放心。
蓝色的家人们,彤妹妹到南昌给大伙儿找道场去啦!期待小伙伴们南昌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