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2013-05-20 17:14:58)
标签:

云台观

道观

古建

国保

文化

 三皇殿出来,遇见一棵大榕树,当地人常把这样的榕树说成是“上百年了”。继续前行不远,就到了重建的二天门。二天门有联:“师演玄宗琼简赤文弘正道;天开诊境金庭玉局壮神都。”又有联:“大道巍巍本诸无而生天地;至真窈窈觉群有而常静常清。”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过二天门,就有渐入佳境之感,路旁柏树树围整体大了一些,其中一棵目测树围有三米多,是少见的古柏之一。右望是云台山主峰,青峰若黛,雄姿巍峨。遍布山林的柏树,明代《重修云台观碑记》有记载:“柏凡数千株,则承赵昌之所植也。”前行不远为重建的灵官殿。灵官殿屋基近方,以条石为墙体,单檐歇山顶。此灵官殿不是资料中所说的灵官殿,在玄天宫附近的灵官殿才是清代建筑。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过灵官殿,穿古柏夹道路段,就到了云台观三天门。三天门有联:“璇宫窔窈,紫极焜煌,慧剑长挥妖雾净,拭瞻虎踞龙蟠;翠囗(左山右献)岧山峣,丹池蜿蜒,玄关重镇洞云间,时听鸥鸣鹤唳。”透过三天门,云台胜景坊跃入眼帘。从山脚的玉带桥,漫步朝山路,过文昌殿、一天门、三皇观、二天门、灵官殿、送子殿,到三天门,云台观的三重天参观就此结束。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云台胜境木坊是是一个分界点,朝天路和三重天有更多的民间色彩,过了木坊门楼,就进入了主景区。下面,我将变换一个角度,从行车上山的路开始说起。
    其实这条路是文革期间才有的,当时为开辟这样一条路,民政部门砍伐了许多古柏,一位民政领导也因此受到了处罚。不过历史证明,正因为有了民政部门的这次毁树开路,才让云台观多代古建筑得以幸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文革期间,三台为了收容许多精神病患者,就把云台观作为了精神病院。收容精神病患者,权属民政,民政部门毁古树开山路,运送精神病患者入云台观精神病院。因为云台观成了精神病院,所以才能在破四旧年代中得以幸存很大一部分。
     以精神病院为大体界限,外边古迹破坏严重,里面古迹得以幸存。亲爱的看客,现在你清楚了云台观为什么得以留存多代古建筑精华了吗?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登三重天入“云台胜境”。云台胜境木坊,又叫木牌坊,始建于明正德,复建于清初,长9.2米、高10.5米、前后檐口距3.2米。四柱三洞,木柱用方石墩紧锁,穿斗配合斗拱,托起重檐庑殿顶门楼 顶盖琉璃,彩绘梁栋,花鸟镂空,飞檐翘角,明间高、次间低。上刻联云:“到此来头头是道,向前去步步登云”。有人说,是不是胜境,第一要紧的是有没有千年古树,若是有,这胜境就基本上成立了,要是没有古树,无论你吹的天花乱坠,游客都有被愚弄的感觉,因为有了千年古树,这山就有了灵气,它首先就是生命的奇迹,在古树面前,游人就是来去匆匆的过客,真是短暂得可以。过云台胜境牌坊,古树一棵大似一棵。早晚仙云飘渺,这不就是太虚之境吗?!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来到云台胜境木楼和三合门之间的停车场,会有卖香的人过来推销高香,纸钱,价格较为公道,一份十六元(讲价12元),香客不会有被宰的感觉。云台观现今“门前冷落车马稀”,而他霸气的古建筑和四川第二的道教地位,一定会有朝拜者和探幽者趋之若鹜的时候,期待那时,也有这样纯厚的风气。
