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厚坝万寿寺

分类: 寺观庵院 |
万寿寺位于厚坝镇白塔社区万寿街95号,坐西北向东南,四合院布局,前为新重建的玉皇楼,后为古建大雄宝殿,殿内有古壁画。
大雄宝殿是一座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木结构,面阔五间18.1米,进深8.5米,占地160平方米。木穿贯金柱、檐柱形成前檐檐廊,木柱下置石础,柱础带木质。山墙、后檐土坯泥墙围合。悬山顶,屋面盖青瓦,瓦直接搭与椽间,在檐口处设滴水。
殿内有6幅壁画。明间供释迦牟尼佛,其两侧墙壁上各有一幅长6.5米,宽3.6米的壁画,为佛教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每幅上为二十四诸天,下为十八罗汉。左稍间两侧壁画长3.78米,宽2.2米,绘修证成佛的陈天德、刘素贞等十二世俗像。[1] 右稍间两侧各有一幅,长3.3米,宽1.8米,分别绘三国戏华容道和文昌帝君水淹许州故事。
这批壁画是江油市清代壁画最集中之处,它采用传统技法,单线平涂,设色鲜明,采用矿物质颜料,虽经二百多年,仍然清雅而艳丽。2003年6月8日,万寿寺壁画被公布为江油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有古井,面积4平方米。井口呈圆形,直径0.67米;井圈为两环形青砂石,直径0.97米;井沿由卵石三合土夯筑而成,直径1.37米,井深12米,井口距水面0.6米。
寺前有精美石狮柱础和八角束腰柱础,可见原寺规模大于现在。
厚坝原以万寿宫取名为万寿乡,隶属梓潼县,在志书中,未查阅到其历史。新寺碑言,三峰山万寿寺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原有三楼八殿规模,曾有僧官住其间,管理梓、剑等县僧务。
2008年地zhen时,寺中神像倒塌,砸死了一位老妇人。有人戏言,这位妇人挡住了神仙逃跑的路,被惩罚了。
(2019年11月24日李戴记)[1] 原文释读为二十四孝,当误。此两幅壁画各绘六男六女,右肩标名:“邓桂芳、李员外、李忠、李孝、傅员外、陈天德;刘素珍、伍氏、佘氏、囗氏、囗氏、囗氏。”据《濬性渊源/其七》,此十二人是修证佛法圆觉成真者:十二圆觉,有富有贫,富者李道成、傅天真、贫者李氏、善者周氏、邓桂芳,恶者李忠、李孝,贵者陈天德、刘素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