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重生命》《浮生。十二怨》《巴黎情事》《都市女巫

(2009-05-15 14:53:58)
标签:

赵波新书

出版

先睹为快

文化

分类: 我的文章

上海万榕书业公司即将推出《双重生命》《浮生。十二怨》《巴黎情事》《都市女巫》四本新书《双重生命》《浮生。十二怨》《巴黎情事》《都市女巫书中图片提供:张晓刚

总序:写在四本新书的出版之际/赵波
 
    我有情感溃乏症,极度需要情感安慰。
    情感饥渴如同小孩子等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抚摸来喂。总是感觉饿。
    皮肤感到饥饿,需要有温暖的手来抚摸,心灵感觉饥饿,需要有爱的语言来催眠。
    无休无至难以满足。
    这种脆弱和缺乏安全感,来自我的童年阴影,父母总是在我的身边吵架。
    他们不相爱,却错误地走到一起。
    于是吵了一辈子,也给我投下了恐惧婚姻和家庭的阴影。
    于是,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完全满足我对于情感的饥渴梦想,因为那样的强烈足以让正常男人发疯。
    我每时每刻都想要拥有爱和保证,希望我爱的人拉着我的手对我的说:他永远不离开我、。。永远只爱我一个人。
    每日枕着他的名字入眠,感觉和他的世界隔着黑白两色,那么远那么好,想不从有他的梦里醒来,即使他在远方,也身不由己。
    想要他带着我飞翔,飞到另外一个世界。
    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承载我的希望和梦想,爱上一个人,等待的焦虑先使我无望、令我倦怠、未老先衰。
    我很多次飞蛾扑火般爱上一个人。。。又很多次心灰意冷,爱无可爱。。。。
    而写作,最后担当了我的爱人角色,给我全心的补充和体贴。
    现在,我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称为我的爱人。我床的一大半属于我的这个爱人。
    他永远对我不离不弃,莫失莫忘。
    他永远对我忠诚,从不背叛和三心二意。 
 
  我是一个标准的都会动物。
    喜欢生活在大都市,尽管平时我更多的时间是与它隔着窗隔着一定的距离。
    我们很多人对大都会都会怀有一种特殊感情,这种感情和爱情十分相近:投入、迷恋、失宠、嫉恨、旁观、快乐、陶醉、占有、欣
赏、悔意……在大都会,个人显得那么细微和渺小,一切都将成为过眼烟云,一切都将转瞬即逝,只有写作使我得以纪录那一份份故事
和心情。通过写作,与你相遇,这一古老的方式让我永远为之心动不已,乐此不疲。
    感谢写作,音乐,艺术和生活。
    感谢乔美仁波切活佛师傅的精神指引。
    感谢出版人路金波和责任编辑陈蔡以及书的设计人美女居居。
    感谢提供这四本书美术支持的画界友人:张晓刚,叶永青,喻红,杨千。。。
    感谢我的两个阿姨姨夫和两个舅舅,还有我的两个表妹和她们的两个天使女儿。让我在突然失去母亲的巨痛后还能品尝到家庭的温暖和
天伦之乐。
    感谢恩师陈村和吴亮。
    感谢我的女人帮:桃子,申玲,袁梅,朱蓉,谢蓉,陈彤,顾雪,王澜,陈纪元等一众女友。
    感谢所有长期支持我和安慰我的波纹们,你们在博克上不断给我打气,给我写电子邮件,才让我有不断跌倒又不断站起来的勇气。
    谢谢所有的朋友,所有的读者。
    好人一生平安。

    2009,5,6
于江南常州老家的医院病床

 

 

摘自网络上的赵波读者物语:

