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2014-06-18 23:15:44)
标签:

摩崖题刻

石堂观

古迹寻踪

分类: 绵州人文小组
魏城石堂观不乏古代摩崖题刻。
    寺观内磐石上有多方题刻,其中宋代三方,清代三方。最早为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2年)的《宋西川路转运司帖》,又有宋代章师古题留诗歌《留题石堂院》,又有绍兴甲寅(公元1134年)张明题刻。清代题刻有乾隆五十年(1790年)汪广猷作品,另一方也为乾隆五十五年题刻,又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江都袁斌的《游石堂院作》。
    寺观外磐石上有五方题刻,其中四方题刻已有统计,文字也较齐全,如下——
    第一方最早,为大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魏城县令崔融游览石堂院高凉泉后创作的《灵泉记》。第二方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绵州营田判官前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李汭写的《高凉泉记》。第三方最为完好,是元和四年摄魏成县令、前守巴州盘道县令的沈超所写的《崔文公魏成县灵泉记述》。第四方为南宋绍定己丑(1229年)年,南宋绵州州判冉木的《冉震甫放粮记》。
    在2013年2月游览石堂观时,在《崔文公魏成县灵泉记述》和《冉震甫放粮记》之间的转角处,发现有一块残缺的石刻,隶书,仅剩二十余字,自己仅能猜出其中部分字迹,但对关键的年号等信息都无从辨识。
    今日,金石爱好者巴蜀汉韵到石堂观拓片,从他拓回的作品看,起首二字就为“乾道”。在中国历史上以“乾道”为年号的,有西夏惠宗李秉常,又有南宋孝宗赵昚。南宋乾道,起于1165年,至于1173年。石刻如下:“乾道囗囗/夏,成都囗/舜美、普囗/周退翁、囗/江张子田(?)、/徕修祀事,/囗三日雨/之贶。”(上潼识)大意是说,在乾道某年,囗某、周某和张某三人到石堂观办了祭祀仪式,感谢(或求)上天赏赐三日雨水。
    绵阳境内南宋乾道年间的题刻,我以前所知的只有富乐堂处冷源洞内的。此石刻的发现和辨识,既丰富了省保石堂观的文化内涵,又增添了绵阳古迹的内容。巴蜀汉韵此行,没有虚行。李戴于2014年6月18日记。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祈令四川制总诸司赈灾奏

乾道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四川州郡亢旱,内绵、剑州尤甚。乞遣金字牌行下制总诸司,多方赈济。见《全宋文·孙观国》、《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五。

【古迹寻踪】48:巴蜀汉韵在魏城石堂观发现南宋乾道年间摩崖题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