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2019-05-28 22:26:40)
标签:

望江村

蒲殿钦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

李戴

叫“望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推想其情势,应都是在可一览江景之佳地。

游仙镇望江村,因芙蓉溪畔望江寺而名。溯其沿革,在清代属绵州北乡一里,在民国属绵阳县北乡一区玉泉保。地望有望江寺、天子坟、斩龙垭、印山。毗邻金牛驿道抗香铺,是芙蓉溪环抱流连之所。该村人文历史内涵丰富,亟待挖掘,在此抛砖引玉,以期来者。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汉墓中的“富贵”梦想

望江村崖墓群位于望江村2组后湾,在金牛驿道马儿垭北800米、望江寺东500米,邓家垭豁西坡一带。分布在面向西南的山坡高处,可见有三十余座。有少量汉砖散落山坡,或梯形,腰部有卯榫结构,或扁平长方体,或截面为方形的长方体。或素面,或菱形纹,或“富贵”二篆字,或五铢钱,或几种组合纹饰。见少量陶器残件,或陶钵、或陶罐。墓室结构及具体出土文物不明。

村委委员王武林先生介绍,大家叫这些洞为蛮子洞,十多年前,村民经常见到陌生人来挖山,才知道山里有宝贝。附近居民介绍,见过陶人、陶鸡、陶猪、坛罐和铜钱。

笔者认为,望江村崖墓是汉晋崖墓,或有1700年以上的历史。这里临近金牛驿道,交通便利;前面是小河沟汇入芙蓉溪处,山林、溪水和冲积河坝给先民带来了优越的生存环境。这里的人们,享受过东汉的殷实生活,目睹过蜀汉北伐的军队,经历过成汉带来的苦楚。

时过境迁,汉洞空遗,留存下来的“富贵”二字,足见先民追求富贵安逸生活的梦想。这又何尝不是今天望江村村民的梦想呢!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县长核准的王氏族规

王氏墓地在望江寺侧后,入川第三代王廷学墓碑居中。前面四座大坟横向一排,是第四代四大房祖先的藏玉之所,人称四洞碑。两侧立桅杆一对,[1]左侧桅杆处有王氏宗支碑。

宗支碑竖长方形,削角,宽0.93,高1.65,厚0.16米,宗支碑正反刻字。正面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字径3.5-4厘米,言王氏原籍陕西巩昌府西河礼县。一世祖王法政,配齐氏。二世祖王占文,配王氏。占文公贸易入蜀,年久未归,法政公寻至蜀川,落业于龙安府彰明县长江坝(在江油西屏),并埋葬于蒸笼坟,时康熙年间。雍正初,王占文迁居绵州北乡一里望江寺,生王廷学。王廷学配冯氏,广置田园,大振家声,生王开泰、王开科、王开化和王开第四子。四房子嗣十五人,后嗣若干,为厘清族众派源,特拟定字派32字:法占廷开,万代荣华……碑云:

王氏宗支碑志

尝思木本水源,各有根由,况人为万物之灵而无本源者乎?忆我王氏,/自铭槐以后,历数朝而至大清,其间为公卿者有之,为名士者有之,为/农为工为商者亦莫不有之,逝者万辈,难以枚举。自康熙年间,我一世/祖法政公,配祖母齐,原籍陕西巩昌府西河礼县[2]人氏。二世祖占文,配/祖母王,因贸易入蜀,年久未归。一世祖法政公寻至蜀川,落业龙安府/彰明县长江坝,没后安厝于斯。雍正年(间),二世祖占文迁居绵北一里望/江寺落业,始生三世祖廷学,配祖母冯,耕读勤俭,无怠无荒,大振家声,/广置田园,才名震于闾里,德声播于乡村。廷学公后生子四,长开泰,配/祖母王、宁;次开科,配祖母王、王、邓;三开化,配祖母王、冯、刘;四开第,配祖母宋。开泰生子王宬、王宜;开科生子王瑚、王琛、王瑸、王珍、王瑄、王铭、王珣;开化生子王雄、王雍;开第生子王傑、王仲、王俊、王佐。至今,四房所发苗裔繁衍,恐后世远年湮,族众派源难知,理/法混乱,因将班派条规开列于后。“开”后改有单名,皆因撰派在后。

宗支字派:

法占廷开,万代荣华;才猷继美,世德丰隆。文经武纬,保定邦家;永绥厚禄,名显朝中。

大房王代法、王代富;二房王万善、王万财;三房王万政、王万远;四房王万年、武生王万和。

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季春月谷旦立

碑阴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王氏族规,阴刻楷书,字径3厘米,字体秀雅,后有“绵阳县县政府县长蒲殿钦核准”款署。云:

