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玉皇观

标签:
玉皇观 |
分类: 寺观庵院 |
同治《直隶绵州志》载:“玉珠山,治东北六十里,在魏城驿东二里,即北山东峰,突起珠圆,旁无附丽,因名。峰巅建玉皇观,山后有泉,嘉庆五年,官兵驻营于此,汲饮不竭。”又,“玉皇观,治北六十二里玉珠山椒,创自唐时,毁于元末,明嘉靖中丁完玉山重修。”此山如圆珠,如佛头,为吟诵之所,为兵戈之地,为魂归之处,为问道之区。
2014年参与绵阳市文物局组织的绵州驿道调查,在五里桥附近望见魏城北山和玉珠山颇像一躯仰面而躺的大佛,且戏称有晨勃现象,称为“蜀道卧佛”。同行者皆深以为然。不知此发现是不是首创。同年,郭光寿先生在《魏城遗韵》中也提到了北山卧佛。到2016年时,“魏城惊现卧佛”之类的新闻出现,这个令人熟视无睹的奇观才为人所重。
二、吟诵之所
魏城培养人才的地方主要是桂华书院,该书院曾以此山为名。
大业十年(614),魏城县治迁到今魏城镇,建有学宫。南宋嘉泰三年(1203),徐知县捐置学田,名桂华庄。桂华庄也常指代桂华书院。至清代,书院初名玉珠书院,旋改文昌书院。
叶上林主讲书院时,出类拔萃的弟子有剑州举人李时荣(字春山)、唐汝明(字黼卿)、梓潼解元刘冕(字冠五)、绵州举人张健翮(字竹溪)等。其子叶含朴(字芃山)主讲时,弟子中最有名者是李榕,咸丰壬子进士,翰林,官至湖南布政使。
民国《绵阳县志》收录了叶上林弟子雅会于玉珠山巅之事:
“置身临绝顶,放眼入晴空。(李春山封翁)远嶂千层合,苍苔一径通。(唐黼卿进士)披云看古木,梯石引清风。(叶芃山明经)无限凌霄意,超然顾盼雄。(刘冠五解元)”
光绪五年,魏城文风塔建成,地方名流之作被珍藏入塔内,其中不乏吟诵玉珠山的。梓潼岁贡李蕃诗云:“溪光虹卧围金带,山色龙眠拥玉珠。”江油廪生宋焕章诗:“山玉珠,桥金带,储祉凝祥多变态。”庠生陈全凤诗:“千尺临流金带护,一峰拥翠玉珠通。”文生欧绩云诗云:“一水还从金带抱,两山同夹玉珠行。”文生嘉汝宅诗:“玉珠峰顶云增色,金带桥边浪有声。”文生胡怀超诗:“路远金牛接,云浮玉垒通。”文生王秉艮诗:“奇峰高耸玉珠悬,镇压江流势接天。”郭杰成诗;“山抱玉珠同玉垒,水流金带泛金波。”叶桂林诗云:“南屏玉珠亦耸峙,向谁可与争嵯峨。”[1]
三、兵戈之地
魏城是蜀道驿站,是绵州门户,是财货之地。司马错灭蜀、诸葛亮伐魏、唐明皇幸蜀,哪次没经过魏城呢?登上玉珠山,俯瞰魏城,上眺宣化铺,下望铜瓦铺,几十里要害尽收眼底。
玉珠山脱落于北山,突兀险峻。其以北山、蕨山为纵深,三山实为一山。蕨山圣水寺有唐永徽元年(650)佛道同龛造像,北山院有乾符四年(879)弥勒造像,玉珠山玉皇观,《志》载“创自唐时”。故三寺俱成一朝。
因有兵戈之害,玉皇观屡建屡毁。《志》载先“毁于元末”。明嘉靖重修。清嘉庆五年,白莲教乱延及魏城,官兵驻营于玉珠,以山后之泉作为饮用水源。
民十二年(1923),川军赖心辉率领8个旅,追击邓锡侯、陈国栋、唐廷牧、田颂尧、刘斌等联军,混战于德阳、绵阳、梓潼、昭化之间。在魏城时,联军沿玉珠山、圣泉山、南瓜寨一带驻扎,赖军驻扎在土门垭、黑虎寨、高观寺一带,双方攻占七昼夜。[2]
郭光寿在《江罗仇杀》一文介绍,民二十四年(1935),红军压境,地方官绅在玉皇观开了一次议事会,会上,江岁余揭罗家老底,两姓结仇,始有魏城、石板两地两姓仇杀故事。红军驻扎在东北两乡,曾在魏城玉珠寺农民杨永顺家设过团部,刘湘21军驻扎在北山、玉珠山和红军对峙。[3]
四、魂归之处
胡证川先生介绍,唐陈氏贞孝坊到玉皇观之间的山梁,以前叫棺山,有义冢地。郭光寿先生说,有义冢碑记,现迁入玉皇观。我在山顶见到了此碑,竖长方形,削角,宽0.7,高1.53,厚0.13米,刻字楷书,字宽2.5,高3厘米,云:
