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泉史迹】张、冯、贾氏
(2022-04-10 22:35:55)分类: 墓志铭 |
张家坝张氏
张氏聚居于鱼泉村8组(原健康村5组)尖包岭和卧牛山之间的张家坝和张家嘴。据张氏祠2008年《张氏祠光复碑序》、民国九年(1920)《张氏宗祠碑记》和民国二十九年(1940)《经单簿》,张氏原籍陕西省麻池县孝感乡东街,始祖张万仓,于康熙年间入川,插占于绵州东乡六里马鞍寺所属刘家殿侧近卧牛山张家坝。张万仓配秦氏、葛氏、黄氏,生六子。其中张有志配蒲氏、李氏,生张珍。张珍配冯氏、王氏,生张体和。张体和配潘氏,生张崇儒、张大儒、张元儒。继继承承,至今已传十四代。原立字派:万有珍体儒,孔道汝通明,永远振纲纪,世代荣言行。续订字派:光耀强中华,承先继隆昌,忠孝贤良茂,亿发衍春堂。值得注意的是,祠内有一方坛神碑,坛神及坛神榜常见,坛神碑不常见。
附1,张氏祠光复碑序
张氏祠堂建于大清康熙年间,系始祖张公万仓偕严太君,由陕西省麻池县孝感乡东街,迁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宣乡健康村五社张家坝插占为业后修建。始祖传六房,至今已十四代矣。后年久失修,祠堂被毁。为使张氏历代先祖九泉安宁,护佑张氏后代永远昌盛,九世孙张古通、十世孙张明喜、十一世孙张永泉等,携张氏族人于公元二〇〇八年岁次戊子孟春重建于斯,光复开放,专供张氏族人祭祖集会之用,并续订二十辈字派:光耀强中华,承先继隆昌,忠孝贤良茂,亿发衍春堂。
敝戚杨伟龙撰
公元二〇〇八年岁次戊子孟春月廿八日谷旦立
2.张氏宗祠碑序
原碑有两块四面,今存第一块,即第二、四面。宽0.98米,高1.03米,厚6厘米。云:
(前缺第一面)所迫,不忘先绪而然哉。自今伊始,栖幽灵于斯,致诚敬于斯,敦伦聚族亦于斯耶。述所闻以为记。
附录宗派:万有珍体儒,孔道汝通明,永远振纲纪,世代荣言行。
尝思亲族载在《尚书》,笃宗颁为《广训》。是宗族也者,虽年远代湮,支派繁衍,胥本先祖。一脉之亲,譬之于水,流远而源同,较之于木,枝繁而本一。倘不亲友笃厚,视同胡越,甚至乱伦悖道,作奸犯科,不惟辱及本身,抑且遗羞先人哉!故立规条,俾永远遵守,则为孝子贤孙,亦易易耳。特将规条录于后。
省立第一师范生田玉生撰
县立高小得业士张汝恺书
中华民国庚申虽孟秋月上浣日谷旦
(前缺第三面)一、族中有孝友节义,读书未名、鳏寡孤独、无力婚葬者,务宜奖劝栽培、抚养周济,以重一本之义。
一、族中子弟有逆伦犯上、不守礼法、横豪霸道、结交匪党等情,治公家法。不受教者,公禀究治。
一、族中贤愚不等,每因小愤争界等事,酿成雀角鼠牙。若遇此事,先投族理论曲直,未经理论,妄兴词讼,公禀请究。
一、族中人乏嗣抚子,宜由亲及疏。以女赘婿、招父养子、少年娶妾、兄成弟媳、弟成兄嫂,皆属禁止之例,犯者不惟不准入祠,且公禀究治。
以上各条,凡我族人,无论尊卑长幼、老少妇女人等,务宜遵守,以重一本知义,同胞之亲。俾幽灵欢欣于地下,而子孙繁衍于后世,则人人可称为孝子贤孙,流芳百代矣。慎之慎之,勉之勉之。
建祠经理首事:张孔兴、张孔顺、张宫鼎、张宫镕、张汝科。