     民国时,田颂尧军长曾驻军于此,据说那柏树曾拴过战马,那宽阔场地曾练过兵。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紧挨云台胜境坊的是清代木廊坊——迎仙桥。木廊坊周围石板铺地,八柱穿斗无梁,八檩,阔面三间,单檐歇山卷棚顶。木廊坊两旁各一方形石砌水池,两者常连称为水池凉亭。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眼前出现一对石华表,石华表是明代留存。很具皇家色彩,是古时文物官员至此停轿下马的地方。石华表基座四面套八面,柱身多面,柱顶圆盘状,上蹲踞瑞兽, 其下横插云板,云纹浮雕生动流畅。这对石华表简单、古朴、庄严、精美。虽已不再和殿堂相得益彰,倒也让人生下敬畏之情。
     古榕树下,凝望华表,思绪又想到开山鼻祖——赵肖庵 。这位十二虚岁入山结茅,二十岁升隐而归。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募资修建玄天宫,降魔殿,创下佑圣观基业。又历经宋元明清,云台观终成巍巍大观。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华表前,有几棵遮天蔽日的大榕树(黄桷jue树),树围大约都在4、5米,棵棵上百年,树树皆挂牌。其中有一棵树很特别,被称为夫妻树,两棵树相拥千年,已经合二为一,无法分开。如果再发挥一下,就是一个黄相公(黄桷树)抱白小姐(柏树)的趣景。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站在厚重的三合门前,心里充满了激动之情,内心知道自己现在面对的是规模宏大,巍巍壮观的古建筑群,眼前是仅建筑面积就达5000余平方米的云台观主体建筑。
      一个分布在一条中轴线的三重四合院,以三合门作为起始。三合门,又名石合门、红照墙,是第一重四合院前门,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当时蜀王府奉正杨旭,赐金修葺,创石合门三重。三合门面阔16米、进深2.35米,脊高5米。明代有联赞到:“世上无双胜境;天下第一名山。
”今对联三幅,内容待考。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三合门有三门,旁门上锁,一边放翻刻的明皇帝圣旨。圣旨颁发时间是万历四十四年,刘邦后裔刘艺题。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三合门和圈拱门之间,是一重石板铺地的四合院落,左右分列清代穿斗身悬山顶的建筑——阎罗十殿。篱壁精美,壁画内容为二十四孝,以正能量劝人向善;屋内是十殿阎罗,花上2元钱就可“经历”一次地狱之旅,各个场景以负面典型警示世人向善。一正一反,用心良苦。圈拱门前,有一巨大古柏树,不知是不是宣传的树围达5米的古柏树,看标牌为国家公树10387号,测量树围3.97米。道观人介绍,树龄有1800年,这说法当不可信,个人认为宋明时可能性较大。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圈拱门,为第一重四合院后门,与三合门同建于明万历十六年,两门壁皆条石砌成,施朱红,下部石材卷纹尚存 。与三合门相对南面有联,横额:”乾元洞天“,对联:“乾元福地人间少;茅屋云台天下无。”相背北面又有横额:“蓬莱境”,对联:矗矗名山真海岛;巍巍胜境类蓬莱。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站在卷拱门处,目光向北,视线穿过降魔殿、藏经楼的宝顶,可以看到云台观正殿玄天宫的殿顶。在这里角度,你千万不要错过云台观的一个奇观,也是云台观四大悬疑之一。
     玄天宫殿顶黄绿二色琉璃瓦覆盖,组成三块菱形图案,历时数百年,仍然色彩绚丽,耀眼夺目。“
 在阳光照耀下,会反射到空中3丈之高。图印中央一颗略大,两边的稍小,突然望去,宛如天放豪光,令人赞叹不已。这3颗图印之迹困扰了不少建筑专家与考古专家。”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过圈拱门,到第二重院落,第二重院落分布有观音殿(阁)、城隍殿、青龙白虎殿、九间房、灵官殿、降魔殿等。