必禁必戒

王氏宗族公定閤族遵守条规

一、教行孝弟。族中如有子不孝亲、兄不友弟、弟不恭兄、阋(xi)墙斗狠,或同室操戈、逆侄殴叔、违伦/犯上者,轻则由族长严加责斥,重则禀请县府究办。/

二、严正宗脉。本族人等不得父子聚麀(you),兄弟转房;男或续弦,不得以随娘之子承祧;妇或孀居,不/得招夫养子;其有再醮之妇,不得藉养子为名,携带王氏遗产财物作为嫁资。违反以上条件者,/除禀县法办外,并收没其私产作为蒸尝基金。/

三、慎重婚姻。本族男女不得同姓为婚。违者,即由族众斥退。

四、选择宗祧。本族如有乏嗣无后者,由本人自择亲房贤俊之子一人,以承先绪,不得抚抱异姓/之子,以乱血食。违者,由族众斥逐。/

五、护持祖茔。閤族人等,不得在祖墓上骑脉侵葬,或不分辈伦,任意阡塟。如有不遵者,由族人公同/阻止。/

六、保守坟墓。本族坟墓,无论在何人地界内,均由地主保护,如有任其牛马牲畜践踏及损坏碑石、/砍伐坟树者,一经拿获,即罚其培修奠谢。/

七、举办蒸尝。本族每年祭墓,以春分、冬至为期;由閤族公举首事四人充任其事,必择本族公正殷实/之人经理;一切银钱收支账目,凭众清算明白,其有租佃生息,均由首事负责保管,若有损失,即由/保管人担负赔偿完全。如荒年说租,须经首事四人到齐,不得一人私自表决,违者由閤族斥其赔偿。/

八、敬宗守礼。本族遇有冠婚丧祭燕会事件,族人不得先客上座,有(失)尊卑秩序。更不得使酒狂言,有/乖风化。其在茶房酒肆,尤应自行检束,不得纵情失德。如有族内子弟性情乖张,行为不法者,均/由尊长斥责之,斥责不服,族长重责之,重责不服,禀请重县府以法惩治之。/

九、以上条件,自立案之日起即发生效力,如有未尽事宜,得以随时由族众公同增定之。/

绵阳县县政府县长蒲殿钦核准

王氏宗族公定条规请案立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四月初二日

族规内容涉及“教行孝悌、严正宗脉、慎重婚姻、选择宗祧、护持祖茔、保守坟墓、举办蒸尝、敬宗守礼”等八个方面,对不良行为做出了禁止性规定,族人若违“禁戒”,则视其情况进行处罚:有的“斥退”、“斥逐”,有的“收没其私产作为蒸尝基金”,有的“轻则由族长严加责斥,重则禀请县府究办”,有的“由尊长斥责之,斥责不服,族长重责之,重责不服,禀请重县府以法惩治之”等。

我国古代,王权止于县,县以下的传统乡村社会,主要以自治为主。宋明清乃至民国,宗族制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族权布满社会的各个角落,它与政权互补互用,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望江寺王氏禁戒族规,可以有效的维护家族礼制、规范、血脉和财产,可以有效淳化家风,是构建古代 “和谐”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天,仍可有取舍地进行继承和发扬。

延伸阅读:蒲殿钦,字宾虞,阆中人,香港大学毕业,教育学士学位。民国十九年,由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委任绵阳县县长,四月到任,精干勤能,学识兼优。甫下车,先罢最累民之粮正。缘民间供给军饷,一岁数征,里保视民之良懦者,举充粮正,代收额捐,既垫拖款,又缴黑粮,赔累无告。县长首革粮正之名,又查免黑粮碻数,以剔积弊。民间讼事为定差,票费按里,计日照给,毋得多索。其债务䜣讼费,亦准额定规,费照缴。其有裨民治者,如修市路、查户籍、改建政府局署,以崇政体。添筹学款、纂修县志、新建图书馆、警钟楼、添修女校教室楼数间,以辟文化。建设乡村马路、电话,立义渡公所,修整桥梁,以便交通。维慈惠局,设无息借贷所,以恤阨穷。市有警察,乡有团练,又成保卫军团,以诘奸匿、平bao乱。其利于民者至周且备,所有川西北维新政治,次第毕举,洵称县政府之模范矣。

蒲殿钦是民国《绵阳县志》监修及修志局局长。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张乃赓继任县长。今绵阳图书馆有蒲殿钦撰、刘永恩书的《新建绵阳县图书馆记》碑。


[1] 宗支碑处桅杆底座为鼓形,直径80厘米,高34厘米。石杆残高2.08米。石斗上边长70厘米,下边长75厘米,厚0.34米。侧面镂雕钱纹。

[2] 原碑醴县。各碑有礼县、里县、醴县三种写法,当为礼县。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游仙镇望江村文史资料整理(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