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桥镇上观音桥,火莲寺处火神庙

标签:
三台古迹寻踪观音桥火神庙文化 |
分类: 人文古迹 |
一.初识观桥见大树
观桥镇,位于成都到重庆的古官道之上,有“南路通衢”之称。位于三台县城南31公里处,三(台)大(英)公路穿镇而过,观射、观菊、观郪、观鲁四条公路交汇于此,是去神秘古郪国、仙境云台观、生态鲁班湖的必经之路。
与观桥镇匆匆一见,看到观桥镇有清代遗存的观音桥、火神庙,还有一个清代大院“天丰殿”。
在政府街,远远地望见了一座廊桥,廊桥不远有两棵百年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挂牌古树,红布系枝,一棵树围4.2米,一棵4.9米。
二.九柱无梁观音桥
近观观音桥,见观音拱桥横跨孟龙河支流(?),二开间九柱十檩穿斗无梁悬山卷棚顶,长7.9米,宽4.2米。上匾额一块,黑底金字,从左至右书:观音桥。乙亥年天际书。桥穿枋间两侧挂黑板几块,是居委会的宣传栏,过桥者常伸头细看。观音桥旁一座重檐八角桥亭,桥亭立于平板桥上,新修,有道家色彩,门关闭。
观音桥桥中间穿斗架子上悬挂1995年的《观音桥桥亭培修记》。内容显示观音桥桥亭建于1896年,近年屡遭车祸,又于1995年重建。这样,我就生出了疑问:观音桥是古迹吗?1995年修建的,是不是只是那重檐八角桥亭?而有当地人介绍,观音桥已上百年。百年是指下面拱桥,而不包括桥亭吗?
内容如下:观音桥桥亭,于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岁次甲午孟夏月中浣,由观音庙住持邓理庸募化众善建立。历年,风雨飘摇,几经损毁。近年,屡遭车祸,柱折亭斜。为抢救“九柱无梁房”这一古迹,抢修危险建筑,居委会、主持者在观桥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向各界人士募捐资金二千四百零四元七角,县保险公司赔款一千五百元,及时兴工,经添瓦换柱,培坏补缺,耗资三千九百余元。囗是,古迹恢复,培修一新,众人称善,余心欣慰,因以记之。主持:观桥居委会、李栋廷、尹,明善、刘际天。
捐资单位和个人:观桥镇政府伍佰元、观桥计生办二百元、观桥国土村镇办二百元、安居粮站一百元、观桥棉花加工厂一百元、观桥派出所五十元、观桥中心小学五十元、安居工商所五十元、观桥卫生院五十元、观桥镇基金会四十元、观桥加油站二十元、观桥信用社十元、肖永忠四十元、肖永模四十元……公元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日立。
三.寻天丰殿不遇
观音桥头有一排穿斗悬山老房子,老街22号、24号、26号共四开间三口面,到此者常留步观看。对面新房,新房后又围老房子。在这附近,应该有清代的五星级酒店——天丰殿。听同行观桥女孩说,天丰殿现在只剩下了残墙。
四.奉政大夫捐金,道光石碑尚存
上石梯,过马路,又上三十余陡石梯,到达观桥火神庙。
观桥火神庙,现名火莲寺,主殿为新建砖混五开间二重檐悬山式大殿,正位供奉观音。其余造像比较粗糙,香案为旧物,六位老人正用灯草做红蜡。
大殿左一棵榕树郁郁葱葱,榕树掩映着四开间扇架篱壁悬山顶的火神庙老房子。火神庙里面倒也没多少稀奇,右首第一间的碑墙吸引了我的眼睛。
石碑立墙中,碑就是墙,墙就是碑。碑文为锦山籍正五品奉政大夫罗楚盛书写的《重修火神庙碑序》,字体隽秀柔弱。内容记载了三台县观桥镇的火神庙始建于嘉庆末年,后遭火灾,周围民房尽焚,火神庙两廊焚毁,“余中间三楹”幸存,“以为神灵”,道光二十四年,罗楚盛捐金重建。
从来庙宇之兴,先王所为,以神道设教,使人过而生敬也。抑以其神,必有益于民生,/有关于祀典,苟不为之恢宏其庙貌,即无以妥灵爽而壮观瞻。今邑南观音桥有火/神一庙,创自嘉庆末年(1820年),迄于道光甲辰(1844年)秋月。居人不戒于火,延烧及庙,两廊灰烬,(仅)/余中间三楹。予过而见之,曷胜悼叹,以为火神非淫祀比也。昔祝融氏,以火德王,后/世赖之至,于今不废。况闻火烈之际,近庙民庐俱成焦土,而神庙居中安然无恙,此/非神之最灵,焉能若是?予惊异者久之,爰归而谋。诸子择日兴工,东西庙房从新起/造,正殿虽存,坏者培之,缺者补之,当面地步狭隘,退出数丈余尺高坎,砌以坚石,此/内外阶梯概修整完好,不遗余恨。是役也,约费资三百余金,非敢谓功德无量,苟囗/庙犹依然,神灵囗香火不绝,不特予一人之心慰,而众善信之心也慰矣。如谓囗囗望报,皆流俗邀媚,求福之情,予窃有所不取。是为序。
诰封奉直大夫、例授奉政大夫锦山罗椘盛捐修。
大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仲冬吉日立。
离开观桥,从壮观的人民渠渡槽下经过时,看到渡槽高大巍峨,心生亲切感。没有细看此景,留点遗憾,也算是一种美丽。
(李戴于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