【观音阁义冢碑
恩选入《州志》、赐八品僧正司上绩下正者,善僧也。自幼削发于魏驿观音阁,衣钵艰难,因向湖广馆代看香火。清吉自持,矢志为善,数十年颇有余资。设义馆、施棺木、开单口[4] 、修字库,种种善端,难以枚举。惟置义冢一事,尤切切欲为而未建者。迄五十余岁坐脱,则将所积钱文一百钏,拜托善士彭、杨、周、龚等,置买义冢。厥后,其徒力薄,渐渐将钱耗费。受托者心实难安,仍将所余钱文积累,数年复足百余钏。不置义冢,恐日久财散,其事无成,何以对僧于地下?又得曾、罗、张等从中赞勷。于是,向玉珠山下觅得许姓地土一段,买作义冢。四至立有界畔,契注分明,其价七十千余。噫!僧生前好善,而善举尤波及后世,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是僧之谓欤。
绵邑增生嘉言撰并书
合街乡约同众公立
大清同治五年春月谷旦】
观音阁,旧在魏城西街,南北向,由正殿、经楼、字库、厢房等组成,江油观雾山高僧、窦chuan山开山住持了然和尚即祝发于此。院内曾设塾,乡公所曾入住,后归农机站、医院,现成商业区。湖广馆,南北向,面小南街,背龙王井北城门。[5]
碑言绵州僧会司绩正和尚自幼削发于此,一生设义馆、施棺木、开单口、修字库,做了很多善事,去世前,将所积一百串钱托付他人设置义冢。他的徒弟将钱耗费,几位受托之人内心难安,便复加累积,在玉珠山下买土地建义冢,终于完成了绩正和尚所托之事。
有水泥路盘旋上山,四方碑言路为堂宏集团高堂宏捐修于甲申年(2014)。
路边有杨家寿墓碑。杨家寿,德阳人,家境富裕,双料大学生。人言杨老师知识渊博,终生未娶,为魏城教育出力甚多,去世后,魏城中学师生为其立碑,时1994年。罗道成赠挽联:“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千秋业;有德有才,有口皆碑一代师。”
五、求福之区
玉皇观是游仙区最先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玉珠钟鼓”为魏城八景之一。现在上山观景、问道、求福的人比较多。
观内有木匾一块,上刻“作善降祥”四个大字,上款“绵北弟子安有华敬献”,下款“光绪十年孟冬下浣谷旦”。
有雨水会碑,碑顶和右缘缺失,云:
【(雨水会碑)
囗囗囗囗囗材,祝宗雩礼,是囗囗望雨即望囗囗。至若玉珠山建庙装塑/(玉皇圣帝)以来,凡有祷祈皆灵,下民沐帝眷之恩、荷雨露之润,历有年(矣)。/(街乡绅民)捐赀五百文,集一雨水会,每年以生息,具祭仪用备、演戏资费。/囗囗若无余,募化可补不足。兹恐世远有替,特勒石,以志不朽云尔。
叶含琼沐手撰、陈国华沐手
陈国华……(缺一行)值年会首:邓超华,邓仕德,许春煜,田子和,史朝福,李永森,李登富,李上志,张永和,胡绍容。张囗元,张永述,张建元,张明周,张斗元,张怀元,张永辅,张永浩,张永禄,张永义。许宗囗,许宗惠,许春瑄,许宗珢,许春高,许春陲,吴思发,张典成,张永连,张永林。贾长兴,李登亮,李永洪,李华春,李朝华,罗秀宗,罗阳春,罗天文,罗秀保。陈凤猷,陈锡学,陈永禄,陈兴顺,邓元才,邓元海,邓元寿,等仕荣,邓元章,邓超凤。吴昌和,唐有德,卢荣仲,卢荣兴,卢昌琦,卢昌玺,田万祥,天应朝,天子兴,田开珍。邱泽长,王有祥,王志富,强有囗,王子林,杨喜春,胡怀囗,胡怀富,胡怀顺。魏先和,杨崇玺,王发成,郭天元,汪九孚,樊永寿,陈兴基。
石工:囗万福,囗万禄
住持僧静兴,徒真心、真寿
大清光绪十七年季夏月中浣日吉旦】
在魏城境内,笔者发现有石刻依据的求雨地点有圣水寺、石堂观和玉皇观。
(李戴于202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