     下圈拱门台阶,来到一平台,平台东西两面有清代建筑观音殿和城隍殿。普渡慈航相对阴森肃严,真是意味深长。如果按内容分,此二殿内容与第一个院落的阎罗十殿联系更为紧密。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紧挨观音殿和城隍殿的,是明代建筑青龙白虎殿。此殿左右贯通,近城隍殿处一角屋顶坍塌,暂未补修。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青龙白虎殿是明代建筑,从房檩上有“大清乾隆三十六年岁次辛卯季夏月望五日谷旦谨立。皇图囗囗”的字来看,此建筑在清代经过了翻修。两侧五柱二开间一回形走廊相连。木柱黑漆,穿斗房檩雕梁画栋,以蓝绿色彩为主,光彩夺目。精美斗拱承上托举起单檐歇山式房顶,椽涂朱红,上覆青瓦。殿内供奉有骑虎耍龙的尊者,财神祖师等。“上有明崇祯皇帝御书上有明崇祯皇帝御书“第一名山”的匾额,门联云“世上无双胜景,天下第一名山”。相传明代鲁班化身到此修建两扇木渣门,其门远看刨木凹凸不平,近触光滑平整。”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青龙白虎殿和灵官殿之间,是云台观主体建筑群的低处。这里就是对外客堂——九间房。九间房是清代宫廷式建筑,上下两层,挑檐抹角,丹楹朱户,左右共计三十六间,颇具皇宫气派,在过去为宫员进香休息之所,现今为普通客房。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此小住几日,感受云台的灵气,洗涤心灵的尘垢。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过九间房到灵官殿。灵官殿器宇轩昂、气势宏伟地出现在上前方。拾阶而上,见殿中是王灵官之位,王灵官通体漆黑,身披铠甲,右脚踩风火轮,左手掐指一算,右手高持金鞭,三目怒视,显得威武勇猛,令人畏惧,正印证“驱邪扶正”牌匾之意。殿前柱有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一步自然宽。”同行黎姐很感叹这句话,我们一起感受了这幅对联的深意。
     灵官殿为清代建筑,阔面三间,明间无门,左右回廊向后有四扇开木门。桶粗木柱有八,根根漆黑,红穿斗红檩红椽,柱础如鼓,雀替镂空雕刻卷纹及花草,撑拱浮雕人物、花鸟,古色古香,让人赏心悦目。门框漆黑,门板朱红,贴“凤朝阳”镂空雕刻,精美异常。灵官前一香案,未施花纹色彩,只剩下岁月的厚重古朴。殿左一五屉木质柜案,不知其几百斤,拿动其中一抽屉,都显费力。柜案以恶兽为四脚,每个抽屉配方形浮雕图案,内容有鸳鸯、金鸡、祥云等,柜案下部有八仙浮雕图案。每个浮雕图案都显刀工圆润,色彩艳丽古朴。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灵官殿之后是清代光绪年间建筑降魔殿。降魔殿是第二重四合院的结束。“面阔五间26.2米,钗寮?0米,脊高12米,建筑 面积524平方米”,“其殿高七丈,宽约九丈,深六丈,三十余根合抱之柱相互傲立,顶上梁椽层叠,龙头飞跃,殿内神像林立,岿然如生。”
       降魔殿是云台观的二殿,很具传奇色彩。该殿现为清代建筑,原名拱宸楼,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呢?那就从云台观的创建人赵肖庵说起吧。
      云台山是五星归位,九龙捧圣之地。三国时,诸葛亮在此山设“七星灯”(三皇观居民水,遗址还在),为在此地建都做准备。玄阵进行时,听山中人语,诸葛才知此山已被神仙占据,于是大功未成。
      唐贞观年间,此山大兴宫观,有三千僧人八百道人的鼎盛之时。因干戈战乱,宫观夷为平地。
      南宋时,真武帝君飞神化气,游驾蜀川,托胎于赵岩之宅 ,取名赵法应,号肖庵。开禧二年(1206)11岁入云台山结茅修炼,嘉定三年(1210),赵肖庵与徒众募资建成玄天宫。 嘉定六年(1213年)募铁数千斤,在文曲峰赵村垭设炉铸降魔圣像一尊,一丈二尺高,剑长七尺二寸,阔四寸八分。完工次日子时,天空浓云密布,一声雷电,引来万道闪电,云台山上洒满霞光,降魔神像