1
玉 是有灵性的东西
贴身的安全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会伴你一辈子。在看赵波的书 70后 女作家 曾是抑郁症患者 现居北京
一部讲述自己的现实小说
几个年轻的不年轻的 有个性的艺术的 人 诠释都市情感
没有一般庸俗都市小说的暧昧与空洞
是骨子里渗着寒气的力量 逼人深思
可爱的人总喜欢把现实虚构化 虚拟实际化
那是做梦人的特长
我是个不爱睡觉的小孩 是个知道自己会胃疼还会制造胃疼的机会的小孩

2
    赵波说:“一个城市和一个人有没有关系,要看在那个城市有没有一个可以惦念的人。”
    美丽的外滩、高贵的东方明珠,在我的脑海中有着画面般的质感,但却仅仅是一种遥远的存在,极尽奢华抑或格调十足都是别人的,我以为它与我毫不相干。

    “一旦有那样一个人出现,那个城市便会突然与你产生关联。”
    时间将一切定格在2006年的新春。
    时间之前,上海是上海,我是我,偶尔思想在无限的空间中神游时,便会有几条短信发往那个叫上海的城市,接收的那个人几乎不会在百忙之中抽出60秒理会我,我想也许只有在那个城市60秒才真正被当做60秒去过吧!
    时间之后,上海还是上海,我还是我,偶尔思想在无限的空间神游时,才不会想到那个叫上海的城市,我的生活没有改变,而灵魂却飞去了那个城市,因为被那个人一并带走了。

    “你想起它,便想起了一些真实的色彩、气味、形象。不是电影里的,或者明信片带来的影像。”

3
 传说中的<<微笑PASTA>>很好看,于是买来看看.昨晚看了10多集,睡觉时再去看赵波的小说<<口香糖生活>>,便觉得这两者很不和谐. 一个是青春偶像剧,耀眼的明星和夸张,unreal的情节,让人轻松但从他们的生活中走出,又觉得毫无意义.赵波这个70年代出生的女孩写的小说却超级现实,我不晓得她经历过什么,能让她如此成熟,透彻的去看这个世界和生活,读完她的小说,难免觉得这个世界有些悲凉,感情是那么不可靠,总让生活蒙上一层灰暗的颜色... 于是我从一个fairy tale的境界走进另一个真实的有些冰冷的世界... 这种转换真让我不适应.但是穿梭于这两者之间,让我淡忘了自己所处的真实的环境,丢掉了自己的某些伤痛和烦恼,也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理想,似乎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在无所适从中流逝掉了...

4
 看了赵波写的大男人和小男人谁更适合现代女人,读完文章,感觉未来男女的关系的走向,似乎有着某种更捉摸不定的动向,这种变化的动力已不是男人花心的单纯推动的了,而是来自于部分现代的女人,她们要追求更加的自我。
   赵波的“现代女人的理想”是作个纯粹的女人,那么纯粹的女人是什么样的?赵波说现代女人“对什么都要求很高,特别是情感上的需求,这是她们辛勤工作之余的最大回报,心灵世界的唯一寄托。”“一种纯粹的情感生活,很美,为什么只能容忍妙龄女郎陪伴白发苍苍的老男人呢”言下之意为什么就不能反一反,哈哈。赵波说“也许会有一个时候,她们和成熟的男人结为夫妻,有一个安闲的家,在业余又偶尔陪年轻的男人度过美好的下午,使自己的心保持活力,盛开鲜艳欲滴的情感之花。”,所以不嫁或者剩女成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的选择吧。

5
前几天看了一部小说--再生花,作者是赵波,我第一次看她的书,很是喜欢.
 一个不断寻找爱,又永远不知自己要什么的女人,她大概想在寻找中默然发现自己要什么吧,可这样的寻找又该如何开始如何进行下去呢?
 好象小时侯的我,总说妈妈我要出去玩.可她要问我玩什么,我总会说,还不知道,玩了再说.
 呵呵,不知道玩什么,这并不妨碍我玩的很开心.
 故事里那个叫二毛的女人说:有很多人能走进你的生活,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走进你的生命.
 我喜欢把宿舍弄得乱一点 那样我可以告诉自己恩这是一个家 不是一个旅店
 可是我很喜欢住在旅店里那种站前的个人家里开的小旅店陌名的让我感到安心
 小时侯一直住在奶奶家里上学之前不记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从来没人打过我 这让我很不爽

