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2018-07-16 14:28:33)
标签:

石牌坊

萧杨氏

塘汛镇

分类: 石刻遗馨

一.萧杨氏节孝坊概况

萧杨氏节孝坊,一般称为肖杨氏节孝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塘汛镇下场口,绵三路边,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

州志:“杨氏,萧作维妻,子监生家政。氏十九岁夫故,守志三十二年。道光十年请旌建坊。”县志:“萧杨氏,夫作维,子家政,监生,请旌建坊。

坊主萧杨氏,绵南杨有祯[1]之女,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年十七岁嫁于本里业儒萧作维为妻,成为萧行芳孙妇,国学萧永福长媳。十九岁时,夫亡故,无子,矢志守节。嘉庆十年,抚嫡堂兄千总萧作贵次子监生家政[2]为子承祧。杨氏孝养翁姑,持家教子,为一方节孝典范。嘉庆十五年,翁故,孝事病母,后母逝,独自抚养弱弟幼子。道光十年(1830),五十一岁,守节三十二年,亲族、乡里公举,报请旌表,拟建坊,杨氏止。咸丰四年,七十五岁,寿进古稀,精神犹健,子孙振振一堂,建“萧杨氏节孝坊”。

该坊青砂岩石质,东西向,是四柱三门三层屋宇式牌楼,高10.2米,宽7.05米,由坊顶、坊身、坊柱、坊基构成。坊顶山形,坊身三层,由下而上逐层内收,每层均有坊脊、鸱吻、吊柱和镂空窗棂。融圆雕、镂雕、浮雕、线刻等于一坊,在脊吻、横梁、门额、吊柱、雀替、墙柱、云板和撑鼓等处雕刻龙凤狮象、“天官赐福”、“十二孝图”、戏曲人物、花鸟器物、万字或回形边纹等内容。牌坊文字信息,多保存在六匾六联六字板十二镂窗里。

萧杨氏节孝坊建造结构严谨,气势雄伟,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是工艺颇高的清代石质建筑遗物。19853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11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萧杨氏节孝坊的文字信息

1.六匾

三层竖匾,书“皇恩”二字,二层横刻“节孝”二大字。一层四匾镶嵌于次间,分别是:“熊丸”、“鹤算”、“系燕”、“呈鱼”。

“节孝”二字反映了该牌坊的性质:为未婚夫守节谓之“贞孝”,为夫守节谓“节孝”;“熊丸”为贤母教子典故:唐柳仲郢,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苦志提神;“鹤算”,常与“龟龄”合用,比喻人之长寿;“系燕”出自卫敬瑜妻王氏写《孤燕诗》的典故;“呈鱼”出自姜诗之妻奉姑至孝的故事,该故事以“涌泉跃鲤”收入二十四孝。

2.六联

“节孝”匾额配阳刻二联:

“得媳全三世;如儿事二人。”

“徽音囗昭女;清节映涪江。”

柱联四副,均凸面阴刻:

“褒美冰心玉质;维持风化人伦。乡邻拜赠。”

“长留正气垂家范;特锡温纶荷国恩。合族拜赠。”

“矢志年方十九;颁恩越三千。弟侄拜赠。”

“节炳千秋辉井络;宗存一线逮云礽。众亲拜赠。”

3.十二镂空窗

十二处窗棂镂空雕刻蝙蝠,蝙蝠中有镂空的十二字,为该坊一大特色:“玉洁”、“天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4.六字板

有四方字板嵌于二层,底角剥蚀殆尽,上部风化严重,从所剩“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钦命四川布政使”、“钦命提督四川”、“钦命四川全省”、“署绵州直隶州”、“加知府衔绵州直隶州”、“署绵州直隶州儒学正堂”、“钦命四川分巡成绵龙茂兵备道”等字看,全是地方官员的署名。[3]

明间正面是咸丰四年“节孝萧杨氏生平节略”,由绵州丙午科举人孙秉喆撰,中江己酉恩贡戴赞书:

朝廷典隆旌表,乡里义重,建坊所以著/其幽芳淑德,而昭示来兹也。

节孝/萧母杨老孺人者,行芳公孙妇,/国学永福公长媳,业儒作维公之/妻,监生家政母也,祖籍福建,世居/绵南。孺人自十七于归,篝灯伴读,/锦瑟和声,越二载夫子遽逝,孺人/年甫十九。节矢冰霜,堂上欢承二/老,心鉴金石,冥间慰及九泉,洵女/中君子也。形影相吊,甘苦备尝,如/是者七年,始继嫡堂兄千总作贵/公次子廪生家学,兄以三岁承祧。此时也,孺人孝养情殷,媳能代子/义方,念切母更兼节。如是者又五/年,庶母刘生幼弟,作忠甫六月而/翁逝,寿五十六;久之,嫡母杨老孺/人亦逝,寿七十六。养生送死之事,/幼子弱弟,俱莫能助,惟孺人囗礼/致哀,情文备至。

道光十年(1830),恭逢/覃恩旌表,是时即拟建坊,孺人止,不遽/为,欲有待于后人也。迄今荷/恩二十四年,寿进古稀,精神犹健,其/子力能成家,蜚声太学,其孙声丕、/声越、声炳,各勤稼穑,共肄诗书,曾/孙常荣、常菁、常新,常蔚、常泰、常荟、/常纪、常茂、常馥、常馨、常盛、常秀、常/萃、常达等,振振一堂,发祥正未艾/也。孺人柏舟矢志,尽孝庭帏,一生/苦节,可著女箴,可树姆仪。特录之,/以为斯世劝。/

丙午举人、候选知县、姻晚孙秉喆[4] 拜撰/

己酉恩进士、候补教谕戴赞[5] 拜书/

咸丰四年(1854)岁次甲寅秋九月上浣建

背面是道光十年采访事略:

节孝萧母杨老孺人节略

一.节妇萧杨氏,系杨有祯之女,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适已故业儒萧作/维为妻,氏年十七岁。夫故,氏时十/九岁,无子,于嘉庆十年(1805)继嫡堂兄/萧作贵之次子为子,名家政,抚孤/守节。迄今道光十年(1830),现年五十一/岁,守节三十二年。/

一.节妇杨氏归萧门,相夫有道,事翁/姑得其欢心。夫殁后,身兼子、妇之/职,恪谨更至。其翁姑尝语亲邻曰:/妇善事我,与儿无异。/

一.节妇翁永福,嘉庆十五年故,氏哀/毁,尽礼营葬。至今岁时祭祀,常见/悲哀,遇菜果必荐。

一.节妇翁故后,姑杨氏年衰多病,视/其寒暖,出入扶持,每汤药必先尝/之而后进姑,现年七十四,得氏善/事,身犹健。

一.节妇以母道兼父道黾勉持家,严/于教子。家政敦笃醇厚,子能竭力/事母,孙声丕七岁,永奉先祀。乡人/咸云:彼业报苦节也。/

一.节妇冰霜自矢,化及亲邻,遇妇女辈,勉以孝亲敬夫,持身大义,至今/人率奉为“母仪”。

一.节妇乐善好施。有不能生养葬祭/者,求助不吝。/

道光十年采访,邻族公举,报请/旌表。

三.萧杨氏节孝坊,还是肖杨氏节孝坊?

萧杨氏节孝坊,在文物部门登记为“肖杨氏节孝坊”,官方称呼也从此,“萧”可否写成“肖”?

坊主后人萧文康(1938年生,红五村2组人)介绍,本姓萧,误成肖,向政府申请改回萧姓,未获批准。[6]

对姓氏很有研究的朋友九天飞凰介绍,民国及以前,“肖”是一个罕见的姓氏,百家姓里有“萧”无“肖”,“萧”排在第99位,萧姓人数远远多于肖姓人数。建国后,受到汉字简化等因素影响,萧氏子孙大多把“萧”字误写成了“肖”字,只有去声读法的“肖”字,从此有了平声读法,“萧”,俗做了“肖”,现在有些地方自发产生了“纠肖复萧”的呼声。