倏然升空,乘着雷电披着霞光,凌空飞到了降魔殿,坐上了正位,巍峨赫奕,俨然如生。时皇帝宋光宗封赵肖庵为“妙济真人”,当时宰相李纲,太玄博士赵希真,承奉郎赵昌白志荣、罗祖高等率三千御林军临云台观瞻拜,并赐庙产田地500余亩,植松数万株。嘉定七年,二十岁的赵法应升隐而去(是年,云台观得名圣佑观)。其躯蜕历元、明而两目不陷,发润如生,至明万历年间才葬于玄天宫下。
       云台观从此以后有了皇家色彩,明清皇帝大力护持,常“遣官修治”或派太监监修,历代蜀中藩王捐金培修。天顺五年(1461年),重建因兵灾毁掉的拱宸楼 ,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对 毁于大火的拱宸楼复还原制,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将毁于火灾的拱宸楼改修为降魔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的降魔殿,保留至今,穿斗上的墨字为证:“皇清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邑众善住持吉立”,“特授潼川府魏邦翰知三台县事李发荣暨绅民重修”。
     那神魔神像,是高四米重四吨的仿宋铸铁神像,道士介绍,它是从外地请回来的,大炼钢铁的年代,观内很多铁器都炼了铁。又有说法:“泥塑降魔神像高三米,怒发跣足,手执长剑。左边配殿供奉雷神、火神等塑像;右边配殿供奉鲁班塑像。”
     降魔殿是云台观对联最多的地方,我们来看看明代时的对联。拱宸楼有联:“享普天人人香火;佑大明世世江山。”又“金像端居万古人心仰圣;玉楼高拱七星山势朝元。”又“佑圣观连三岛地;拱宸楼近九重天。”又“天文子开,悬像日月,星辰连帅,风云雷电握世界;地理丑辟,分野江山,社稷变化,人物草木定乾坤。”又“西蜀仙台,斗楼九州光玉烛;北辰天府,威灵万古奠金躯。”匾额:“人间天上。”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降魔殿后门供奉差遣真武大帝下凡的神像。降魔殿和朝金阙之间,恰好处于二重院和三重院的交界地带,两院檐口紧邻未接,阳光漏下,有一线天的感觉。在此,看到墙壁外射进的光芒,心底生下想围绕云台观走一圈的心结。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过降魔殿就是云台观的第三重四合院院落。第三个院落分布有藏经楼,玉皇殿,钟楼、鼓楼、茅庵殿和玄天宫等等。降魔殿后,第三重院落地势突然升高许多,幸藏经阁下二十四级石台阶通道相连。这二十四级石台阶,古称“二十四步朝金阙”,意思就是迈上这步步高升的二十四级台阶,就达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
      玉皇殿上面的光芒射进方形阶梯道路之上,抬头仰望,匾额上“蜀中胜景"四字格外醒目。拾阶而上,恰似登上瑶台仙境,回头看,正有“回头看”匾额回应观瞻者的视线。更有“道不外求”烫金大字熠熠生辉。落款为:“简阳田颂尧书詹少卿补书,岁次庚午年孟秋月谷旦。”“道不外求”指的是道就在自己内心,不需要到外面去求,需要用道德观念去修炼,道不外求,心外无理。匾额上的落款时间是公元1930年,那个时代,四川军阀割据,当时在潼川任29军军长的田颂尧,拥有6万兵力,为养活军队,田赋已经预征至1971年。当时田颂尧驻军云台观,一边征收赋税,一边也做了一些实事。“道不外求”匾额就出自那时,后来匾额陈旧,由云台观詹道长模仿“复制”了一块悬挂。
