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后为第三院落,由万佛阁、南北碑亭和34间廊庑组成。南北碑亭在万佛阁前,左右对称,均为上八角下四角重檐攒尖顶,亭中各立大约重5吨的石碑,碑上文字清晰如初。
北面碑亭是正统皇帝的万乘皇恩碑,正面刻“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的御笔圣旨,背面刻敕修报恩寺的沿革。石碑立在像龟一样的“赑屃”背上。正面碑文全文是:
奉 圣旨
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 钦此 钦尊修理报恩寺壹所 转轮蔵一座
完备安放藏经 祝延圣寿 具本谢恩 外 大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一月 吉旦 土官佥事
王玺
南面是勑赐龙州修建报恩寺下属十四座寺院的碑亭,
碑亭中的石碑也是立在赑屃背上的,正面有十四座寺庙名录,背面刻《敕修大报恩寺功德之记》,记载了王玺建造报恩寺的缘起和报恩寺的规模,赞颂了王玺建造报恩寺的功德伟业。正面碑文是:
勑赐 古刹道场额名壹拾肆处 钦此 钦尊
外 天宁寺 华严寺 白马寺 长惠寺 巴潼寺 长乐寺
石室寺 观音院
龙归寺 东皋寺 广福寺 罗汉院 旧州寺广廕寺 大明正统十一年十一月 吉旦 土官佥事 王玺
建立
“万乘皇恩碑”的土字下多一点,很有意味。工作人员讲,这座碑文中的“土”字加一点,看似是个错别字,其实不然。据说当年王玺接到这一圣旨后,当时就向东北方向九叩头,谢皇帝不杀之恩。那王玺也是聪明之人,见圣旨中的土字下有一点,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你王玺虽然将皇宫改建成寺庙,但皇上已经知道你是不安分的人,倘若再敢生二心,那你的脑袋是随时可以埋入土中的。因此,王玺在建碑时,碑文的落款处特意将王玺的“玺”字刻得很小,意为王玺什么时候都是一小人,“王”总是高高在上的。诚惶诚恐之心可见一斑。还有的人认为是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为了避讳。“镇”字左偏旁是金,“金土相克”,为了避讳,故有意多写一点。还有的认为是皇上下圣旨时疏漏所致。还传说皇帝虽免了王玺死罪,仍然十分愤怒,蘸墨过饱,将一滴墨汁滴在土字右边的中间。王玺领旨后,不敢擅自修改,也就原封不动地刻在石碑上。
(2014年7月3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