木工任定宽,石工雍意万,泥工雍志嘉,画工曹敏斋。
2.张氏坛神碑
坛神碑在张氏祠神龛侧屋角,宽0.74米,高0.96米。释读如下:
保合族家家清泰;佑同宗户户平安。
侍俸玄皇会上赵侯圣祖掌坛罗公大法老师部下七十二人罡头土地之香位
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太洪宝山灵济祖师。天地水仙三仙王母,梅山一十八洞仙师。左坛龙树;右坛真武。
十圣公王大帝,十二花莲姊妹。培坛五通大帝,地盘白艺仙师。十二阴阳二司,统兵郭氏三郎。
五猖五路,十二游司,千千兵马,万万神将,引兵土地,押兵仙师。
3.张氏经单簿
百忍堂
酬荐二利道场
专祈三门迪吉;但愿合室清平。
三宝皇坛,伏为考妣卸世超荐追修意悃事,法筵经坛未启,国运理宜先称。
民国二十九年正月念八良辰,天开黄道吉旦,迎请道众临门,扫洒蓬门开启,先将月令敷陈:
日暖风和二月天,桃红柳绿映山川。乘时好把福果种,阜物鲜温太平年。
片念酬圣德,一诚格祖先。月令既然叙毕,再将箓职联称:
臣系天师门下,汉代老祖门生上清三洞五雷,金箓中盟神霄,太平辅化,兼刑伏魔,超亲荐祖,混元法师,凡昧小臣张守性,领同杜常歆、阮真行、杨元亨、杨元兴、邹清元、曾太华。
小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拜陈。臣领得此来词,肇自克卜取今民国二十九年正月念八良辰……
臣今冒罪奏为中华国四川省绵阳县第三区东萱乡地名高官寺山下马安思所属刘家店侧近居……
痛念西逝显考张公讳宫鼎老大人,原阳生于先帝同治五年丙寅相六月初一日丑时生,高年人间春光七十五岁,不意天书下诏,地府追呼,金童来接,玉女相迎,不意大限亡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岁新正月十三寅时,一梦南柯,千秋永别矣。辞阳赴幽冥,当备壬癸洗涤,就将甲乙藏身。仗道迎真请圣,开通五方冥程。凭水收煞掩殓,了终大事分明。迎灵归家侍奉,早晚茶食如生。兹者先灵易过,不觉四七俄临,以男泣儿姥劬劳养育深恩。
故显妣何老太君,存阳生于庚午相十月初六日寅时生,高年六十八岁,大限亡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岁腊月十八日子时故。在生为人慈善,教子爱惜十分。立业克勤克俭,治家朝夕不停。性禀温良一世,守业聚宝润身。处己无私守德,治家有道为人。生我弟兄五个,劬育襁袱成人。切思生身大德,难忘粉骨碎身。理当侍奉百年,不料一旦西升。魄散九重霄汉,魂逝三途幽冥。别我一家大小,男女无缘离分。号泣拍掌天地,哭泣顿脚阎君。啼泣肝肠碎裂,朝夕思想双亲。生前未能报答,殁后难忘深恩。欲报昊天大德,必假修建良因。伏祈经力提携,多蒙救苦接引。诵念皇经皇忏,礼拜三宝三身。大展方便之路,宏开荐拔之门。为人子者当报,略表孝思寸心。惟愿人天自在,逍遥快乐超升……
卧牛山冯氏
冯氏居住于鱼泉村7组(原健康村6组),即魏城河与鱼箭河之间,卧牛山南麓,有一百五十六人。立石庙,额书“一团和气”,联“家家清泰;户户平安”。