      匾额之下,太上老君立于降魔殿壁后,这似乎既表达了道家的思想,又代表了遣神坐上降魔殿正位的双重含义。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左右两壁上还有道光十九年的捐资记事碑四通,捐资开始几个有:潼川正堂十六两,直隶州署十千文,潼川府经囗四两,三台典史八千文,潼川府营分防河嘴泥二钏,一百钏,刑部主事十两……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石梯上尽,来到玉皇殿前,想回登藏经阁而不得。藏经阁是单檐歇山式,宝顶为多层多角宝塔,鸱吻吞脊,文官北望主殿。阁殿短廊相连,短廊上挂“蜀中胜景”匾额。
     玉皇殿,清代建筑,古称香亭。中间三开间,明间玉帝上位,左右壁画:左虎右龙。青石铺地,穿斗身悬山卷棚顶,无宝顶,正脊和四脊色彩低调,雕工精美。两旁又各配圆门重檐四角楼亭,左侧鼓楼,右侧钟楼,倚天而立,翘角凌云。有联曰:“楼阁倚云霄,千百世光明日月;威灵扶社稷,亿万处功镇乾坤”。相传鼓楼后西角有一洞进去可观肖庵真人之墓,后来垮塌,变成一座小石山,下雨后石上现梅花,人称:“雨后梅花石”,乃奇景之一。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玉皇殿左边鼓楼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玉皇殿右边鼓楼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第三个院落里中,还有很多配套功能室,大多为清代建筑,极少部分为现在修建的。在一间屋里,还有三台籍前人国防部长梁光烈题写的“千年古刹”墨迹。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正殿玄天宫左侧为云台观弟子祖屋——茅庵殿。茅庵殿,也即茅屋殿,为赵肖庵最早结屋修炼处,羽化后遗蜕曾存放于此。明代有对联:“修真茅屋垂千古;显化云台镇一邦。”又“百炼千磨威灵镇乎宇宙;千般神化尘世绝灭妖氛。” 赵肖庵11岁入山结茅,15岁募资建玄天宫,19岁建降魔殿,20岁羽化登仙。遗躯存于茅屋,至万历年间才埋于玄天宫内下。其被宋光宗封为“妙济真人”,人以为他是玄天帝在世。殿前一标语:隆重庆祝李果真祖师诞辰131周年。云台观现任住持傅复圆,俗名傅元法,遂宁人士。口碑相传中,是较为“神”的道长。特别在换jie前期,拜访者尤多,平时卜问者络绎不绝,功德给予不给,顺其自便。殿内供奉的三位祖师,面色体态有真人感觉。殿旁一小屋,一道士真卧病床,有几位信士床前问安。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正殿玄天官,初建于嘉定三年(1210年),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重修。面阔五间24.9米,进深四间1&9米,脊高10米, 面积420.51平方米 主像“玄天上帝”尊高丈二,萧穆祥和,瑞气融融,脚踏鬼蛇镇乾坤,圣隐玄机化三体坐正宫。殿之两侧为十大元帅,威严神武,执兵著器,护法于旁。殿后为真武祖父母塑像,与玄帝相背而坐。殿顶天花板上游龙出海图栩栩如生,更有三条产体雕刻蟠龙,口含“避尘珠”,数百年来大殿不积尘埃,角落檐下无一丝蛛网,堪称云台一奇。避尘珠在解放后被盗此珠虽然被盗,效力却仍显于世。这是云台观四大悬疑之一。 
       云台观有四大千古悬念,玄天宫处还可以观其一:玄天宫大门音鸣之奇。玄天宫乃云台观的正殿,建筑恢宏华丽,殿门前滚龙缠柱,金童系红绫骑于其上。其大门相传为战国时鲁班所造,甚为奇特,开关门时有奇特音鸣,自古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左手开门金鸡叫,右手关门凤凰鸣。”殿内傅道长讲,此门过去声传数里,音若洪钟,在“文革”年间大门曾遭拆除,现在音律受损,音韵欠佳。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新晋国保云台观——多代古建的精华,当今寻幽的圣地(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