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itc.cn/photo/orWSLry6XM2
带着向往,在“呀诺达”雨林的深情拥抱中与学长们度过了美好的六天。之前就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到了才发现,“呀诺达”就是一盒充满着意外惊喜的巧克力,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感动。回来几天,打招呼的时候都不自觉的举起右手比一个“耶”的手势。很开心也很幸福的发现,这一份来自三亚雨林的祝福,可以带在身上,还可以转赠给更多的人。
7月25号,庞坤学长和我7点多就赶到了深圳机场,但由于三亚暴雨不断,天气恶劣,飞机飞到三亚又折返迫降海口,我们等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接到复飞的通知,最终决定放弃等待,用了两个多小时将四个行李从几百件行李中提取出来,坐高铁前往三亚,一心向往着早点与已经到达呀诺达的老师和学长们汇合。
拎着两箱超重的四十公斤行李上车下车,那全是为呀诺达定制的三阶课本,庞坤学长手都勒红了,却毫无怨言地享受着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让我碰一下,和他一起,旅途充满欢笑,奔波化作满满一天活动的课堂。在我的“严格监督”下,庞坤学长在高铁车厢内,旁若无人地背起了《我是一条小河》,次数高达20多遍,引得后座的小妹妹忍不住一直趴在椅背上听......最终我们在晚上9点多,见到了郭老师和志愿者团队,还有呀诺达的张总,呀诺达的接待人员从机场转到高铁站,一直护送着我走进大家的视野,看到这些付出的人,我心里升起莫名地感动,折腾了14个小时的疲惫一扫而光。
更没想到,旅途是流动课堂,宿舍却成为我突破自我的另一个教室。这次幸运地和于利、唐岚、文慧三位学长住一间房,将原本的两张床拼在了一起,我睡在中间,于利学长抢着去睡那张小行军床。6天5夜的朝夕相处,让我看到了
“大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的,而这一次却意外地给我打开了一道新的慧命之门——锻造出“两用声音”。
第一天晚上,我们就被唐岚学长"邀请"挨个练习朗诵,于利学长穿着橙红色的睡袍,声情并茂并且手舞足蹈,享受着《我是一条小河》,还虚心地接受我们的“卓越”,说:“是的,是的,我知道哪儿出错了,可是我不能停下来吖!”我们给她起了个爱称“于妈”
。我在想,我妈在这个年纪,如果好像于妈这么自在,该有多棒啊!
当文慧学长朗诵《灵魂的求诉》时,我们都听出了一丝“咬牙切齿“的感觉,她坦白地说:“这是读给我老公听的,我自己可不是这样的,下次让你们听听,我读给自己的版本!”文慧姐姐的普通话好标准,好清晰,很动听!
当轮到我朗诵时,我有点战战兢兢,我知道岚姐为什么让我读,因为从小我就有“娃娃音”,说话吐词不清,很多时候都是说着说着别人就不知道我在讲什么了。我自己也明白这个问题,其实,这样的发音有时的确会让人产生误会,我妈时不时还为这个生我气,但是,我是从来没有开始去矫正这个“缺陷”,一任她陪伴我走到了22岁,没想到,到达呀诺达的第一个晚上,就要面对了。http://img.itc.cn/photo/orWSuPNqXwj
第二天晚上,因为呀诺达山上的房间紧张,我们完成课程后,行李都没拿,直接从山下去了另一家酒店,还是我们四人同房。岚姐和于妈在里间,我们两个被召唤进去,一坐下,我就感觉又要被“卓越”了。果然,岚姐让于妈“讲故事”给我听,于妈借用朋友的话问我:“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地说话呢?”于是,我开始讲起我的童年,我的过往,我曾经在学校里面,被人称为“志玲姐姐”。一下子,岚姐的眼睛亮了,问:“为什么,你学一段来给我们听听,像不像?”
我红着脸,开始学,大家开始笑成一团,岚姐提议我们来“整蛊”一下感冒中的郭老师,于是用她的微信,我说:“亲爱的郭老师,您好!我是志玲,听说您感冒了,超级担心的,现在特地从台湾发来问候,您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啊,加油加油加油!”等我一口气说完,看到于妈和岚姐用被子蒙着头,在床上翻滚,笑得都快透不过气来了。
更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十分钟,郭老师回信了,他平淡地说:“唐岚,这个人我认识吗?你怎么能转发她的声音呢?她说她在台湾,她和你在一起?有点奇怪!”这下轮到我们傻眼了,可能郭老师年纪大了,不知道林志玲是谁吧?怎么不知道这是林彤呢?我和文慧挤在一起窃窃私语到了半夜,其实这次又让我们见识了郭老师除了会变魔术以外,还有「将计就计」的另一种幽默,我们反被"整盅"了,他在那儿偷着乐呢!
这天晚上的12位志愿者的大迁徙,让我们见识到了呀诺达军事化管理的庐山一角。唐岚学长接到相关的通知后,在晚餐时就征求大家的意见,集体同意晚上10点下课后,不再上山,直接去山下的酒店,因为上下跑一趟,至少有30分钟的车程,我们都希望抓紧时间休息。可是12个人的行李要让呀诺达的工作人员收拾,打包,全部移到郭老师的客厅里。我们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晒在外面的内衣怎么办?放在老师的客厅里,还有男生的行李,多不好意思了,岚姐一个劲地安慰:“我也不知道啊,应该没有关系吧。明早一上山,先由女生进屋整理!”
