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而发

(2012-10-17 18:26:48)
标签:

杂谈

 

有感而发

 

 ——北大公益讲座大连行感想

 

北京志愿者 刘术娟

 

  2012年10月12日至14日,我作为北大公益讲座北京志愿者,去大连参加了四场公益讲座。三天的学习和生活,使我的生命接受了一次洗礼,有种凤凰涅磐的感觉。情到深处,不禁潸然泪下,几度无法控制。自己生命中的彷徨、挣扎、无奈……许许多多纠结和困惑,都在这次两场一阶《从生命到慧命》、两场二阶《光明·圆融·善》,和一场分享会中找到了答案。

  面对浩渺的宇宙,人类何其渺小,渺小到一粒尘埃。通过讲座,懂得了“谦卑”的真正内涵,用我们的做到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这句志愿者誓言,曾经我是在背诵,三场讲座下来后,我开始发自内心的在做,愿意为了别人的快乐去做。在广发银行的专场上,曾经有一位老者在第三场开场前问我:“你们有收入吗?”我回答:“吃住行一般当地会管,也曾遇到过连一瓶矿泉水都没有提供的时候,但我们坚定的走过了113场。”老人伸出了大拇指, 6个小时的讲座中间没有离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很高兴是我们的“做到”让他有了一种信念,更高兴我们小小的付出就能换来别人那么多的尊重。曾几何时,我认为有了比别人多的资本,而渐渐迷失了自己,忘了本该有的谦卑。妹妹曾经戏言:给你个支点,你会把地球撬动。我当时在想:我就是比你强,不然你怎么会来找我帮忙?自大充斥了我的整个脑子,以致我的至亲都不敢接近我。妈妈在给我打电话时总要酝酿好久,原因只是我在接起电话时说的第一句话:“有事吧?您赶紧说,我正忙着。”每每听到这句话,妈妈总是说:“没什么事,就是你回来时,要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给你炖些东西带走……”听完《从生命到慧命》,我深深地自责,不要说宇宙,就看看我身边的这些志愿者,我都是那么的渺小,照大连的那位老人所说的,老师那么大的学问,又有自己的实业,对人和讲课的态度却总是那么谦卑。从老师和志愿者身上,我懂得了该怎么去做人——放下名,放下利,放下自以为是。老师曾经说,有两件事不能等待:一是尽孝,二是行善,我连母亲的牵挂都不能满足,何谈孝。以前我总是想:等我退休了,好好陪着父母。孰不知,有些事情不能等待,是呀!人生就是单向的,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再重来,活在当下,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是的,生命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珍惜,回顾我以前的路,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为了一个个职称,不停的学习,为了与日俱增的财富,不停的奋斗,脚总是放在油门上,永不停歇……放过了沿途的风景,错过了思考的时间,不懂得“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开始”。的确,生命就是部汽车,你不懂得保养,寿命就会缩短,匀速的运动比不停地加速度更经济。是呀,我忙碌中所做的一切,有哪件事是我爸妈所期望的?是我另一半所期待的?是我孩子所期盼的呢?配乐诗朗诵《灵魂的求诉》中的每一句话,仿佛都是对我的生命现状的描述,在自以为是的不断的追求进取中,我逐步迷失了自我,所以烦恼才与日俱增。的确,生命是用来创造爱的,不是用来迷失的!停下来想一想,父母只期望我身体健康,另一半只期待我快乐,孩子只期盼我不眉头紧锁,这些小小的愿望,曾经都被不断膨胀的欲望所拒绝,以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是生命真正的要。连自己都不能快乐,何谈使别人快乐,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快乐,争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在 “高拷”中获得高分……

  我曾经为了孩子,不惜亲身尝试,去听新东方的讲座,替她清除前进路上的荆棘,以为这就是为她好,忽略了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通过讲座,知道了不应剥夺孩子选择生活的权利。“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呀,要想让孩子这一生活的精彩,活出自我价值,就应该让她学会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使生命之舟在激流中走得更远、更久。许许多多的事情曾困扰着我,比如孩子过于要强,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她考上理想的大学,面对她的焦虑,我曾经无从下手,我曾鼓励她,说你是妈妈心中最棒的,经历了一次次的考试不如意,女儿无奈的对我说,妈妈我只是你心中最棒的……通过这次讲座,我找到了解决女儿问题的良药,老师的那句话“但凡你想要的,只要你努力了,如果上帝还不肯给你,那是因为后面有个更大的在等着你。”我相信:这句话将会做为我女儿的座右铭,让她受益终生。

  我是今年五月从国有企业转到民营企业的,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我能行。

  可通过北大公益讲座,使我转变了,让我知道了我为什么要来到这家企业,冥冥之中有个东西在牵引着我,我所做的,不能尽是为了证明自己。这次大连之行,我深刻理解了“甘愿付出,享受付出,帮助他人其实是成就自己”这句话的内涵。对,牛不犁田,长着力气干什么?如果过去没有什么问题,我怎么又会得到这个机会呢?就像阶《光明·圆融·善》课程中说的:“一切都不好,会心一笑——我来了”。在听讲座之前,我心里有很多的负担,许多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说,该不该做,因为是私企,怕触动相关人,现在我明白了,我在为谁而做,我该怎么做,对企业负责,对领导负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前认为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现在我应该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带好自己的团队,坚信自己的团队是最好的团队,什么帅带出什么样的兵,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就说明我没有带好。以前看问题比较片面,认为非对即错,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第《光明·圆融·善》课程中那段《旋转的人体》的视频,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不同的思维导致不同的结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包容和帮助别人才能互相进步。二是要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周边的人,以前做事情喜形于色,看到别人不高兴了,自己马上就会更不高兴,没有从对方出发,考虑对方为什么不高兴,怎么才能让别人高兴起来。“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自己”。以后的工作,我会让自己的团队在愉悦中去工作,共同进退,这样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光明—圆融—善。如果人总是生活在黑暗里,就会处处不如意,徒增烦恼,不仅自己不快乐,而且坏的情绪也会传染给身边的人。“让每一个接受过我们服务过的生命光明·圆融·善”,只要我们以光明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它回馈给我们的也一定是光明。圆融就是团队精神,圆能达到面积、体积、利益、效益等等最大化。过于棱角分明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发展,就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不能把别人融合进来。只要心存一份善心,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并把这个善真正做到上善若水,做到止于至善,凡是有个度,做到刚刚好,那么,我们无论家庭还是工作都会做到更好。

  过去,我只知道,做人要感恩。但课程中老师说:“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感谢三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监督。”这彻底颠覆了我对恩人的理解,恩人中还包括小人?以前我对小人恨之入骨,嗤之以鼻。通过讲座,使我明白了小人是在用他一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监督我,鞭策我,成就我,我终于释怀了。在此次讲座中,我对“慧”字没有完全理解,期盼着下次能够解惑。

  通过此次大连之行,我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行善人,我从康妮老师和于利老师真挚的话语中,感受到了真诚和相互信任,康妮老师能为陌生人的烦恼而担忧,肯揭开自己的伤痛来开导别人,真正证明了说到做到。我的灯芯被点燃了。我知道了:我是一支有灯芯的蜡烛。北大公益讲座这束光,将照亮我未来漫漫的人生之路。

 

                                       2012年10月16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