6
我想我是疯了 :

有些女人天生等待被摧毁,被爱情摧毁,被男人摧毁,被缠人的梦想摧毁,被生活摧毁。这些女人和有些男人一样。早就活得不耐烦了。
                                                                                          -----------赵波《北京流水》
这女的长得跟我真像。

7
都是美女作家赵波惹的祸。
   那天我看了她的小说《情色物语》后,非常喜欢她写的一段文字:“朋友你期望人生充满机会或艳遇,这很正常。我愿意把遇见你理解为缘分,把接受你看作是因为爱,把你又一次走近另外一个人或另一片风景看成你累了想稍稍打个盹……”那时我刚刚上网不久,对网络充满好奇,每天是聊天室里的发烧友,好奇心使我把这段文字写在资料里,一下就引来许多抢着与我聊天的“帅哥靓妹”。我的虚荣心急聚膨胀,周旋在虚拟的人际交往中,迷迷茫茫就是一年。时常在得意与烦恼之间迷失,几乎忘了身边的现实世界。我常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不久就会成为网络里的一颗耀眼新星,看不清来路去路上的陷阱。就在这时,我遇见了一见如故,那是我灵魂的第一次艳遇。。。。

8
 看了赵波的长篇《再生花》,里面有一段主人公对写作的诠释,她说生活是舞台,在舞台上我们要竭尽全力演戏,将自己的每个表情做到及至。而写作就是后台,在后台我们可以放松下来,抽上一支烟,甚至不用去考虑台词记得是否精准,静静地等待下一次的上台再次表演。
  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对写作有热情,可能也和小说里写的一样,是自己给自己搭的一个后台吧,虽然自己到现在也一直是个学生,但是多多少少,总在舞台上不由自主地给自己包一个包裹,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那点距离。

9
我爱的女人----赵波要好好的。我爱的女人,都是那种智慧、婉约的,也有些张狂和放任,任着岁月的流逝,永远有着磨砺不去的光泽;抑或是等不得岁月老去,先就圆满了自己的生命,留下的或歌或舞,妖娆的,璀璨的,时间又能奈我何?
   她们可以没有报国忧民的大性大情,也可以没有忠贞不二的凛然执着,但必然是感爱感恨的,勇于面对,敢于放弃的,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不委屈自己去迎合,也不压抑自己去拒绝。
   她们不在嘴边挂着冠冕堂皇的大是大非,骨子里却是最纯粹的清澈,慧眼便是说的她们吧?虚伪的、委琐的、叵测的、欺骗的,一丝一毫也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就那么一笑而过吧,对于那些囿于金钱、权利、地位却永远没有自我的人们,只能一笑而过,不需要拆穿他们,也不要什么了解,有些人生被就是些COPY的东西,不用计较那么多。
  可是我不愿意看见,她们,用生命去证明什么,,,,,,
  那些血红的诀别太过强烈,,,,,,
  是什么需要这样的捍卫呢?爱情吗? 尊严吗? 还是因着对红尘的失落。
  我所要的不过是自己的生活,我所能捍卫的不过是自己的这一部分,关于红尘,我只知道一点点,并且,不想知道更多。
 
