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我的素衣年代
赵波
那时候我应该生活在宋代。
很多人喜欢唐,可是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
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7与52的差距。
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 宋朝的城市“坊市合一”。“坊”是居民区,“市”指商业区。
唐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封闭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受到的限制。
宋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开放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制。
唐朝不准沿街设立商铺,首都长安、洛阳商业活动只限于东市和西市两个规模不大的市场里。
而宋朝首都开封“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 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
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我北京的一个贫嘴哥们说:如果给我一个穿越的机会,我会回到大唐,寻找那个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当然 ,我不是为了听她弹琵琶,更不是为了给她送荔枝。我只是想告诉她,亏得您那会儿“以肥为美”,搁今天,您得减肥。
贫嘴的男人在宋朝也会有吗?
我总感觉那时候的男人不会油嘴滑舌,一付流氓腔。
就算才子们难免也会调情良家妇女,那也总好过如今的男人在网络上一面未见就直接说出不雅之词。
身边一个女友听说我正在想回到哪个年代的事情,便答: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在等死模式,而大多数中老年人都在穿越模式,这是个奇怪的社会,可是貌似没有人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这才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也许,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那么多的穿越剧。
摆脱现实的纠缠,让我们回到自己梦想中各自的朝代。
面朝大海,真的春暖花开。
内心没有和现实的任何纠结,心平如水,心静如镜。
不想谈论现在,就想回避当前,请让我在假想中回到我最喜欢的年代。
我还是喜欢宋。
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那是封闭与开放的差距。
我就是那个开放的年代中,生活在杭州的一个女子。
在小桥流水旁冷眼看世界的唱评弹的素衣女子。
肤白如雪,眉目含春。
(我曾经梦到我是一个身穿素衣,漂亮的官家小姐。可能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说话斯文。我还梦到她一次在雪中出现,周围银装素裹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当时也穿的是素衣,飘飘欲仙。)
佳人当然需要懂她的人在一旁相守,我的爱情当然和西湖很有关系。
他似乎只是一介书生,比许仙要多点担当能力,外形俊朗,谈吐不俗。
我和他在周边仿若仙境的自然美景之中,早晨听着鸟叫声醒来,用早晨叶子上最初的露水凝成的水泡最新鲜的春茶喝,吃田间自己长出的一种花做成饼为食,白天吟诗作画,泛舟西湖之上。
晚上焚香相伴,窗外北山抱青,如此超凡脱俗,神仙眷属!蝶衣灵秀,书生风流!开心常在,幸福永久!
当然需要小青那样的闺中蜜友,她亦有她的知心爱人,四人常常结伴同行,美人和美人窃窃私语,书生和书生壮志豪情。
也谈国事,那时候国泰民安,没有怨言糟蹋心情。
也聊风月,多少事,不过淡然一笑。
不用操心日常饮食,自耕自种,取用天然。
不用操心房子家事,简单到怎么样都好。
仿佛永远不会老去,赏花看鱼观鸟和无数春天中蠢蠢欲动的小虫子是日常中做得最多的事情。
还时常抬头看天和天上的云,早晨看云,晚上看霞光,你知道一个喜欢抬头看云的人心里总有无限心事。
这是千年以后生活在现代的我唯一保留下来的习惯。
当我想念一个人,我就抬头看天,看天上的云,我知道他也有抬头看天和云的习惯。
我们在现代时已经各奔东西,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是我们都保留下来同样一个习惯。
抬头看天的时候,我们知道对方也正在看着同一片天,即使云不是同一片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同时会拍下来那一刻想念对方时天上的云彩,回去发到各自的微博上。
这就是古代和现代的区别。
宋时的朝夕相伴,终于换成如今的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