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戴
李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995
  • 关注人气:2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罐复仙观字库

(2022-07-26 19:35:50)
分类: 古建拾珠

复仙观字库,又称毛罐寺字库塔,在盐亭县富驿镇极庵村毛罐寺前。坐北向南,是六边五层空腹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边长1.1米,高8。第一层棱角设抱鼓石狮,以上各层均为蟠龙柱。各层叠涩出檐,六角屋面,带飞翼。第二层设化纸炉,墙面镶嵌陶质字板,言蒲泽忠,字世贞,在复仙观开馆课徒,有前任馆师李文轩的学生范继彩、庞玉钟等肄业于此,二人为劝化乡邻敬惜字纸,特鸠众凑成惜字会,于同治十三年建成字库一座。

该塔序深植于龙马负图、仓颉造字以来的传统文化之中,表现出浓郁的敬惜字纸,敬畏文化之情,人文情怀厚重,特释读如下:

粤稽龙马启图书之秘,史皇为文字之师。龟文鸟迹,泄天/地之精灵;竹简韦编,立古今之书契。遂使六书以备,八法/俱成,文运鸿开,文风丕显。发圣贤之蕴,续道德之传,纪君/相之明良,记臣子之忠孝。不惟卿士大夫,藉文章而致荣/显;即至农工商贾,凭字籍以免差讹。其用至大,其功至神。/譬犹布帛菽粟之历古今而共珍,河岳日星之丽乾坤而/莫比。以故图书肇画,蝌蚪成形。苍天粟雨,原郑重于云章;/元夜鬼啼,惊漏泄乎宝翰。诚哉,通神明之德;允矣,类万物/之情。诚宜人人敬若神明,字字珍同金玉矣。乃故纸飘零,/随落花之草草;遗珠历乱,怜残墨之星星。即有拾者,久贮/残筐;或亦收焉,随遗坏壁。依然郑草飘阶,江花委土。或饱/蠧鱼之三食,或供鼷鼠之一餐。推其故,虽由少惜字之人;/溯其原,实为无藏经之库耳。此儒者关心,不忍听之风雨;/岂吾徒属目,可凭过若云烟也乎。

昔李文轩师之馆此也,/范君继彩、庞君玉钟,同窗肄业,共学论文,目击污秽之情,//心存敬惜之意。爰合同人共成一会,权历年之子母,建数/丈之浮屠。残篇断简,也同宛委之藏;善士仁人,罔费瑶华/之载。为善不资于货利,积功岂苦于艰难。送遗文而入库,/只需顷刻之劳;爇烈焰以成灰,免受诸般之秽。片文皆惜,/只字无遗,庶几返旃檀于委/灰之中,拔莲华于淤泥之内。/铸横财卅六炉,何如此宝;埋秃笔十八瓮,莫比其功。积久/而河山色壮,转变而奎璧联/辉。从此占阴德之星,食文章之报。倒三峡之词源,名登金榜;扫千人之笔阵,晏享琼林。

馆人孟山世贞氏蒲泽忠熏沐敬撰并书

惜字会姓名开列于左:

督工:范锡乾男上升,范上宾字西堂男道纯,国学刘清晏号安溪男正学。

经理:范锡凤男上保,//范锡元孙道福,蒲金秀字三川男绍武,范锡龙男上九,范锡文男上元上品。经理:范应林字春田男正尧,范上文男道理,范上武,李万德字滋容男子成,范上选男道粹,李元春男万兴,范上重字青云,范继彩字江南弟乙朝,范上弼男道文。

施赀姓名:圆田仑字塔会捐钱乙千文。范友才、范上顶各捐钱八百文。范承银一千二百。范锡亭一千。范锡兴、范上达、范上进、范上怀、范文奎、堪舆何玄峰、蒲泽忠、李囗祥、李万宝、刘学芳各捐钱八百文。窑主刘如照一千。庞友奇八百。范中福、范中喜、范中宝、范中贵、范中富、范锡华、范上志、庞元武、庞元仲、庞春燕、刘举强、窑主刘举忠、范上明、范上珍、范应文、范应明、范应白、范上明、范上恬各捐钱四百文。//

复仙观王爷会捐钱四千文,老圣会捐钱五千文,新圣会捐钱五千文,文昌二会共钱二千文,武圣会捐钱三千文,三霄会捐钱一千文。

范友兴、范友全、范友才、范友闰、范应朝、范应太、范应选、范应珍、范友仁、范上宇、范上玩、范文良、范正洪、范正友、范正理、范正和、范正元、范正周、范道通、范道全、范道志、范道乾、蒲泽林、庞玉玺以上各捐四百。

窑师陈在朝

石为根底瓦为巅,倚庙巍然跨复仙。绝肖丹梯平起地,何殊彩笔直参天。人道山外惊虹落,鸟出林间讶箭穿。百尺亭高扶不住,夕阳影倒卧溪泉。文生邓清流题。

圣贤遗字藏经同,珍重将来付此中。劫火非由秦氏惨,飘风不怨楚王雄。孟尝市义灰飞白,老妪闻香影射红。寄语环邻当共惜,文昌定与奇功。竹居何自珍题。

自古文章宝运开,元精耿耿贯三才。天犹雨粟知珍重,圣亦传薪赖取材。各有灵根休剪伐,同将慧业好栽培。仙梯咫尺伊谁接,早向人间惜字来

指引云梯得路趋,山房何幸有浮屠。琅函玉笈同珍重,断简残篇免秽污。惜字果然为善士,尊经端的在醇儒。灵根种就遗孙子,丹桂联芳更五株。蒲泽忠再跋。

大清同治十三年岁在甲戌某月某日谷旦

 

复仙观字库在盐亭县富驿镇花林太极庵村,属于盐亭县和南部县交界地带,在1953年之前是南部辖地。太极庵即太极宫,道光《南部县志》载:“太极宫,在县西百五十里。

蒲锦屏女士介绍,太极宫旧址在毛罐四合院,已拆。撰序的蒲泽忠,是自己的高祖父,是清风阁始祖蒲宗孟的后裔。蒲宗孟的远祖蒲蒙,是蒲国宝的孙子,唐末时避黄巢之乱,迁居利州青树坝。蒲蒙生蒲文,蒲文生蒲君锡,蒲君锡生蒲颖士,居阆州新井县(现属南部县宏观乡),进士,保宁府教谕。蒲颖士生蒲伸,蒲伸生蒲师道,蒲师道生蒲宗闵、蒲宗孟。

蒲宗孟,字传正,宋仁宗皇祐五年进士,尚书右丞,资政大学士。相传出生于南部老观场(即宏观场),晚年隐居于太极宫,家有清风阁,其族支因称清风阁蒲氏。清风阁蒲氏是川东北蒲姓中最大的支系,族人主要分布在今三台、盐亭、绵阳、西充、南充、南部、阆中、广元等地。

太极庵蒲氏在明朝就迁居于此了,并不是清初湖广填川的移民。有五房。蒲泽忠祖上从蒲宗孟的出生地老观场迁来,另外几房从丘垭迁来。

清风阁是蒲宗孟的积书之所,有铭:“寒可无衣,饥可无食,书不可一日失。”清风阁蒲氏秉承千年前先祖的教训,重视文化教育,敬惜字纸,所以在盐亭境内留下了几座与蒲氏有关的字库。

(李戴于202278日,安倍晋三遇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