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道外纪:李榕故里

(2025-03-14 22:02:31)
分类: 绵州驿道

上潼人是对李榕有深入研究的人,2019年2月16日,他带沙爷和我到了剑阁县下寺镇翰林社区(友于村)李榕故里,过友于庄,访翰林故居,瞻翰林手迹。

(一)李榕祖父墓碑

碑由底座、碑板、夹石、顶盖组成,无抱鼓无对联。云:

皇清诰赠通奉大夫显考李公讳若梁任斋府君之墓

男:时泰,甘肃镇番营把总;时荣,乙酉科/举人,历任广东定安、龙门、阳春、吴川县/知县;时清,从九品。

孙:榕,翰林院庶/吉士,湖南布政使;朴,岁贡生,候选教/谕;柄,廪生,候选训导;杭,岁贡生;栻,增生;栩,附生;枰,增生。/

增孙:碩,附生;穎,增生;預、顗、類、顏、頲、湏、顧、願、頫、顆。/元孙:谨、志、询、谭、诘。

大清光绪十二年岁在丙戌仲夏月吉日立石

(二)李榕墓碑

碑宽0.9,高1.8米。上三分之一处横向断裂,重拼重立。碑云:

皇清诰授通奉大夫湖南布政使翰林院庶吉士显考李公讳榕申夫府君之墓

弟:朴,岁贡生,候选教谕;柄,廪生,候选训导;栩,附生。

堂弟:杭,岁贡生,候选教谕;栻,增生;枰,增生。

男:颖,增生;预;頲,附生。孙:谏。

侄:硕,附生;顗;顏;湏;顆。侄孙:谨;诲;询。

堂侄:類;顧;願;頫。堂侄孙:谭;诱。

大清光绪十七年岁在辛卯四月初十日立石

(三)李榕《曾祖王父李府君始迁何马沟事状》碑

碑横长方形,长2.31,高1.02米,厚7厘米。碑刻从右至左分三层排列,上层、中层排列6方,下层排列5方。每一方前面有编号,合计17方。方内8列,满列7字,楷书,字径3厘米。合计154945字。碑文记述了李榕的家史和迁河马沟事。系光绪八年李榕书,赵兴昌刻石。此碑为研究李榕家史及其书法艺术提供了及其珍贵的实物资料。2013年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云:

特赏貤赠中议大/夫、曾祖王父李/府君始迁何马/沟事状/

曾祖王父讳苇,农家/无字,生六子。先世/居州东南乡之大原山下,其地墝埆,/

无河渠,弥望皆童/山。艰于樵采,而富/人习以赀敛贫人/息,虽负豪末,不惜/金钱啖官吏,责偿/贫人,益事之。/曾王父居恒不得/志,既丧偶,又食指/

众,所业常不赡。乃/都其田庐为一券,/择日具酒食,招妹/夫聂某,觞两兄于堂,而以券属之曰:弟行出外谋生活,/庐则两兄居之,田/则两兄耕之,不计/

年,不给直。弟以何/年归,庐返田还,终/不归,勿问也。券尾/署聂名。如约,乃遣/四子之有妇者,往/依外舅家,佃田自/食,而挈二少子以/行。五伯祖、祖父/

年十七八以来,皆长身壮伟,随曾/王父走州之旁邑。/父为人织绸布,子/为人佣田功,或月/一聚,或数月一聚。/得佣钱,则置酒布,/墟市,买贱卖贵。/

然亦不久置也,往/来绵、梓、龙三州且/十年。曾王父年/六十余,不能织,思/得善地为久居,所/历无当意者,最后/适州东北下寺场/之何马沟。距清水//

江里许,小溪旁汇,/四山多橡木,居人/伐木生耳,如蒸芝/菌,利十倍禾稼。荒/地得不辟,而山下/田灌溪水,旁产薯/芋、笋蕨,蔬果益肥/茂,河鱼四时不绝/

于市。曾王父则/大喜,出橐金佃张/氏田,结茅屋,为两/子娶妇。而是时,两曾伯祖相继殁,/其子若孙稔知/曾王父不归,而虑/所据之田庐,名不/

正,因改书前券为/卖契,投税于官。聂/某适为户吏,见契,/讶其不与闻,以书/来问故。时盛暑,/曾王父出月下,卧/短足几为从容。/两祖发书,遽大怒。/

裂眦张拳,有声叱:/怪事,我岂卖田者?/明日促归,相见无/他词,但有斗耳!/曾王父曰:止!儿胡/为此言?方我之出/也,我岂不能售田/庐资若辈哉?所以/

十一

属两兄者,先人坟/墓在兹,我终不以/田庐之直而轻弃/故里!今天相我以托足之所,流泉茂/林,阴阳有宅,足以/长子孙。为今计,殆/不可归,归必失兄/

十二

弟和。且田庐与兄/弟孰重?我终不使/若辈以田庐之故/而失两世兄弟和。/乃慢声长言:留得/金山银山在,只要/儿孙斧斩快。此二/语不知为曾王//

十三

父意造,为当时里/谚也。两祖年壮,/气不能平,听良久,/良久垂手立,怡然/惟命。因倩人报聂/书,诚有是事,宜印/契如例。曾王父/殁年七十余,遗命/

十四

归葬大原山下祖/茔,是为乾隆壬子。/又三十四年,道光/乙酉,孙时荣举于/乡,终广东吴川县/令。又二十七年,咸/丰壬子,曾孙榕成/进士,改翰林院庶

十五

吉士。又十一年,同/治癸亥,洪杨之乱,/榕以浙江盐运使/统兵,从湘乡曾/相国东征金陵,以/战青阳功,/特赏貤赠曾王父/为中议大夫,曾王/

十六

母左氏为太淑人。/既解兵柄,历任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罢归,今年冬,/将有事于祖茔,因/书始迁何马沟之/由,勒石以昭示后/人。盖曾王父殁/

十七

九十一年矣,何、马两姓近式微,沟名/渐隐,今改为友于/庄云。光绪壬午,曾/孙榕谨状,并书。/

赵兴昌刻字

(四)友于庄

系横式摩崖,长1.7,高0.56米,平底双钩“友于庄”三字,字宽0.54,高0.43米。款:“光绪戊寅禅春/六容书”

(五)民国语录碑

“友于庄”摩崖近侧小沟上作桥板,覆面朝下,未识全貌,有“田颂尧伙同刘湘”“出卖四川”“打倒卖国贼田颂尧”“田颂尧火烧王”“家穷人房屋”“打倒杀人放火”等句。

(六)剑州下寺场江神庙记

碑原在下寺场江神庙,后移至文化站。竖长方形,宽0.94,高1.4米,厚10厘米。行书,凡16列,满列26字,字径4厘米。碑云:

剑州下寺场江神庙记

州东北乡清水之北有寺曰下寺,其水南有市曰下寺场。寺不知/建于何时,佛前有铁罄,文曰“明万历八年铸”。而文昌神肖木像,/背有“正德三年”刻字,其可据者如此。寺前楹供水神,像亦木刻也。/乾隆壬寅夏,江水涨至寺门,前楹坏。癸卯,市人于寺西立三楹,迁/神像其中。寺立石碣,词鄙俚,字如酒肉簿,即所谓镇江王爷庙也。/水神不应有像,然余尝历江汉,上下七八千里,水侧皆有神庙,像/以执斧降龙,称之王爷。有谓七岁神童,九江得道者,其说至无稽。/天下场市村野庙祀之神,大抵皆医卜巫觋、塑泥雕木之匠,援于/稗说优剧者之所为。然不如此,则不足以震骇耳目,昭示灵怪。/文昌神尚有像,而况水神哉?今年夏,市人重新兹庙,嘱余记其事,/因略考下寺之缘起与兹庙毁迁之由,而正其名曰“江神庙”。《礼》有之:四渎视诸侯。而成都有江渎庙,俗称非无因,然不/曰侯伯,而曰王者,从其尊也。余则安能违亿万人之口,而不从众/称哉?首事人姓名及功德钱数,别具木揭,兹不具载。光绪癸未六/月,前翰林院庶吉士、湖南布政使、历任李榕记并书。赵兴昌刻字。

(七)李榕:共登青云梯

何勇介绍,原刻在下寺场湖广会馆,现不知所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