肖杨氏节孝坊,实为萧杨氏节孝坊。因 “肖”已被广泛接受,故两个称呼也是可以并用的。

四.萧杨氏节孝坊待保护

萧杨氏节孝坊作为文保单位,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介绍中,采用的是“现保存完好”的说法。今日观之,石坊风化相当严重,例如八面撑鼓中,俯视的雄狮,昂首的大象,已难辨其形,下门额上“萧杨氏节孝坊”几字已经剥落殆,稍早文章中记载的松鹤遐龄等雕刻已找不到存在,多处刻字和雕刻也剥落残损。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该牌坊不可避免地受到车辆行驶震动、空气侵蚀,雨水冲刷等因素影响,病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2008年地震中,二层北面稍间掉落缺失,至今未补。

虽说文物也有自己的寿命,虽说残缺也是一种独特的美,但我认为有关部门对这种市县级文物的保护也是可以更“有为”的:不仅仅是寄希望于石坊自身有强大的生命力。

五.萧杨氏节孝坊或许还有更多的信息追溯空间

1.随着岁月流逝,很多牌坊就只剩下了一座牌坊,与之相关的实物、家族等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里。而魏城镇的唐陈氏贞孝坊和龙门镇张仲奇五世同堂坊,都大量存在与坊主关联的后人、族人、故居,祖产、坟茔,堰桥等。

最近访得,在塘汛红五村还居住着很多坊主的后人和族人。家族老辈有萧文志,萧文康,萧文科,萧文山等。班行有:【德行永作,家声长明。文章玉国,绍启恩荣。】每年都有很多萧氏后人齐聚坊前,祭奠这位节孝坊主。萧杨氏牌坊本身及背后的信息,应该还有更多的追溯空间。

2.塘汛的俗称与萧杨氏节孝坊有关吗

塘汛镇,隶属绵阳经开区,俗称塘坊,也见塘房说法。地名由来是该地在古代是军队驻防地,设驿站关卡。按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而“塘”也为军事用语:“比汛狭小曰塘,比塘狭小曰铺。”塘汛因此得命。

塘坊之名何来?现在通行说法是与萧杨氏节孝坊有关:因该坊存在,所以老百姓都习惯地把塘汛叫“塘坊”。

我认为塘房是“塘报房”的简称。塘报指军事情报,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塘报内容一般反映战役进行及轮输转运等情况,或向朝廷传达捷报以及请求增援,塘报房是指传递塘报的驿路中转或休息场所。塘报房简称为塘房,在梓潼上亭铺也有同例,并被老百姓附会成唐代的房子。

此塘报房,简称为塘房,又转称为塘坊,应该是萧杨氏节孝坊赋予了老百姓丰富的联想,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李戴于2018715日记,世界杯决赛,法国夺冠,克罗地亚亚军)

[1] 或作杨有桢。待核。

[2] 杨氏抚子萧家政,萧作贵次子,监生。牌坊上,一般也这样记,只有一处记为“廪生家学”。

[3] 道光十年的四川布政使先后有桂良、尹清源。绵州知州王衡、州判杨玉培、儒学正堂褚彦昭、训导郎文熞。其余待考。

[4]孙秉喆,字吉人,道光丙午科举人,候选知县,任教左绵书院,教士以诚笃为先,谋地方公益无染,晚年署泸州学正。咸丰四年撰“塘汛萧杨氏旌表事由”和《节孝萧母杨老孺人节略》,尚存牌坊之上;咸丰九年,李蓝犯蜀,绵州未雨绸缪,在考棚设防剿公局,时孙秉喆等分理局务;战后州人建长生祠,以纪念总督崇实和骆秉章二公,同治六年,骆秉章西游,孙秉喆作吊诗遥祭,感其督师破蓝李、解围绵州之恩。民国县志儒林有传。

[5] 戴赞,一名戴赞元,字翼之、翊之,中江县人,己酉恩贡生,工书,笔亦纵放,毫不拘泥。戴氏明代已居住在中江,清代出进士、举人、贡生若干,在中江,号“戴半城”。

[6]萧文康另外介绍,原有萧家坟,全部被埋。家族老辈有萧文志,萧文康,萧文科,萧文山等。萧文山为红五村1组人,现居丰谷镇,有谱。萧氏宗亲会首是3组萧彰勇。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木龙河下游15】塘汛萧杨氏节孝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