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某报记者采访,一次最近以来回顾过去的真实笔谈

(2011-08-02 19:21:39)
标签:

访谈

对话赵波

人生

文学创作

文化

分类: 评论文章

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采访,您是一位作家,同时是一位女性,一直都说女性的独立思想很强,您是经历了怎样一番思想斗争,然后走上文字这条道路?您觉得您是在用手上的笔去表达怎样的一种情感?世界?答某报记者采访,一次最近以来回顾过去的真实笔谈

 

答:

对不起我没有经过任何思想斗争,从小就喜欢看书,少年时作文经常得到夸奖,经常被老师点名站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作文,如此就很自然十三四岁早早写作,开始发表在各种电台,杂志报刊,后来正式写作,作品纷纷得到出版,二十年过去,我只是在记录现时代一个独立女性的成长和心灵之想。

 

 

您曾经因在外读书和工作而中断写作?我看到的是您在追求生活的质量,享受生活,这是不是可以说您对生活的态度亦是如此?

 

答:

生活和写作肯定相辅相成,我很幸运一直是过着一种成全和滋养着写作的生活。没有很分裂的做着很不喜欢的工作为了谋生然后再业余去写作。我的生活就是感受一切,然后把我感受到的一切用于写作。

 

 

在您博客中有一篇文章叫《我的江南记忆》,我很喜欢其中最后一句话:“原来总有些东西保留下来,未曾改变。”我倒觉得很多东西在改变,比如说我们的眼光,我们的年龄。您发出这句感概的原因是什么?您觉得是您的生活状态没有改变?还是您内心的情感?

 

答:

原因就是觉得很多东西在改变,可是我内心的初衷依然没变,依然丰富敏感如初,依然会善于感动,依然会喜欢用文字去记录我所有的多思和多感。

生活的地点从江南,上海,转到了北京,可是依然是独立自在的,有我自己的内心主宰。

情感依然如初,经历过很多事情,却如每一年的花,盛开的时候每一片花瓣都依然是最新鲜的。不曾改变。

 

 

您生于江苏常州,我有幸也曾去过常州,是一个文化气息挺浓的城市,后来您去了上海,我也去过上海,是一个经济气息挺重的城市,现在您居住北京,这会是您最后的选择吗?您觉得您爱上的是北京的文化氛围?还是北京这个城市的生活规律?或者其他什么?

 

答:

生活的每一个驿站都不是我们原来设定的,如果把我们的人生设想成一个旅程的话。

开始的时候没有想过从江南去上海,其实我九二年去的是深圳,以为深圳可以实现我的梦想,因为木棉花是那样美丽。可是一个月时间证明深圳不是适合我的选择,于是离开。

后来九三年去上海,也是一个偶然,年轻的时候自己是没有力量去选择的,我觉得是命运帮我做了选择,包括我在上海嫁给了吴亮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评论家丈夫。后来六年婚姻结束为了对两人更好,我又自己退到了北京,这些我觉得都是命运,当时当地,除了我当时可以做的选择外,没办法还有别的可选,退无可退,也只有立地成佛。一切都没有想那么多。都是一种人本能的自然反应。

 

我们说“苦难是灵感的源泉”,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在从事写作的路上,您是否也遇到过烦恼?您是如何处理的?

  

   答:

苦难当然有,不然你难道天天说糖水有多甜不会有人看。

最近在完成为一个优秀编剧提供的一个剧本框架,是我本人的传记电影故事,有很好的导演和演员合作,所有人生的滋味和苦可能在这部电影里会反映出来,因为我第一次觉得应该敞开心扉一次了,不要再躲躲闪闪了,我的故事真的会让人觉得比电影更像故事,如果能全部拍出来,包括父母家庭的线,那会很厉害很震撼。

对上天降临给我的一切故事我都接受和面对,自信我会是一个传奇的好作家,因为有这一切经历打底。 

 

 

  

您有没有经历过侵权事件?您觉得一个作者的底线是什么?您怎样看前段时间闹的非常厉害的百度文库侵权事件?

 

答:

作家被侵权一直都存在呀,自从有网络,到处都看见自己的小说文章被各种网站使用。电子下载,手机数字阅读频道有规范的买我版权的和不买我版权照样偷偷挂我名字的,有的买了版权,合同里迁除了付定金之外以后按照点击量和作者分成,我也从来没有收到过分成和分红,我也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

作家一直是被欺负的,除了税收不会有人忘了收你的。

 

 

您之所以选择写作,是否有过人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您觉得最难忘最想感谢的那个人是谁?

 

答:

我前夫吴亮,我的上海恩师陈村,北京恩师王朔,哥哥崔健,师父乔美仁波切活佛,这几位老师如果我以后有幸成为栋梁之材了,会好好感谢他们对我在各个路口的点拨和精神指引。

 

 

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您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曾经的理想又是什么?

 

答:

把自己的电影写好。

多旅行,好好在路上看风景。

我已经出版了二十本不止的书,今年还有长篇小说,随笔集不止两本会陆续出版,算得上高产,未来会推敲更多一点,少写,但写出自己的理想之作.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您觉得是写作选择了您,还是您选择了写作?

 

答:

是写作选择了我。

不管是生活还是写作面前我都是一个毫无机心的孩子,到现在也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还没有长大成熟。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届时访谈录出版后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再次感谢。

 

 

2011802

北京南三里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