10
这本书的“结构”是三个好友醉后对于爱情分别的醉话。这样的设计倒是与人物迷惑、喋喋不休而又温和、倦怠的状态吻合。如果执拗于传统的小说套路和传统对爱情的阐释,你会无法习惯这样的长篇,只是现代人耳濡目染的是“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是《再生花》的歌词里“指天发誓你我,若有天可再生/期求天意别耍弄人/谁又
会答应/再生不爱别人”,会对此见怪不怪了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样的海誓山盟大概只能在琼瑶剧里不羞涩地说出口了。
 没有了集体整齐划一的无意识,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拼命而且不由自主向内的时代。内心微妙、充满幻觉似的东西让第一次看到的人都睁大迷惑的眼睛。睛。赵波给小说一号女主角的肖像描述是:“她的脸上有这样一行字:我不知道究竟要什么!”比起大家习惯描述都市人所用的“匆忙”来,我以为更准确的是“迷惑”。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这样随笔一样的文字堆砌出来的长篇小说也不会有什么人说三道四一样,过去被看得非常庄重和沉重的事情如今是不会再有人要求必须压倒一切、包括压倒人心地去表现了。当迷惑可能已经不仅仅是写在脸上的时候,赵波替自己、也替一部分人记录下迷惑,所庆幸的是,这个写手不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喜欢卖弄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是人物自己激情和生理状况的正常囚徒,不夸张、不粉饰。除了因为篇幅长而少有故事所引起的阅读疲惫外,让我们感到舒服的写作态度是她不纠缠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谎言,什么是真相,他们的本质,我们的办法……正像王朔评价赵波时所说:“赵波对我们的价值就是——今天存在过赵波这么一个人,她想过什么事,她经历过什么事,她有过什么感受,这个可能更重要。”(赵为民)
              
11
听的见的“美女作家”多了,冷不丁真见着个写作的美女就由不得你不怀疑她到底更是美女还是作家。
说着一口软软而跳跃的南方普通话,却时有北方风格的嬉笑怒骂,被公认为美女的美女作家赵波,出没于各式各样的聚会之中,
眼神带着三分醉意,别说男人动心,女人见了也会感受到一番如风景一般的风情。
如此姿色的美女想要混出来好像用不着太多真材实料。而赵波似乎并不这么想,她不断有新作问世,一边是人头攒动、五光十色的热闹,
一边是独自一人提笔沉思的静默,她在这两种状态中变幻出两种闪光的自我。
本来不太屑于层出不穷的女人自白,可是开始被她的勤奋感动,被她对文学的真兴趣软化。直到真地读起她的文字——婉转而真实,连故
事都轻轻的,然而放下了就会有些许惦记……
于是,当她又有新作推出,心里就有了期盼,不知道这次从她的笔下又可以感受到什么样的风情。
               
12
            赵波:

            不记得在你哪个贴子里给你念叨过半段黄梅雨季。
            我早就把全诗都找出来了,你怎么才来。

            温妮。  
            
            黄梅雨季
            

            引自《复旦89诗会》 作者 甘伟
                
            黄梅雨季里有一个女孩想回到她的北方去
            当梅子在南方的雨中熟透了的时候
            女孩的思念也完完全全地熟透了
                
            她倚在被雨打湿的窗台上
            一遍一遍地想她的北方
            想她蓝莹莹的北方
            想她白闪闪的北方
            想她红彤彤的北方
            她的思绪象窗外的雨线一样急促而又绵长
            雨打湿了她的头发
            于是她的头发变成了一挂波光粼粼的瀑布
            雨打湿了她的眼睛
            于是她的眼睛使明净的天鹅湖也黯然失色
            她湖蓝色的裙子在南方的晨风中无比轻柔地飘动
            她老是把她的裙子想象成一张湖蓝色的帆
            而她就乘着这张帆
            飘过高山飘过大海
            飘回北方去
                
            黄梅雨季里有一个女孩想回到她的北方去
            于是南方在一霎时失去了所有的魅力
            于是有一个南方少年永远地失望了
            他失望是因为他永远不能成为她的北方
            他在这个黄梅雨季的每一个早晨每一个黄昏
            倚在同样被雨打湿的窗台上
            想那些属于北方的故事
            想那个能成为她北方的人
            想北方 北方 北方 北方
                
            于是这个黄梅雨季分外缠绵
            于是在这个黄梅雨季里成熟的梅子
            都有一丝
            除不掉的苦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