第二天早上,7点多我们就回到住所,待我们进屋一看,不得不佩服,他们是将三个房间的物品清晰明白地堆成三块,还用明黄色的网绳盖住。用各种大小的塑料袋,将房间里不同地方的物品分别收纳了,包括我们担心的物件,全都安然无恙,丝毫没有造成难堪。更周到的是,我们回到原先的房间内,他们居然将我们的床恢复到我们拼在一起的模样,连张总都一直向我们道歉,说招呼不周,这样的服务,真的让我们这些来服务的志愿者们惭愧。
其实这一次8堂课,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享受,特别是在第三阶课程《幸福是想出来的吗》中。开课前已经为自己要承担组长一位忐忑不安,紧张得晚上都睡不好,怕没有组员,怕怯场,怕做不好,怕自己年纪太小,不知道如何说话,如何去承担。甚至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头疼不已,因为感觉我们这个第七组:"雨林精灵之家",好像都躲在雨林中,没启动呐,却没想到,后来,他们给了我这么多的惊喜!
居然,在“呀诺达”有一位和我同名的男生,他是“林童”,我是“林彤”。在“呀诺达”上千位员工中,“林童”来到了第三阶课程,还主动进到了我的小组。最意外的是,他告诉我,他曾梦到过我,头发长长的,醒来还和妻子说了这个故事。http://img.itc.cn/photo/orWNecOEFyA
(左边:林彤,右边:林童)
我突然间觉得这么一路走来,老天爷真的在路边放了好多的礼物,让这么多平凡的瞬间,变成隽刻的回忆,而这一切,又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最感动的是,“林童”学长对妻儿的一片深情,一开始,他就说:“我有老婆和孩子,只要他们幸福,我就幸福!”;分享会上,主持人调侃我们是“金童玉女”时,他立即认真地澄清,说:“我可是有老婆孩子的人。”让人又感动,又好笑,我私心很希望自己以后也会遇上牢牢记住自己是有老婆孩子的男人,也深深的祝福他,生活幸福,美满。
因为我们组里有好几位是拓展训练部的教练,有些“凶的样子”让我一开始就在心里打了退堂鼓,却没有想到,随着课程的深入,是他们打开了我,第一次让我鼓起自己的勇气去鼓励别人,第一次让我站到大家面前去为自己的组员“谋福利”。
当我们全组上台表演结束时,被主持人岚姐拦下了,现场让我给呀诺达和志愿者们带来遥远的问候,我一下子懵了,脸通红,我知道岚姐是指什么,可是我哪里想过要当着上百人的现场“玩”这个呢?可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我让自己定下来,终于来了一次“志玲姐姐真人秀”,没有想到,小伙伴们惊呆了,全场掌声热烈。在后来的结业分享中,我居然可以在台上,将自己比作志玲姐姐和大家开玩笑啦!
课程结束以后,真还有人过来对我说:“志玲姐姐,下次还要来哦!”
好感谢,我相信,这次我真的被打开了,我找回了应有的自信。从小带来的“娃娃音”,原来可以成为我的另一张名片,模仿下“志玲姐姐”,给大家暖暖场,关键时候还能"卖萌"求助,而不是一直自卑自己不能好好说话,拿自己没有办法;我一定好好练习朗诵,用心读每一个字,争取在一年内,在课程中能承担一个朗诵环节,这可是我对郭老师和所有志愿者的承诺,我知道对我不容易,但是我一定要让自己做到!
这次还有一个特别的发生,就是我给自己“找事”,自荐跟隋旸泽学长学习关灯,希望在北大公益讲座中承担一些工作,就让自己从最轻松的关灯开始,原来一点也不简单!不但课前要做好准备,熟悉课程内容,还要做到“认真听课,却不能太认真听课”,因为来了我这个"坑队友"的,把隋旸也坑的够呛,不是晚关灯就是提前开灯,出现一点点变化就懵了,摇控器不灵,我就傻到停在那儿,还是等隋旸出来补救……在隋旸身上,我也学到很多,特别是“一切是自己”,我犯的错误,都是隋旸在补救和承担,真心感激,暗暗的以隋旸为榜样。内心中,我经常觉得别人做得好,却没有去想,别人为什么做得好,自己需要怎样做才能也“做得好”?很多时候想的很浅,很薄,自己知道有问题却从不改进,不愿意逼自己一把,再往前走一步。在跟随公益讲座中,我渐渐找到了方向与力量!
这次从三亚回到深圳以后,我和周围的关系都好了很多,几个月没见面的奶奶说:“总觉得你这次回来变了好多,说不出是哪里,看着就欢喜。”其实,以前家里两个表弟都不爱理我的,这次回家乡相处了几天,终于用心来陪伴他们,奶奶看着都好开心,这大概是我小表弟出生后我们第一次玩在一起,原来「真诚就是全部都在」!
其实想想,与人坦然沟通也不是那么难,一直在犹豫的其实是自己。只要把自己当做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别人到底要什么,真心为别人考虑。我总是因为害怕出错而不行动,之前的我遇到事情不愿意主动争取,就算是心里想什么也不会轻易的表达,这一次和组员做到的沟通,小小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回来和亲人的相处明显好转。其实,组员也好,父母、兄弟姐妹也好,都是自己,让自己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为他们服务,就好!
对“雨林精灵之家”的家人们来说,我并不是最好的组长,但对我来说,他们是最好的组员。很感恩,在“呀诺达”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这样美好的发生。突然心里充满了惭愧,深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加倍努力的学习,成长,同时,希望可以再到“呀诺达”,再感受“呀诺达”人的气息,希望在下一次再来到这里的时候,会是更好的自己,更加充分燃烧的生命!
志愿者的出行,每次都不一样,在服务中,在与学长们的相处中,我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我深深地爱上这些“绿色精灵们”,更爱我们这群蓝色----传递爱的使者们!
http://img.itc.cn/photo/jronwiK64b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