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2018-06-17 12:20:10)
标签:

摩崖石刻

天王

分类: 石刻遗馨

倒角湾摩崖石刻,位于涪城区吴家镇凉水村6组马鞍山西麓朱家湾之倒角湾。石刻在路边一块独立的长方巨石上,巨石长3.05米,宽1.32-1.85米,厚0.57米。

西南转交造像分两层,计8像。

南面14龛,单像、双像、三像、四像、五像均有,合计37像。

编号及位置

长(m

高(m

主要特点

1.左下1

0.18

0.13

双像,并排趺坐,无细节

2.左下2

0.11

0.18

单像趺坐,铺台帛布垂出台外成三角,双手叠腹前,奉不明物,V形领,高螺髻。

3、左上1

0.14

0.21

单像,趺坐柱形窄台上,头身仅剩胎体。龛上部圆弧形,外饰边框。

4.左上之右1

0.13

0.12

双像,并排趺坐,细节缺失。

5.左上之右2

0.13

0.14

双像,并排趺坐,细节缺失。

6.左侧主龛

0.30

0.38

三像,一佛二菩萨。佛趺坐,左手禅定印,右手似触地印,面目不清,宝珠形头光。二菩萨左右站立,着裙,饰璎珞,亦宝珠形头光。

7.左侧主龛右

0.17

0.40

龛狭长,穹顶,单像菩萨,站立,着齐髋上衣,束腰,下穿广腿裤。有飘带绕过臂腿之间,垂璎珞,左手所持物长条至地,右手举至肩,宝珠形头光,装饰三四层。

8.天王踏小鬼龛

0.44

0.52

面积最大的造像龛,四像,包括二天王二小鬼。左侧天王穿靴披甲,右手叉腰,左手杵不明长枪类武器;身下小鬼蹲踞,奋力上举威武的天王。右侧天王衣着同左,背长弓,圆形头光,脚踏小鬼之背和头;小鬼四体投地。

9.题刻龛

0.61

0.42

长方,但已无字迹留存。

10.题刻龛上

0.61

0.10

在题刻龛之上,或为几龛,因参损难分,暂合记为一龛,7像,均趺坐。

11.右侧主龛

0.31

0.38

五像,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趺坐台上,台之下部比例过小,圆形头光,二菩萨二弟子均站立,亦宝珠形头光。

12.右侧上

0.41

0.21

四像并坐,头部残损,其余地方有形缺细节。

13.右侧下

——

——

两龛五像,下部被埋,可透过空隙窥看。

东侧亦有被埋的造像龛,情况未知。巨石顶部有碑槽,0.51*0.19*0.23米规格,石碑缺失。

这是不是就是石佛寺所在呢?县志载:“石佛寺,治南二十五里朱家桥,寺在马鞍山畔。”

倒角湾石刻造像属于什么年代呢?三普登记为“唐”,有专业人士识为晚唐。它在古时也并非处于偏僻的地方,而就在绵中大路之旁:绵阳至中江的古道路线从朱家桥、盐房湾而来,经倒角湾前绕过大佛嘴,又经过王家牌坊、高碑湾等地一路南行。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木龙河下游4】吴家镇凉水村倒角湾摩崖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