冯氏原籍陕西三原,始祖冯自龙,于康熙年间迁蜀,插占于绵州东乡六里,生冯辰、冯凉。冯辰生冯遇时、冯得时和冯志时,冯凉生冯际时。两房枝开叶散,为收族立字派:时金兴载启,世泽绍维先,永显思贵汝,宗代有通元。
冯氏始祖冯自龙墓碑三开间,顶盖歇山式,鸱吻吞脊,宝顶寿桃。横批:世代芳名。内联:秋实春华霜露深感;兰芳桂秀俎豆维馨。外联:山灵钟吉穴;星彩曜佳城。碑志由进士叶上林之子叶含朴撰书:
皇清远故祖冯公讳自龙老大人之墓
冯氏宗谱墓志序
盖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以根深者木自茂,源远者流愈长。而光前裕后,世系所必详也。我冯氏祖籍陕西三元,民籍。高祖讳自龙公,康熙中始入蜀川,插产为业,世住绵东六里。生二子,长讳辰公,元配高氏;次讳凉公,元配张氏。辰公生三子,长讳遇时,次讳得时,三讳志时;凉公生一子,讳际时。三代相传,两房继起,皆忠厚勤俭,佑启后昆,至今世食旧德。念先人披星戴月之劳,思一派木本水源之义,因邀本支集立清明胜会。追宗报祖,岁祀为常,谨按宗谱,载叙尊卑。爰勒石墓志,永远勿替云。
绵东廪生叶含朴顿首拜撰
宗派名谱:时金兴载启,世泽绍维先,永显思贵汝,宗代有通元。
大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一月念八日谷旦
大房。长冯公讳遇时,元配王氏,生子一讳金荣。配唐氏,生子二,长兴富,无子;次兴元,抚兴才次子载高承业,配邓氏,生子三,长启明、次启忠、次启用。
次冯公讳得时,元配贺氏,子二,长金秀,次金贵。金秀代杨姓之子承业,元配蒲氏,子三,长兴隆,次兴斗,次兴宇。兴斗配尤氏,子二,长载寅,次载旺。冯金贵元配龚氏,子二,长兴顺,次兴成。兴顺配李氏,子二,长载万,次载位。
次冯公讳志时,元配张氏,无子,抚长房金荣长子兴才为孙,元配赵氏,子二,长载朝杨氏,次载和田氏。载朝生子启聪。
二房。冯公讳际时,元配刘氏,继娶张氏。子二,长金孝,次金第。
金孝抚杨姓之子承业,元配邓氏,子二,长兴明,次兴文。兴明配邓氏,生子三,长载乾,次载坤,三载连。兴文配江氏,生子三,长载举,次载玉,三载安。三兴盛杨氏,子二,长载超,次载建。
金第公元配鲜氏,子四,长兴仁,次兴义,三兴智,四兴信。长兴仁,字青云,授州吏员,配张氏,子三,长载福,龚氏,子一启昭,次载寿,雍氏,一子载祥。次兴义,萧氏,无子,抚兴仁次子载禄承业,子二,长启凤,次启敏。兴智,字凌云,周氏,子一,长载文。四兴信,字步云,罗氏,子一载馨。
卧牛山贾氏
贾氏居住在鱼泉村9组,原健康村4组卧牛山西麓,魏城河左岸,立有米高字库。据始祖贾腾龙墓碑,贾氏原籍陕西长安,明时迁蜀,居保宁府剑州剑门乡和安里。清康熙年间分为八大房十二小房,于康熙十八年播迁绵州东乡三里乌鸡寺、九岭子十三湾。贾腾龙配杨氏、唐氏,生尤美。尤美配罗氏,生廷瑸。廷瑸配李氏,生捷元、玿元、逢元、秀元四子。传至第五世有玉福、玉玺、玉珍、玉林、玉栋、玉翔、玉才等。玉才配张氏,生怀福等。贾怀福由踏水桥转迁绵东六里,“前向鱼泉,后挨马鞍”,生贾芝全、贾芝发。贾芝全生贾正山、贾朝山、贾清山;贾芝发生贾象山、贾公山、贾明山。收族字派:龙尤廷元,玉怀芝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